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2月6日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化龙洞遗址陈列馆拍摄的化龙洞六号头骨修复体头骨和下颌骨(模型)。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华社合肥12月8日电(记者陈商英、赵金正、于飞)8日,2024年化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成果发布,证实化龙洞人是东亚最常见的表现人类特征的人。智人(现代人类)的特征。最早从古人类过渡到智人的古人类。
2024年化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开幕。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包括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丹麦、日本的15名古人类学家。家。
化龙洞遗址所在的东至县尧都镇王村位于长江南岸。研究人员推测这里曾经是一个洞穴,并将该遗址命名为化龙洞,“华”意为中国,“龙”意为祖先。
2013年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至县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他们进行了多次系统发掘,共发现了约20个人。古人类群(包括较完整的古人类头骨),400多件古人类制作的石器,大量带有手工切割、粉碎痕迹的骨头碎片,80多种脊椎动物化石。
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在2024年化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表示,这具2015年发现的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极为罕见,被称为化龙穴人(又名东至人)。化龙洞遗址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我国发现的又一处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大量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古人类遗址。它为探索东亚现代人类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通过多种方法综合研究,研究人员确定化龙洞古人类生存时间距今约30万年。据介绍,化龙洞人属于古人类向现代人类过渡的一种。它的脸和下颌已经开始进化成现代人类。脸型扁平,眼窝高高,头骨修长,现代人类的标志性特征已经出现。特征——下巴的雏形。现代人类特征初始状态的出现,使得化龙洞人被认为是东亚地区最早从古人类向智人过渡、最具智人(现代人类)特征的古人类。
12月6日,观众在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化龙洞遗址陈列馆参观并拍照。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认为,化龙洞遗址对于揭示东亚现代人类的出现、回答诸如现代人类的起源。化龙穴居人丰富了人们对中国百万年人类历史的共同认识,对于理解“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个命题有很大帮助。
“这个遗址非常鼓舞人心。它表明,尽管世界存在种种差异,但化龙洞的研究和这次会议将我们聚集在一起,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探索人类的起源。”美国杜克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查尔斯·查尔斯·穆斯巴说道。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