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威生物筹划赴港二次上市,积极推进A+H两地上市计划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A股企业面临香港上市窗口期,又一家药企冲击“A+H”双重上市。

近日,麦维生物科技(.SH)连续发布近40条公告,披露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正在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洽谈,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麦维生物主要从事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2年1月在科创板上市,IPO募集资金净额约33亿元。该公司的第一个产品于当年获准上市。截至目前,其已有3个品种实现商业化,但尚未实现盈利。截至目前,麦维生物在研项目已超过10个,仍需继续投入大规模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筹划二次上市外,麦维生物还公布了投资计划。公司计划投资不少于16亿元建设创新骨健康药物项目。本轮投资将以无形资产形式投资10.08亿元。同时,公司将三方出资现金入股。

上述公告发布次日,麦维生物股价盘中下跌逾8%,报收于21.19元/股,跌幅为6.65%。

关于该公司筹划赴港上市的最新进展以及其他解决资金需求的措施,第一财经记者致电并致函麦维生物科技,但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应。

二级市场用脚投票

“我们烧钱太快,投资者感到恐慌。” “一捆又一捆地烧是不够的。”自麦维生物宣布赴港上市计划以来,互动平台上一直有投资者感叹。

12月16日至18日,麦维生物股价在公告发布后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截至12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0.81元/股,低于公告前一交易日收盘价22.7元/股。到8.33%。

12月15日晚间,麦维生物公告称,将召开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麦威生物表示,公司拟发行H股并上市,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发行窗口完成。

迈威生物筹划赴港二次上市,积极推进A+H两地上市计划插图

上述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截至目前,麦维生物H股发行上市事宜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开展须符合中国及香港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和条件,并须取得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的批准。相关政府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的注册、批准和/或批准。

事实上,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今年A股企业正迎来赴港上市的窗口期。 “A+H”双上市成为资本市场一大看点,麦维生物也希望能顺势而为。

麦维生物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发行H股并上市是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司的国际化水平。可见资金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麦维生物两年前在A股上市,发行价为34.8元/股。当时募集资金净额约为33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6.85亿元,并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8.77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最终募集资金余额约为8.15亿元。同时,公司尚未盈利并已累计未挽回亏损,营运资金主要依赖外部融资。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及今年前三季度,麦维生物短期借款分别增加8931.53万元、1.09亿元、6.98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4%大幅上升2022年底至2024年9月底,占比57.64%。

值得注意的是,麦维生物今年已两次增加向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申请,从最初的不超过23亿元增加到不超过62亿元。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合计17.76亿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麦维生物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9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亿元。

此时,麦维生物科技启动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同样在12月15日,麦维生物发布公告称,拟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重庆中新医药大健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麦维生物”)签署《麦维生物科技》。 “大健康基金”)维生物科技骨健康创新“药物项目合同”,与全资子公司麦维(重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维重庆”)麦维生物科技作为运营项目主体,共同投资建设“麦维生物骨健康创新药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

其中,麦维生物总投资不少于16亿元,其中10.08亿元将以无形资产形式投入。未来仍计划投资相关领域在研药物项目;大健康基金拟投资总额4亿元,以货币形式出资。

记者注意到,上述合作实际上是通过股权交易完成融资。一是麦维生物拟将麦维重庆的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加至10.08亿元,并取消原来以货币形式出资的2000万元注册资本。注册资本10.08亿元,由麦维生物全资持有。子公司江苏泰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泰康”)以无形资产形式出资,以已上市生物药品地索单抗注射液(商品名:麦力素)的技术成果认购。与此同时,大健康基金对麦威重庆增资2亿元,收购其16.56%股权,随后双方对麦威重庆发起第二次增资。

上述操作完成后,麦味重庆将成为麦力速的营销许可持有者。将建设该产品全国营销中心,同时开展麦维生物创新药项目(RP901)在骨健康相关领域的引进及临床研究。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麦维生物正计划通过此次合作加大对骨健康药物领域的关注。

迈威生物筹划赴港二次上市,积极推进A+H两地上市计划插图1

上述合作中,如果麦维重庆未能于2026年12月31日取得狄诺塞麦注射液生产许可证B牌,或其2027年至2029年销售收入未达到目标,大健康基金有权向江苏泰康提出要求或麦维生物以现金方式回购其股权。

近年来入不敷出

去香港融资并引入右侧投资者的麦维生物科技,实际上还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

A股上市以来,麦维生物科技已陆续获批三个产品上市并推进商业化阶段。 2022年3月,公司与君实生物(.SH)联合开发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君麦康)获批上市。该品种的原研药是艾伯维改良的“药王”。梅洛。 2016年,在中国的核心专利到期,随后多个生物类似药品种在中国获批或提交上市许可。截至君麦康上市时,中国已有包括修美乐在内的其他6个阿达木单抗产品获批上市。

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阿达木单抗的价格大幅下降。修美乐于2019年11月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国家乙类医保。价格从7820元(0.4mL:40mg)降至1290元。麦维生物设定的君麦康最高零售价为998元/盒(40mg/0.8mL)。

2022年,君麦康累计出货量约2.07万台,出货金额约1945万元。麦维生物获得君实生物科技赔偿3109.86万元。当年,公司营收约为2772.82万元,同比增长70.88%。但亏损扩大,净利润约-9.5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7.2亿元。研发投入导致现金净流出同比增加。约3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研发费用约人民币7.6亿元。

此后两年,麦维生物每年都有一款产品获批上市。去年4月,美力素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骨折高危人群;对于绝经后妇女,本品可显着降低椎骨、非椎骨和髋部骨折的风险。骨折风险。 是全球第二个获批上市的地诺塞麦注射液原研药()的生物类似药。该品种为国际一线广谱抗骨折风险药物。安进年报显示,2022年销售额为36.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

今年4月,麦维生物宣布另一款狄诺塞麦注射液(商品名:麦维健)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无法切除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 ,包括骨骼成熟的成人和青少年患者(定义为至少1根成熟长骨且体重≥45公斤)。麦维根是国内首个上市的原药安佳韦生物类似药。 2022年,安嘉威在中国的销售额为4.27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舒马布国内上市品种包括2个原研药和6个生物类似药。

今年三季度,麦维生物制药销售收入2505万元,同比增长163.22%。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7.73%至2556.8万元,净利润约为-2.5亿元。前三季度,公司药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7.12%至9071.5万元,但整体亏损达到约6.9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约4.81亿元,占营收的340.91%。

截至10月30日,麦维生物拥有15个处于临床或上市阶段的核心品种,其中创新药11个,生物类似药4个。其中,3个品种已上市,1个品种处于上市许可审评阶段,3个品种处于第三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8个品种处于其他不同临床研究阶段。麦维生物表示,在研品种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新药上市制剂的开展仍需要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