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气温降低,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数字化技术助力提升供应效率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定承担能源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增强供给保障能力。强化底线思维和战略聚焦,全力完成保障能源供应任务,充分发挥煤电底线保障作用,促进油气储量上产,增强能源储备能力持续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据此前召开的全国采暖季能源供应保障会议显示,储备方面,全国统一电厂煤炭库存保持在2亿吨以上,平均可用时间超过30天。天然气资源准备较为充分,调峰储气能力较去年有所增加。 80亿立方米,储气库提前完成注气任务;生产供应方面,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1.6亿千瓦,煤炭、天然气产量10月以来持续稳定增长。

“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判断,预计今冬明春采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资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冬季取暖需求持续增加,我国能源安全工作仍面临新挑战,要继续加强煤炭储备、优化电网调度、促进发展新能源,在基础设施智能化和能源系统灵活性方面持续发力,确保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

全国多地气温降低,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数字化技术助力提升供应效率插图

入冬以来,我国主要产煤区持续释放优质煤炭产能,全力保障动力煤供应。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工业原煤产量突破4.3亿吨,同比增长1.8%;日均产量1426.6万吨。进口煤炭5498万吨,同比增长26.4%。 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3.2亿吨,同比增长1.2%。进口煤炭4.9亿吨,同比增长14.8%。

“目前全国动力煤库存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为今年冬季高峰保供提供了良好基础。”业内专家表示,今年采暖季,各地提前加强煤炭储备和电力调度,确保动力煤供应充足。通过跨省电力调度和电力互助机制,保障重点地区电力需求,优化电网调度能力,为冬季用电高峰做好准备。

今年冬季采暖季,不少地区和企业加强煤炭储备和电力调度,确保能源稳定供应,满足冬季供暖用电需求。国家电投加强动力煤供应合作,确保长期协议履行率超过95%,电厂存煤1878万吨,平均发电可用天数44天;北京电网预计2024年至2025年采暖季最大负荷将增加8%。 区域配电介绍 蒙古、山西、河北等外部电源满足首都电力需求;山西电力通过优化省内外电力调度和互助保障京津冀及华中地区电力供应,确保即使出现寒潮,全省最大发电能力也能支撑外部供电。

“这个采暖季,随着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加速,数字智能等新技术是保障能源生产供应的重要助力。”上述专家建议,应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改善能源供给。效率。

全国多地气温降低,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数字化技术助力提升供应效率插图1

在黑龙江,华电能源旗下哈尔滨热力公司通过供热管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调度指挥中心高度智能化的一体化运行,实现了热源更加高效的合理分配和精准调节。 2024年至2025年采暖期以来,一级管网流量同比下降13%,热网补水量同比下降36%。居民对用热的满意度显着。改进;在山东省,济宁高新公用事业公司针对供热管网温度不均问题,全面升级智慧供热平台,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按需供热、全程供热。链接自动化。管理上,我们还引进了智能控制设施,在32个小区成功安装了近3万套设备,进一步提升了供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各地加快智能化转型,能源供应效率和可靠性显着提升。”业内专家表示,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电力调度的优化,我国的能源安全体系将变得更加高效、更加高效。灵活、智能的开发。

“未来,我们需要围绕长期稳定供应战略,持续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优化电力调度,探索多种能源形态互补机制。”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落实详细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过个暖冬。 。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