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楼市止跌回稳:政策助力市场回暖,热点城市销售回升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房地产市场交易更加活跃,热点城市销售回暖;新房、二手房成交价格也趋于稳定。与此同时,市场信心也逐渐传导至本地拍卖市场。今年三季度以来,部分核心城市地块出现高溢价拍卖。 “地王”重返舞台,民营地产企业也开始入市争夺优质地块。

热点城市销量回升

从销售数据看,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量和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居民置业信心持续恢复。

截至发稿,国家统计局尚未披露12月份销售数据。 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3%,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8.5万亿元,同比-同比下降19.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累计降幅连续六个月收窄,销售面积累计降幅连续七个月收窄。其中,1-11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0%,商品住宅销量同比下降20.0%。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和销售量连续七个月收窄。

从单月数据来看,10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普遍回升,1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进一步好转。 11月份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实现正增长,增幅分别为10.2%和6.8%。

业内人士认为,销售市场数据的改善是本轮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先行指标。良好的销售将对调整和优化量价、供需关系等发挥积极作用。

受新政影响,热点城市销量明显回升。 11月份,不少重点城市市场在10月份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活跃。新房方面,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南京、苏州、青岛新房销售面积均同比增长;二手房方面,深圳11月成交量创2020年10月以来新高,北京成交量超过去年4月。上海、成都二手房成交量再创新高,均在2.5万套左右。

市场热情持续。以上海为例,“9·29新政”以来,上海二手房月交易量连续三个月增长。

网上房产数据显示,12月28日(周六),上海二手房单日成交1466套,超过10月13日的1334套,刷新年内二手房单日成交新纪录。 12月29日(周日)成交量持续高位,成交1,248套。两个周末的总成交笔数达到2,714笔,成为年内成交笔数最多的周末。同时,数据显示,12月的9个周末,二手房(含商品房)成交量也突破1000套,日均成交量1256套。

据网上房产统计,截至12月30日,上海二手房(含商业)网上交易单月已突破2.8万套,达到28862套,环比增长6.7%。

业内人士指出,12月份,上海二手房(含商业)成交量成为年内最高成交量,同时创出近年来新高。

从新房数据来看,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2月,房地产企业销售总额43547.3亿元,同比下降30.6%,降幅收窄2.3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明显好转。房地产企业销售额环比增长67.5%,同比增长10.5%。这是自2023年6月以来首次单月同比增长转正。 12月人气持续高位,房企月销售额环比增长28.86%。

核心城市房价逐步止跌

随着各项帮助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的政策效果显现,房地产市场交易更加活跃,交易价格也趋于稳定。其中,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已连续两个月止跌。

2024年楼市止跌回稳:政策助力市场回暖,热点城市销售回升插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二手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在增加,由此前的8个增至10个;新房市场表现出与二手房市场相同的特征,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较10月的7个有所增加。变成了17岁。

其中,一线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数据显示,11月份,一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与10月份持平。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增长0.9%、0.4%和0.5%,广州下降0.4%。

热门二线城市复苏迹象也在持续显现,其中杭州、宁波、厦门、重庆、成都等地11月份二手房价格也环比上涨。

从市场表现来看,业内人士提到,一线城市二手房上市时间明显缩短,市场交易加速,目前房价已经处于底部阶段。 11月份,仅广州挂牌时间有所增加。北上深三地成交量在政策持续刺激下明显回升,也加速了二手房的销售。成交周期的缩短也是房价“止跌企稳”的先行指标。随着交易周期不断缩短,房地产整体企稳的概率大大增强。

新房市场方面,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止跌,二三线城市跌幅也收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持平,环比下降0.2%。其中,上海、深圳分别增长0.6%和0.3%,北京、广州分别下降0.5%和0.3%。房价指数上涨前五位的城市依次为杭州、湛江、上海、厦门、成都。

多地“地王”频现,民企入市拿地

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市场信心也逐渐传导至土地拍卖市场。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受供给端萎缩影响,2024年300个城市住宅用地交易规模有所下降,同比下降超20%,土地出让金有所下降约30%。不过,随着新政持续生效,今年三季度以来,上海、成都、广州、杭州、北京、深圳等核心城市土地拍卖逐渐升温,“地王”再现在很多地方。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本地拍卖市场整体将保持热点持续分化的趋势。尽管央企和地方国资仍是拿地的绝对主力,但积极的信号是,三季度以来,不少城市核心地块迎来了民企入市拿地。

其中,创下了北京、深圳住宅用地最高出让价纪录。 12月2日,深圳土地市场迎来南山区一块商住用地出让。根据成交结果,该地块由华润置地、中海组成的联合体竞得。成交总价185.12亿元,溢价率超过46%,该地块成交价成功刷新深圳住宅用地成交史上TOP1的位置。

此前,北京土地拍卖市场于11月29日迎来了一块巨额地块捆绑出售。这批地块总起拍价为153亿元,创下了北京土地出让新纪录。最终,该地块被中国海外地产以153.32亿元的价格拿下。此次成交价格刷新了北京单笔土地出让金最高纪录。

从征地企业来看,央企和地方国资仍是征地的绝对主力。中国指数数据初步统计,2024年22个城市累计拿地金额中,中央国企占比46%,地方国资占比33%。两者合计达到79%,较2023年全年提升4个百分点,仍是拿地主力军。 。

不过,随着楼市逐渐复苏,除了前述央企大规模拿地之外,民营房企也开始入市展现投资信心。

今年12月5日,广州土地市场迎来两宗住宅用地出让,龙湖、绿城先后拿下。这直接打破了今年广州住宅用地由央企和地方国资独占的局面。

2024年楼市止跌回稳:政策助力市场回暖,热点城市销售回升插图1

同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持续损失!”两家民营地产企业对广州充满信心!文章显示,此次两家标杆民企的成功退市,体现了房企对广州土地市场充足的投资信心,也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的体现。市场政策精准落实。

为了获得优质土地,民间房地产企业也高价购买土地。

其中,绿城今年在土地拍卖市场频频大手笔投资,成功拿下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地王”项目。 10月22日,经过77轮竞价,绿城以34.22亿元拿下杭州市上城区地块。土地溢价率为28.55%,相当于成交底价50717元/平方米,一举超越杭州此前住宅用地单价纪录。 ,成为杭州新的单价地王。此外,绿城今年8月还以48亿元收购了上海徐汇区的一幅地块,成交底价万元/平方米成为全国新的单价王。

此前,在今年3月的土地拍卖中,绿城还以总价30.8亿元收购了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块土地。成交价高达65022元/平方米,成功刷新苏州“地王”单价新纪录。 。

国内最大的房产中介平台贝壳也参与了热点城市的土地拍卖。今年9月20日,贝壳旗下成立的地产团队北豪家击败十余家房企,以10.76亿元拿下成都锦江区H12三期金融城,折合成交价2.73万元/平。仪表。该地块成功刷新成都楼面价纪录。

此外,在12月30日的上海土地拍卖上,徐汇龙华地块经过101轮竞价达到停牌价。民营企业陈家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长沙陈家鑫豪置业有限公司支付总价款43.824亿元,装修标准提高至装修上限7000元/间平方米以及新增1840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的成本赢得了土地。溢价率为40%,底价为人民币/平方米。

与此同时,12月31日,多地开始了今年最后一次土地拍卖,并全部以火热收场。其中,杭州7块地块平均溢价率超过30%,最高地块溢价近60%。与此同时,除了本土房企绿城、滨江,国有国企中海、招商蛇口也在积极补位;北豪家(贝壳)也首次亮相杭州拿地;此外,成都和上海的地块也被溢价出售。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师孟欣欣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与央企和地方国资相比,民企拿地整体相对较弱,但积极信号是,自三季度,不少热点城市都迎来了民营企业入市拿地。目前,拿地的民营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全国布局的民营企业,如龙湖、滨江、绿城、伟星等;第二类是全国性布局的民营企业,如龙湖、滨江、绿城、伟星等。第二类是本土民营企业,如中天美丽、星耀、建航等,不断深化发展。杭州;宁波江山万里补充在宁波的地位;远大布局成都;湖南韵达落户长沙。第三类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除自身城市外,还在核心城市积极补充阵地,如邦泰在长沙、合肥的布局。

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总监陆其林认为,“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释放了最强的维稳信号。民营企业参与土地拍卖主要是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普遍认可的底部状态。此外,当前楼市政策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已达到历史宽松水平。综合这两个因素,一些资金雄厚的房企拿地意愿逐渐增强,且这些房企的拿地活动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显示出对经济稳健的城市抱有长期看好。基础和持续的人口流入。方式。

房企对未来市场信心增强

随着市场回暖,房地产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也在增强。

近期,滨江集团管理层也释放了对房地产行业的积极信号。滨江集团董事长齐金星日前公开表示,当前市场氛围、购房信心、交易速度都在向好,行业“止跌企稳”趋势明显,房地产政策已到了历史上最轻松的时期。目前,滨江占据了天时(最宽松的政策)、天时地利(杭州的高品质城市)、天时地利的人(合作和团队优势)。基于这一判断,滨江今年上半年“主动躺下、爬行前行”,并于6月开始“决战”。完成“决战”后,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齐金星表示,“我已经做好了立即站起来的准备,只要现在政策执行得比较有效,我就会立即站起来。”

在今年9月的广州土地拍卖中,国企保利发展与中国海外、越秀争锋,以117.55亿元拿下广州天河区南方面粉厂地块。该地块成为广州土地拍卖价格第二高的地块。地块,也创下天河区成交价格新纪录。当时,保利发展回应称,该地块是中央“止跌回稳”政策出台后全国首块出让地价超百亿的地块。保利发展作为央企,将立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稳”已落到实处,我们致力于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平稳高质量发展。本次土地拍卖也传递出房地产行业向好的趋势和行业信心的回归。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新地王的不断涌现也表明房企对未来市场信心增强,敢于拿地,对优质土地有了更高的渴望。这本身也提高了淘汰率。在不断改善的房地产市场中寻找更多的确定性。另一方面,当前市场上一些民企也积极进入土地拍卖市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部分房企并没有选择“平地”,而是选择环境更好的楼盘持续的市场压力。落地,打造更好的产品,赢得市场,在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