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如何改变数字医疗行业?ASLOLIFE创始人张之光的乐观展望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在11月中下旬的数字健康峰会上,几位企业家和投资人正在就大模型的落地方向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这些嘉宾中,身高1.8米、身穿黑色文化帽衫、留着毫米大小头发的张志光最为乐观。在不到10分钟的演讲机会中,他多次提到,“大模型”将会给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始人为张志光。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自闭症儿童的评估和干预。拥有1个线上平台和15个线下机构,服务众多自闭症家庭。如果只看企业估值和行业规模,在数字健康领域并不算很亮眼。尽管获得了元一资本、奇迹创投等机构的投资,但该公司仍处于早期阶段。

但也存在差异。这家公司近1/3的员工来自自闭症家庭,三位联合创始人都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在商业公司的外壳下,它更像是一个为自闭症父母共同努力帮助自我的平台。他们不仅是产品的开发者,也是最忠实的需要的用户。这种类似于命运共同体的联系方式,让我们度过了许多困难时刻,直到大规模模型技术的出现。

这不是一个企业家找到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的故事,而是当儿子意外被诊断出患有疾病而无法就医时,父亲还能做什么?

不久前,《建文咨询》在上海对张志光进行了采访。他向我们讲述了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了更准确的表达,以下以第一人称呈现。

父亲情结的毁灭

2013年5月,我迎来了儿子泡泡的出生,正式成为了一名父亲。

我对父亲这个角色有太多的假设和期待,这和我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我和我父亲的关系并不好。他是一个典型的东北男人,一生辛苦劳作,大男子主义,脾气暴躁。所以我一直对他的畏惧多于尊重,更不用说奢侈的爱了。

这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被我视为人生一大遗憾。因此,我很早就下定决心,以后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一定要让他在一个充满爱和包容的环境中成长。缺点,尊重他的人格,做一个严格但温暖的父亲。

2013年“泡泡”出生后,这种渴望变得更加具体。我在北京东城买了一套学区房,提前规划了他的学业;我就想带他去参加哪些兴趣班,包括奥数训练。他训练大脑,用篮球来训练身体;每个周末我都会背着一个大书包和一个大水瓶,带着他走遍北京的每一个角落。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愿望太强烈,导致我在前期忽略了很多细节。例如,巴布斯出生时,没有吸吮本能,常常把自己饿得哭起来。长大一点后,他开始对人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但他会对某些物体非常执着。当他大约一岁时,我们尝试给他指示,让他指着自己的鼻子和眼睛。多次尝试后,他仍不为所动。我们当时觉得挺可怕的,但又安慰自己,他只是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太独立了。

快进到2015年,我曾经和一位同事谈论过这些异常情况。听后,他温柔地提醒我,这可能是自闭症。我记得我在回家的地铁上。我拿起手机,搜索这三个词。我一搜索就知道它坏了,因为它太典型了。那时候,泡泡痴迷于撕纸巾。如果没人干涉,他可以坐在那里撕一整天,一动不动。

很快,我们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贾美香主任的门诊被确诊为自闭症。对于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说,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患有重度自闭症太简单了。他们喊几声名字,用东西逗孩子,然后让妈妈把孩子放下假装离开,观察孩子是否有依恋行为。不到一分钟,泡泡就没有任何反应。

当时我正好有一个大型采购项目要去郑州洽谈。这个项目历时一年多,其成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我的搭档告诉我,志光,我特别理解你的情况,但是你还是要想办法处理这件事。于是第二天,我就拎起包去出差了。当我到达火车站等火车时,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当着数百人的面泪流满面。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对父亲角色的所有设想都破灭了,无论我如何努力,总会有一堵墙阻止他感受到我的爱。

你的生活也是我的生活

出差回来的第二天,我们就带着孩子去了北京最好的自闭症康复培训机构。

这是我从职场经历中学到的极其理性的思维习惯。不管问题有多困难,我总是先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抱怨和负面情绪中。

那时我们家的经济状况还可以。于是在康复训练机构之外,我又找了两位导师,几乎不间断地对孩子们进行干预。偶尔在广州看到专家讲座,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报名买票。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年左右,粗略计算成本为100万。

这100万确实让泡步受益匪浅。 2015年确诊时,他患有严重自闭症,错过了最佳干预机会。按理说,他这辈子都不会有语言功能了。但事实上,经过三年的干预,他已经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够与我们互动,并且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但这三年来,我也看到了太多的挣扎和困难。带跑跑去康复机构的第一天,我亲眼看到一位外地家长向康复机构负责人下跪求学费减免。后来,在患者中,这样的故事还有更多。无数父母卖房卖车,希望能得到治疗,但最终却失业了,花光了所有的钱。他们的孩子在能力上与正常人还是有巨大差距的。

贵是我对这个行业的第一印象。我大概能理解“贵”背后的逻辑——自闭症康复训练是一项非常依赖专业人力和时间的活动。很多时候,需要专业康复治疗师和孩子在一对一的环境中进行高频次的互动。人员和时间无法压缩,这意味着在线下干预的场景下,不可能做到“便宜”。

大模型如何改变数字医疗行业?ASLOLIFE创始人张之光的乐观展望插图

可以在线完成此操作吗?这是我在 2016 年想到的一个想法。

这和我的职业经历有关系。我的前两个创业项目都与数字化有关。在我看来,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在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的技术框架下,就可以做出适合自闭症家庭的数字产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与另外两位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合作,每个周末都聚在一起进行研发。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郭延庆教授指导。仅内容系统就有100万字。当产品成型时,我们能够为每个孩子生成六维评估结果,并提供非常详细的日常训练计划。

2017年2月,这个系统正式上线,我们命名为。这不仅是郭延庆教授倡导的生命干预理念(A代表认知和学术,L代表生存和生活,S代表社会和社交,O代表事业),也蕴含着我们的初心,” Your Life is Also My Life”(你的生活也是我的生活)。

因为它是免费、开放的,所以一上线,流量的涌入就导致我们的服务器瘫痪。我们只好临时加了一个邀请码作为门槛,这样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自闭症圈子里就很难找到一个。郭延庆教授甚至被迫亲自发表声明,称自己没有特殊权限。请停止通过各种渠道向他索要邀请码。

但直到那时,我们还没有弄清楚它是一个公益组织还是一个商业组织。我们只是觉得自闭症家庭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希望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推动我们走到今天的动力是众多自闭症家庭的真正需求。我记得很清楚,系统上线后,很多家长询问是否可以专门开发一些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教具,供他们在家庭干预时使用。我们觉得可行,就制作了一套绘本。我当时很保守,怕卖不完,所以第一批只印了1000套,但上线一分钟就卖完了。后来又加印了3000套,5分钟就卖完了。

当时我们意识到一件事:可供自闭症家庭利用的社会资源太少了。与公益投入的杯水车薪相比,我们需要利用商业化的聚合能力和边际效应来提高这个行业的效率,降低每个家庭的干预成本。

创业的黑色幽默

把它当作一个创业项目,纯属巧合。

从我过去的工作经验来看,我大致得出了两条创业黄金标准。首先是看这个赛道是否已经建立了产业基础设施。如果已经存在的话,再进入的机会就不大了。其次,产品必须是有用的,能够经常、多次、长期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当我拿着这个模板去申请时,发现它的搭配出奇的好。自闭症才刚刚引起社会关注,信息、人才、技术水平还处于早期阶段。而自闭症确实是一种需要持续干预的疾病,家长的配合度特别好。所以我后来在自己的商业计划里写了一句话,找行业来找自己,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

商业化非常顺利。我们拿到的第一笔大额融资是由陆奇的奇绩创坛领投的。但事实上,在奇绩创坛,陆奇教给我们的东西远比金钱更有价值。

首先是公司定位。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创始人总是在教育和医疗之间左右为难,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接近教育。陆奇给我们的建议恰恰相反。他表示,只有通过医学手段证明产品的有效性,才能获得行业共识,成为自闭症领域的“特效药”。

后来我们就沿着这条路,获得了中国自闭症领域第一个二类医疗器械证书,一举奠定了我们在自闭症领域的地位。

第二件事是关于线下。我们的初衷是通过数字化服务降低自闭症家庭的干预成本,但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始运营线下培训机构。截至今天,我们已经开设了15家机构,同时服务了1000多个家庭。 。

这也是陆奇给出的建议。他的观点是,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相对重要的部分。关键是看能否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价值。如果可以的话,这是值得做的。我们当时想了想,觉得必须硬着头皮去做。我们并没有指望通过线下服务赚钱,但这些机构产生的海量数据将为最终的线上产品提供支撑。

当然,线下重资产运营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2020年,我面临着一个特别痛苦的选择。那时,线下机构刚刚起步,我的账户里只剩下300万元了。我想派10-20名老师去参加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的培训。这套标准非常专业,但也非常昂贵。人均费用约为5万元。我纠结的是,当疫情来了,所有机构都关门了,你不知道你继续花钱能不能看到回报。

我想了整整一个月,最后决定放弃。我记得最后我派了30多个人,相当于公司一半的现金流。我最终说服自己的原因是,回归初心,即使公司最终失败,这些人才对行业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幸运的是,疫情期间,我们成功洽谈了两次融资,公司经营压力得到缓解。这30多名老师学成归来后,迅速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为我们线下连锁机构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模型来了

过去的一年是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大模型功不可没。

自闭症治疗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痛点。它没有药物,全靠人工干预。自闭症数字化治疗主要做两件事,一是重构客观世界,二是重构社会场景。

大模型如何改变数字医疗行业?ASLOLIFE创始人张之光的乐观展望插图1

以重构客观世界为例。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孩子放学回家,突然下雨了,没有带伞。他会做什么?如果是正常的孩子,他可能会躲在路边的屋檐下避雨,或者把书包顶在头上,飞快地跑回家。我们都将这些视为潜意识行为。

但对于一些自闭症儿童来说,由于一般联想能力不足,他们找不到雨伞的替代品来为自己遮风挡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被吓得不知所措,也可能会在雨中放声大笑。这些行为会让他看起来“怪异”,妨碍他很好地融入社会。

根据自闭症干预理念,最好的方法是帮助孩子构建一个“人被雨淋湿”的场景,把他带入其中,并教他如何在虚拟场景中避雨。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在网上找到这样合适的图片或绘本,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只能自己手绘,或者真的等到下雨天,跑进雨里去教。现场。

大模型到了之后,这个困扰我们的问题立刻就解决了。我们只需要给出简单的指令,几秒钟的时间,大模型就可以合成出满足教学需求的照片甚至视频。在大型模型的世界里,我们几乎有取之不尽的场景重建。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干预选择,同时将成本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重构社交场景更加直观。去年10月,我们利用大模型的力量推出了AI认知机器人,它实际上模仿了真正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一对一的干预和治疗。一开始,我们并不确定机器人的表现如何,所以我们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合作进行了小样本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是,数字治疗结合手动干预的效果比传统模式要好得多——在 10 周内,接受 AI 干预的儿童的认知表现比接受常规干预的儿童提高了 24%。

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这是全行业的颠覆和创新。在产品推出之前,我们一直徘徊在“狂妄”、“狂妄”的心态中。我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又担心父母不认可。幸运的是,这款机器人推出后,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家长的反馈。有的表示后悔没有早点购买,有的自发帮我们宣传,给了我们信心。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AI认知机器人已经获得了5000名用户,超过86%的用户给了它4分或以上的评分(满分5分)。后端数据显示,近60%的家庭坚持每天使用,每节课的干预成本从线下场景的几百元下降到几元。

今年10月,随着大模型的迭代,我们对机器人进行了升级,增加了社交和注意力训练系统,并更名为“AI私人训练机器人”。大模型功能的每一次迭代,都能给AI私人训练机器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自闭症数字化治疗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其他行业我不知道,但对于自闭症这样一个严重依赖人类干预的领域来说,大型模型绝对就像核武器一样。通过它,我们每年可以将整套数字治疗的费用降低到3000元以内。

当然我们可以卖更高的价格。与一年几十万的线下介入费相比,这里的商业空间实在是太大了。但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它就不是一家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公司。相反,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严格控制所有产品的利润率,不允许溢价过高。

我非常感谢我的投资者也认可这个观点——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这个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从这个减轻的负担中获得合理的利润。

老父亲的决心

今年,泡泡11岁了。他白天在特殊学校学习,晚上回家。他基本上自己照顾自己。家里的大部分家务都是他做的,包括叠被子、拖地、洗碗、挂衣服。

有时候我们挺羡慕他的状态。他高兴的时候就放声大笑,难过的时候就放声大哭。总的来说,他的快乐远多于悲伤。由于自闭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联系,不受世俗规则的限制,他们很少感到压力或焦虑,反而很容易获得快乐。

唯一遗憾的是,我是因为他才创立的,但这七年来,他却几乎没有从中受益。当我们在北京开设第一家线下机构时,他8岁,已经就读于特殊学校。我这样做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他成长的速度。

但我确信的一件事是,他能从这家公司受益的是他的未来。

这其实是我做事的另一个更大的动力。当他两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时,我清楚地知道,未来20年甚至30年,我可以让他生活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至少不愁吃穿。但30年后,当我们老了或者走了,他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时,我能为他提前做些什么呢?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计划,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就是把家长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然后利用大家的资源,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安置点。自闭症。机构会有非常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护人制度,保证即使我们不在了,我们的孩子仍然会得到高质量的照顾。

从某种意义上说,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这个最终目标铺路。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公司规模的增长,这条路径的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我可以自信地说,当他从特殊学校毕业时,我会亲手为他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自闭症老人护理设施。

在那里,机器人将提供必要的生活辅助,监控设备将保证他们的绝对安全,智能眼镜将让他们体验社会的多样性。简而言之,人工智能将弥补他们所缺失的所有智能,让他们与普通人一样。分享这个平等的世界。

这是一个关于创业的梦想,也是一个父亲的决心。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