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神教育因未披露诉讼事项被深交所通报批评,股价一字跌停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据深交所最新发布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8月16日,斗神教育累计应披露(但)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金额为45,504.81万元,占比最高。近期经审计的斗神教育期内净资产的47.28%。

该行为违反了交易所相关规定,因此斗神教育及公司董事长、时任总经理、时任董事会秘书窦鑫、时任董事会秘书陈钊均受到通报批评处分。向总经理赵伯奇、书记崔晓宇发出监察函。

与此同时,证监会还宣布对斗神教育立案审查,理由是其涉嫌违法披露信息。

或许是受此影响,监管函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斗神教育股价就跌停,最终收跌高达19.95%。截至12月30日收盘,斗神教育报收6.21元/股,较被调查前下跌近27%,市值蒸发超40亿元。

一时之间,无数跟风“AI+教育”理念进来的游资散户彻底傻眼了。

但更糟糕的是,12月底,斗神教育将迎来约5.36亿股的巨额解禁。

要知道,与过去长期在2-3元左右徘徊的斗神教育股价相比,即使当前股价大幅下跌,此时减持套现也绝对能让大股东投资。收入又翻了一倍。甚至有股东提前释放了这样的潜在信号……

这不禁让不少受困散户开始担心:斗神教育巨额解禁后会不会出现挤兑?刚刚有所起色的斗神教育岂不是又要崩溃了?

现在应该止损还是等待斗神教育的AI大牛股梦想?

暴涨的斗神教育,大股东疯狂盈利

说实话,如果有人对斗神教育的过去有一定的了解,现在一定会感慨:

现实就是这么神奇!

近两年,斗神教育还因期末年度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即俗称的“戴明星戴明星”而被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帽子。”

于是,从今年10月开始,它就摇身一变成为了AI教育的大牛股。曾创下股价34个交易日暴涨380%的惊人纪录。适当的反击是存在的。

这背后,离不开去年启动的破产重整以及新实际控制人窦鑫的支持;这也与当前的AI趋势密不可分。

2023年,*ST斗神抛出重组投资协议,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按每10股转增13.8股。本次转让共计约11.98亿股,用于引入重组投资者及清偿债务。

其中,通过协商引入的产业投资者窦鑫以每股0.8元的价格获得了公司股份。与此同时,窦鑫成功从董事长职位晋升为窦神教育实际控制人。哲文互联网、北京富士、九中瑞和作为财务投资者以1.5元/股的价格受让。

这也是斗神教育约5.36亿股发行的来源。

所以显而易见,即使按照目前的股价计算,哲文互联网也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至少300%的投资收益。对于金融投资者来说,这被认为是绝对的成功。

此外,斗神教育刚刚立案审核,资本市场对AI教育的投资估值正在逐步回归理性。随着利好坏因素的消长,确实很难不担心大股东此时是否会有套现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12月11日,哲文互联网已发布关于公司拟处置部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告。公告称,哲文互联网拟授权公司管理层独立决策处置公司持有的斗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斗神教育.SZ)股份。授权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36日。一个月内...

但即便如此,这些也只能算是减持公告实际实施之前的潜在隐忧。毕竟,AI+教育是看得见的行业热点。斗神教育刚刚进入市场,未来可能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因此,我们不妨继续关注新的实际控制人窦鑫的支持。

除了产业投资之外,我认为窦鑫最大的贡献是他带领斗神教育学会了追逐潮流、聚焦热点话题。请注意,这不是一个贬义词。

比如,2021年,受疫情和双减政策影响,抖心带领斗神教育核心成员入驻抖音。他在发布短视频分享文学、历史知识的同时,还通过直播为用户提供各种产品。课程产品的类别。这种打破局面的积极想法也有点像携程梁建章。

随后去年4月,斗神教育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公司拟与字节跳动联合发起‘字节跳动教育产业联盟’”。但随后,字节跳动官方回应称:字节跳动、抖音及其各业务均无计划与第三方公司建立所谓的“字节跳动教育联盟”。这次也算是“翻盘”了……

然而,回顾历史的后视镜,如果斗心没有像追风时那么敏感,那么即使现在机会来了,斗神教育也未必能跟上这波人工智能教育热潮。 。

因此,对于今年斗神教育拥抱的AI,新任实际控制人斗鑫多次强调,“我们并不是最近突然成为热门话题,而是一年半来一直在努力。 ”

情况确实如此。 10月24日,斗神教育宣布,公司与智浦华章、海南和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主营业务为AI教育产品的技术研发和销售。随后第二天,在中国计算机大会上,智普AI研发的自主智能体首次亮相并宣布内测,进一步打开了AI应用的想象和落地空间,并迅速点燃了“智普AI概念股”的火爆市场。

就连斗神教育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直至10月30日,斗神教育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终端模式一体化教育产品及行业大模型“斗神AI”。多重利好之下,资本市场对斗神AI+教育的期待达到顶峰……

“脆弱”的基本面能否支撑斗神教育的AI梦想?

说实话,无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落地落地来看,AI教育的想象力确实非常大。

例如,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B端“AI+教育”市场规模约为213亿元,未来三年增长预计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美国AI教育科技公司也亲自验证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今年单季度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亿。 Q2营收1.78亿美元,同比增长41%,调整后利润率达到27%!

但遗憾的是,除了外部因素外,本轮斗神教育巨额解禁减持的核心担忧在于,斗神教育的基本面有点太脆弱了……

豆神教育因未披露诉讼事项被深交所通报批评,股价一字跌停插图

一方面,斗神教育目前推出的大模式主要针对中文领域。虽然基于多年的汉语数据和经验积累,但斗神AI采用的“超拟人化”名师做法和千人千面的教学方案确实很有趣。

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斗神AI也仅此而已。无论是应用场景还是适用对象都过于单一。如果未来斗神教育无法触及更大的市场,其整体投资估值恐怕会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现在引领斗神腾飞的AI教育业务,其实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微乎其微。

据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其AI教育产品相关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超过4%。截至11月24日,“斗神AI”APP下载量仅为19万,目前年度会员人数刚刚突破5万。

整体增速不错,但从规模上来说,与目前斗神教育的火热市场还是有些配不上……

不过,窦鑫现在意识到了“偏科学”的问题。此前在成都举办的“2024数字智能技术大会”上,他明确表示,“我工作了18年,没有拓展学科,只做中文,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不需要拓展现在我不会扩展我的科目。”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事情,我能够完成数学和英语的教学和研究。

随后有媒体指出,目前,斗神教育的数学和英语团队已经基本完成了基本图。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斗神教育的业绩基本面还能经得起折腾吗?

要知道,在此前的超低价换股中,窦鑫作为新的实际控制人,也做出了业绩承诺。 *ST斗神2024年、2025年、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00万元、8000万元、1.6亿元,或三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合计不得低于28亿元。若未达到上述标准,豆鑫将以现金方式向*ST斗神补足未履行部分。

先试试天眼查APP:今年前三季度,斗神教育实现营收5.57亿元,同比下降12.93%;归属净利润约1.11亿元,同比增长209.82%,扭亏为盈。

豆神教育因未披露诉讼事项被深交所通报批评,股价一字跌停插图1

乍一看似乎还不错,但事实上,除了这次信用减值抵消了不少损失之外,更多的收获是降本增效。

同期,斗神销售费用为1.16亿元,同比下降3.85%;管理费用8946万元,同比下降9.03%。

最终研发费用仅为1473万元,同比下降33.78%。这样的投入规模和下降幅度,与斗神教育目前瞄准的AI教育技术形成鲜明对比。很多投资者都感到担忧和困惑……

所以很明显,如果斗神教育想要专注于其他科目,或者不只是简单地利用AI热点来收割股市,那么未来将需要更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创新和维护斗神AI,但这在短期内并不重要。盈利表现无疑成为巨大挑战。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斗神教育的“家庭背景”,即资产储备和现金流。

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脆弱”。

或许是受重组影响,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斗神教育货币资金仅为1.319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及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合计约2亿元元,加上固定资产2.111亿元,总资产约为19.3亿元。但相应的负债总额也为9.101亿元。

而同期经营现金流净额仅为2416万元。

可以说,即使锅卖了,现在斗神账户上能拿到的资金,相比于AI教育这个无底洞来说,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那么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当年斗神教育备案,然后巨额资金解禁,基本面无法支撑更多信心的情况下,这能轻易演化成什么呢?

在不久的将来,投资者等待的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赚的也就越少……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斗神教育短期内需要做的实际上是与相关大股东沟通协商,尽可能安抚资本市场的焦虑情绪,防止出现“挤兑”减持的情况。

至于长期,需要用实际行动向投资者证明,斗神教育在AI的支持下拥有长期成长能力和更大的价值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公开信息,但作者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另注: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是否投资需自行判断。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