2024年IPO调速后券商投行业绩分析:头部投行排名稳定,小项目成新战场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回顾2024年券商、投行的业绩,“变”与“不变”交织在一起。

保持“不变”的是顶级投行的稳定排名。

仅从IPO承销金额来看,2024年排名前七的券商将与2023年持平;前十名中仅有两家新上榜的券商是招商证券和国金证券。从投行股权承销规模整体排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来看,2024年排名前十的券商中,仅有国金证券和广发证券两家新进入者。

据受访保险代理人分析,随着新股IPO数量大幅下降,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在内的多家券商、投行都面临着同样的情况:人多工少。受此影响,头部券商纷纷“放低身价”,积极追捧一些过去被自己不屑一顾的小项目。这进一步压缩了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投资银行的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券商希望跻身行业前十。难度进一步加大。

与“不变”相比,2024年投行的“变化”相对多样。经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综合分析和采访,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

一方面,IPO承销规模集体下滑。十大券商中有六家同比跌幅超过70%,跌幅最低的招商证券同比跌幅也高达50.60%。

另一方面,IPO变化下,定向增发等其他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以中金公司为例,其2024年IPO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七,但股权业务排名行业第二。

2024年IPO调速后券商投行业绩分析:头部投行排名稳定,小项目成新战场插图

十大投行持仓变动

整个2024年,A股新上市公司总数为100家,较2023年减少68.05%,较2022年的428家公司减少不到四分之一。

由于新发IPO数量大幅下降,券商和投行IPO承销规模大幅缩减。头部券商同比跌幅普遍在70%以上。其中,海通证券跌幅最大,达90.74%,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民生证券、中金公司跌幅也超过80%。

龙头券商中,唯一两家IPO承销规模降幅低于60%的券商——华泰证券(-52.87%)和招商证券(-50.60%)也是前十名中进步最大的券商证券公司。其中,华泰证券从2023年行业第七名提升至行业第二名。 2024年实现IPO承销规模81.79亿元。招商证券从2023年的第12位提升四位至行业第八位,实现IPO承销34.83亿元。

除华泰证券和招商证券外,国泰君安和国金证券2024年IPO承销规模排名也有所提升,但均仅提升了一位。两家券商实现两连涨。国泰君安2022年排名行业第六,2023年提升一位至行业第五,2024年再次晋升至行业第四。国金证券进步相对较大。 2022年仅排名第14位,2023年提升至第11位,2024年跻身行业前十至第十位。

十大券商中,有四家券商排名保持不变,分别是第一名中信证券、第三名中信建投、第六名民生证券、第九名中泰证券。

其中,中泰证券2022年排名行业第23位,2023年逆势上升至行业第九位,同比涨幅达143.34%。尽管2024年IPO承销规模同比下降64.73%,但仍属小幅下降。获胜者将保持第九名的位置。

中泰证券总部位于山东济南,实际控制人为山东省国资委,是本土中端券商的典型代表。受访者分析,对于国有企业基因浓厚的地方中小券商来说,最好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和区域本地化资源优势,开展业务,然后有针对性地扩展到其他领域。中泰证券的发展思路相对较为理性,是近年来表现较好的本土券商之一。 2024年12月11日,由中泰证券独立保荐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博源股份,总部位于山东省寿光市。这是中泰证券在该地区资源勘探成功的体现之一。

就IPO业务而言,头部券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华泰证券,可以说在本轮IPO放缓的情况下,华泰证券在传统强势投行中进步最为明显。

2022年,华泰证券IPO承销规模位居行业第五。当时承销规模为309.27亿元,与冠军中信证券的差距高达950.31亿元。 2023年,华泰证券IPO承销规模同比萎缩43.88%至行业第七。当时,华泰证券的业绩表现还算令人满意。但由于国泰证券和民生证券的IPO承销规模与其相当,华泰证券的IPO承销规模有所下降。当年,华泰证券与中信证券的IPO承销规模差距为326.78亿元。 。 2024年,在IPO整体放缓的情况下,华泰证券显得相对强势。其IPO承销规模同比萎缩52.78%。 IPO承销规模排名前十的券商中,降幅小于华泰证券。八项投资凭证债券(-50.60%); 2024年,华泰证券IPO承销规模与第一中信证券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至48.83亿元,并拉大与其他券商的差距,比排名第三的中信建投高出22.45亿元。

也就是说,两年之内,华泰证券IPO承销规模从行业第五左右提升至行业第二,拉开了与其他券商的差距。与冠军中信证券的差距从近千亿元缩小至不足50亿元。

定向增发、可交换债等影响力不断加大

券商和投行的股权业务主要包括IPO、定向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六大类。其中IPO毛利率较高,能为投行的收入贡献较大。它已成为大多数投行投资最多的细分业务。 IPO承销规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券商和投行的股权承销排名。

如今,随着A股IPO上市步伐放缓,不少券商普遍面临IPO业务“人多工少”的客观现状。拓展IPO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成为各券商、投行共同努力的新方向。这也造成投行股权承销规模排名与IPO承销规模排名存在一定差距。

2024年股票承销排名第一至第十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国金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

其中,股权承销排名明显优于IPO承销的有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广发证券。三大券商有两个共同特点:私募业务表现优异;其他股权业务中至少有一项具有优势。

中金公司2024年IPO承销规模仅位居行业第七,但其股票承销规模排名第二。定向增发和可交换债券是其加分项。

中金公司2024年预定增量为117.22亿元。虽然与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482.03亿元)有364.81亿元的差距,但较其他券商有一定优势,高于华泰证券(73.33亿元)。 43.89亿元。

华泰证券IPO排名位居行业第二,仅比排名第七的中金公司多42.55亿元。这意味着,仅用一次定增,中金公司就成功收复了与华泰证券的差距。

在各类A股投行业务中,中金公司2024年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交换债。全年承销可交换债115.5亿元,比排名第二的华泰证券(80亿元)多35.5亿元。 1亿元,比季军中信证券(56亿元)多出59.5亿元。 2023年,中金公司可交换债承销规模仅为6亿元。

IPO方面,中金公司A股承销规模下滑较为严重,这是由于其过去在科创板和主板业务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两者受本轮融资冲击相对较大。 IPO放缓。其中,科创板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

2024年,科创板新上市创业者数量同比大幅下降77.61%,降幅为A股板块之首; 2023年,科创板新发IPO数量同比减少45.97%,也是A股板块中降幅最大的。 。 2022年,科创板新上市公司将有124家,而2024年只有15家。

但中金公司IPO业务对科创板的依赖程度明显更高。以2022年(IPO放缓前的最后一个完整年度)计算,中金公司共保荐了25个A股上市项目;其中科创板14家,占比56%。 2022年,华泰证券科创板项目占A股项目总数36.36%,国泰君安则占32.14%。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是近两年IPO承销规模排名提升明显的公司。

与A股相比,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优势在于港股。中金公司在IPO和投行排名中常年位居第一。中金公司不仅在国内券商中表现最好,而且相对于高盛、摩根大通等外资券商也有优势。

除中金公司外,投行整体榜单排名远优于IPO排名的国金证券也受益于其出色的私募表现。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国金证券定增承销规模为78.59亿元,位居行业第五。排名靠前的券商仅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

同时,国金证券将于2024年完成22.22亿元可转债承销,承销规模位居行业第六,这也有助于其在投行中综合排名第六。

再看广发证券,其投行整体排名位列行业第七,但IPO仅位居行业第16位。定增承销规模69.45亿元,排名第七,可交换债承销规模20亿元,排名第六,是其跻身投行股权业务榜单前十的关键。广发证券定增可交换债承销总规模达89.45亿元,占其投行股票承销总规模(102.70亿元)的87%。

头座固化

但从长远来看,领先券商和投行的席位正在巩固。从前十名来看,虽然具体席位每年都在变化,但非前十名的人想加入其中却越来越困难。

从投行股权业务承销规模来看,2024年新进入前十的仅有国金证券和广发证券,而这两家券商此前也表现较为出色。

广发证券股票承销规模2022年排名行业第15位,2023年提升至第12位,2024年再次大幅提升至行业第七位。广发证券排名的提升与券商IPO承销规模集体下滑有关。与其他龙头券商相比,广发证券的IPO业务并无优势。 2022年至2024年,其IPO承销规模分别排名行业第26位、第27位、第16位。随着新上市公司数量减少,广发证券IPO承销规模与其他领先券商的差距明显缩小;同时,其在私募等业务上的优势也得以保持,投行股权承销规模排名也因此跻身前十。

国金证券是一家典型的证券公司,近年来投资银行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是中小券商中唯一一家能够与龙头券商、投行竞争的券商。 2015年至2018年,国金证券投资银行股权承销总额规模位居行业第13位至第16位; 2019年出现明显下降; 2020年以来稳定在行业前12名; 2023年升至第11位,距前十仅一步之遥; 2024年成功晋升行业第六名。

除了国金证券之外,另一家排名可与龙头券商媲美的投行是民生证券。与国金证券相比,其IPO业务优势更为明显,排名波动也相对较大。

从股权承销规模来看,2019年及之前,民生证券大多排名在20名之外。 2020年大幅提升至行业第10位。此后排名有所波动,但始终排在第7位和第11位。 2024年将出现下滑,从2023年行业第七位下降4位至第11位。但其IPO承销规模依然优势突出,以38.96亿元的承销规模保持行业第六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国金证券与民生证券在IPO业务布局上有很多共同点,包括动员全公司力量为投行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围绕IPO业务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高效联动等。投资银行; IPO业务方面,在努力覆盖方方面面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准布局,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上下功夫,尤其注重打造细分领域的知名度,力争行业第一。在某些细分区域;尊重和培养人才,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人员流动性小;注重效率,无需大惊小怪,并且很少进行系统更改。

此外,中泰证券作为投资银行近年来表现也较为出色。 2024年IPO承销规模位居行业第九位,股权承销总额位列行业第12位。不过,与民生证券、国金证券相比,中泰证券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营业收入排名大多进入行业前20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