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冬天,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季月陨落了。
就像命运提前写好了注脚一样,最后一家采用百度平台的威玛公司也失败了。
而且,目前搭载百度且还活着的OEM就只有澜图了。
而对于此次吉月解散,蓝图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专门为吉月员工设立了招聘会。据说目前有200多人正在谈判。
如今,人们不禁好奇。吉悦与百度同源。这次吉悦遇到麻烦了,百度为何不能专门设立招聘专场,伸出援手呢?说到底,只是工作调动而已。
答案很冷酷,那就是百度智驾过得不好。
一年前,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就已经开始裁员,主要集中在ACE(智能交通事业部)旗下的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和智能交通领域。
就在近日,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负责人李振宇辞职。
此前,百度智能驾驶的主要客户蓝图就被华为抢走了。
可以说,百度在L2路上已经陷入了僵局。
东边不亮,西边亮,但对于百度智能驾驶来说,L4也好不了多少。
据百度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络博快跑提供自动驾驶订单98.8万份,同比增长20%。
截至10月28日,络博快跑已向公众提供超过800万份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
不过,目前萝卜快手仍处于亏损状态,舆论的强烈批评也让萝卜快手陷入了困境。
百度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感觉今年过得不好。
但事实上,百度对市场机会的感觉非常敏锐。做了外卖、地图、共享经济、智能汽车、短视频直播、智能驾驶。可以说,近年来的热门话题,百度都做了,但并没有成功。什么结果。
原来作为公司根基的搜索引擎也被小红书抢走了。
就连目前正在开发的AI应用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据外媒报道,苹果和百度在此前的合作中遇到了技术问题,导致在用户数据保留问题上出现分歧。
目前,苹果正在与腾讯和字节谈判,将其AI模型嵌入到国行版本中。
很难不让大家猜测百度出局了。
呈现出不同趋势的是,百度智能驾驶的智能驾驶已经支撑起国内智能驾驶的主流格局,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坚强基石和中坚力量。
其中不乏知名的如地平线、文远知行、途通达、圆融智行、小马智行等。
10月至11月短短一个月时间,百度创始人就创下了美股最大自动驾驶IPO、港股最大科技IPO、全球第一IPO的骄人记录。
对于一些公司来说,也有好事发生。
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其已通过境外上市注册程序,拟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不超过6335.29万股普通股。
12月20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公告称,已与目标公司有限公司(目标公司,以下简称“土大通”)及Sub(其全资子公司)签署业务合并协议。目标公司)。让对方借壳上市,公司估值约为117亿港元。
震旦智家、好墨智行等其他公司也透露了上市计划。
可以说,相比于百度智驾,这些从百度跳出来的智驾人显然更早认识到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
就像余凯创立地平线时,他有两大业务:AIoT和汽车。但后来余凯认为,必须有一个大产业,能够吸引足够多的资金、人才、产业链上的玩家,让技术成熟起来,把成本降到最低,把这个产业分解开来。因此,他果断放弃AIoT,专攻自动驾驶。
因为百度智能驾驶的战略目标是L4,所以百度的很多大佬一开始也在研发L4。但由于技术、法规等因素的影响,L4级智能驾驶很难快速发展。
和袁荣志行一样,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L2上。
2024年中国100名电动汽车专家之一的圆融智行CEO周光甚至表示,L4级自动驾驶完全是骗人的。
回到百度,洛博快盘是来L4智能驾驶的。如今它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但显然不会成为“摇钱树”业务。就连百度的市值想要提升都有点困难。
于是,承载着百度L2智能驾驶愿景的极岳也在今年崩盘了。展望未来,即使你是智能驾驶供应商,又如何有说服力拿下华为的订单?
几乎可以判断,百度智驾遇到麻烦了。
有人说,2025年,车市将是胜负、生死的大事。但“消灭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
很多企业没能熬过这个冬天,原因很简单:商业化。如果没有盈利的商业模式,公司的生存必然受到威胁。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