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下发,到首批房源配发,再到摇号遴选,再到业主领取房产证,郑州配发型保障性住房政策完成了“闭环”全过程。
业内人士认为,郑州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安置式保障性住房交付的城市,此次成功为业主办理房产证,标志着政策已全程开放,后续安置型保障性安居工程将在各方面加快推进。加快构建“保障+市场”的城镇住房结构,进入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沁河园业主领取房产证
“拿到大红书后心里踏实多了!”沁河园老板徐先生说。
徐先生告诉头条新闻记者,他在沁河园项目购买了一套约120平米的房子。当时,他通过抽签和选房最终决定了房子。付完房款后,他于今年10月拿到了房子的钥匙。 。
据徐先生介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郑州今年的房地产新政策,很多流程都是第一次做,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事件”。
“我是第一个拿到房产证的业主,对于这个‘新事物’,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商积极协调沟通,最终缴纳了契税后,我于12月2日顺利拿到了房产证。”徐先生说道。
头条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徐先生的房产证上,权利性质一栏为“配售/经济适用房”,并在最后的附录中明确注明“该房屋为配售型经济适用房,并且不允许其他抵押贷款。”其他抵押物不得上市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安置型经济适用房虽然不能挂牌交易或抵押贷款,但如果需要出售给政府平台公司或业主子女上学,房产证仍然是重要的证明。所有者的权益。
多方合力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
业主拿到了房产证,利好政策终于闭环。
今年7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安置式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标志着郑州成为全国首个实施安置式保障性住房的城市。经济适用房。文件发布当天,郑州推出了首批1999套供市民选择。 9月29日,沁河园项目举行入住仪式,570户业主顺利入住。
作为沁河园项目的投资方,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头条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自建设以来就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交付还没有结束。业主已取得房产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完美的闭环。
该负责人表示,沁河园项目已于9月30日完成首次登记,表明个人业主已具备申请房产证的全部条件。据他描述,部分业主已于10月中下旬缴纳了契税,但由于是第一次办理此项业务,相关部门系统也需要更新和调试。
“11月中上旬,郑州市住房保障局和市住房交易中心多次约谈我们,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在各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业主于11月底向郑东新区CBD大厅提交了相关材料,项目竣工。所有业务流程都已覆盖。”该负责人表示。
(沁河园项目实景)
郑州住房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头条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安置式保障性住房是郑州今年的一项创新性住房政策。此前他并没有相关的处理经验。接到项目建设方和业主的申请后,中心副主任刘贤伟迅速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商讨解决方案。最后,在多部门的全力配合下,系统进行了更新和联动,成功帮助业主办理了房产证。
“本次业务的成功办理,为郑州市后续办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相关业务积累了经验。今后我们将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加快办理速度,让数据走得通”越多,人们的任务就越少。”郑州房屋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