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首先,有博主称,他最近帮助一个内地手机品牌在香港进行招聘,非常惊讶地发现他把内地非常不好的招聘习惯带到了香港。 “一是不考虑35岁以上的求职者,而且职位也不是产品开发等需要年轻人的职位。二是只签两年短期合同,不签永久合同香港工作场所常用。”

他愤怒地说:“太过分了,内地大公司想把劣质招聘文化带到香港!我们必须拒绝!”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

然后是比亚迪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要求,即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比亚迪品牌与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回应,每年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是家常便饭。汽车行业的实践。李云飞还表示:“在大规模采购的基础上,我们给供应商设定了降价目标,不是硬性要求,大家可以协商推进。”

太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01 工匠精神需要经验和渗透

再说说35岁求职时受到歧视的事,这是违法的,但没人关心。很多大公司、企业在发布招聘广告时直接说“35岁以下”。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保障的权利和劳动报酬的权利。健康保障、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争议提交解决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什么是平等? 33岁还好,36岁就不行了。这也叫平等吗?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1

因此,建议修改该法。招聘中敢于歧视年龄、省份、性别的,处以100万至1000万的罚款,并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

英国在这方面有先例。英国《禁止年龄歧视法》于2006年10月1日生效。这项新法律禁止雇主以年龄为由解雇或拒绝招聘雇员。 “禁止年龄歧视”被认为是英国劳动法30年来最大的变化。涵盖面广,适用于企事业单位招聘、培训、晋升、裁员、退休等各个领域。

雇主若被发现违反相关规定,将受到罚款等制裁,且罚款金额没有上限。

为什么一些中国企业这么喜欢年轻人?

因为年轻人体力好,可以做到996,更适合加班熬夜,但中年人身体不好,家里东西多。下班前,他们正在计算要买什么杂货,并送孩子去参加培训班。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2

从老板的角度来看,这是行不通的。

因此,几乎所有大公司的员工都只有35岁以下,除了管理层。

然而,问题出现了。年轻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35岁以下。当他们知道自己到了35岁就会被公司解雇时,他们会做什么?

预计33岁之后,你会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或者考虑创业,或者将公司的客户和资源直接转移到自己的公司。有竞业限制协议也没用,公司股份可以由家人、同学持有。

一些成熟的有资源的员工,尤其是售楼处的员工,只要带回客户就可以找工作同事做私人工作,因为这些工作同事迟早会不再工作。

即使一些大工厂因为规模大、设备贵、品牌价值高而无法被员工复制,但这种潜规则也会对公司员工的士气造成巨大打击。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3

员工急功近利,分分钟制造极端事件。这样的公司真的能创造出好产品吗?我对此深表怀疑。

真正的工艺需要时间的打磨和经验的渗透,而这些至少需要40岁的年龄才能品味。

此外,还有社会责任的问题。

有的企业声称自己每年捐赠多少,这确实是一种善举,但最大的善举是什么?是对员工稳定的期望,是稳定的工作。除非员工确实无能,影响工作质量,否则可以被解雇。

不得聘用中年员工,并辞退年满35周岁的中年员工。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吗?

我只想招收最好的牛马来使用和剥削,但我却拒绝了一些有经验的牛马。这合适吗?

这些企业应该被罚款100万以上,否则就会失去记忆。

02 过度降价让车主面临风险

再说说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事情。是的,这“不是强制性要求,可以协商和推进”。

比亚迪的做法确实是汽车行业的通病,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比亚迪。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实非常强大。伟大的是,绝大多数制造商都在亏损,但仍在努力卖车。

行业采取“杀敌一千,损失八百”的模式,让我这样的围观者瞠目结舌。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随着蔚来近日公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今年三大造车新势力“蔚小汽车”的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已全部出炉。净利润方面,理想汽车依然盈利,而小鹏汽车依然亏损,但同比大幅收窄,而蔚来亏损进一步扩大。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4

▲图片来源:蔚来公告

看去年的数据,根据“大河金融立方”,比亚迪2023年净利润达到300亿元,日均利润约8230万元,成为最赚钱的独立车企。

特斯拉、比亚迪和理想成为三大新能源车企实现盈利,但其他新能源车企均出现大幅亏损。此外,比亚迪的净利润虽然超过了多家独立车企利润的总和,但与特斯拉千亿元的净利润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5

▲图片来源:特斯拉

在这样的数据面前,我其实有点无语。

我曾经和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聊天,我问你们公司的产品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他的回答让我沉默了。他说:“同样的产品,我们的价格是国外的三分之一。”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优势,而是一个惨淡的现实。其背后是低劳动力成本和低物流成本(实际上也是低物流劳动力成本),所有链条上的人都处于被过度挤压的状态。

我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明年会有关税压力,所以我们希望把所有零部件的成本压下来。

事实上,即使所有成本都压下来,明年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也不会赚钱,有些企业可能会倒闭。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6

一些生活供应商原本只有5%甚至3%的利润。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厂商都直接通知他们,2025年采购价格要降低5%、10%,这实际上相当于关停这些供应商。

如果供应商想要生存,他们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加大研发力度,努力降本增效。但他的利润这么小,你认为他有多大的动力去加大研发力度?

其次,质量下降。勉强能通过测试,勉强可以使用。既然甲方大力降价,那就不能太严了。毕竟,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临界点。

质量下降会带来什么后果?

车主上路行驶的危险系数大大增加。如果你开一辆车,所有的零件都是合格的,刚刚通过了合格线。这辆车很便宜,而且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行驶了5万公里后,真的没问题了吗?

另一种车,供应商的价格压得不那么紧,这样供应商可以讨价还价,质量要求也会更高。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7

那么,10万元的车和25万元的车能一样吗?买的不如卖的好,买的便宜但没好货。

过度压低供应商的价格,其实风险不在供应商,他们可能真有办法让产品恰到好处,而且价格低10%,风险是厂家和车主。原因很简单。

依靠自己的技术研发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是最可靠的办法。你赚的是技术迭代的钱,而不是偷工减料或降低质量的钱。

看完这两则新闻,回想起来,中国人真的很累:

20多岁大学毕业,好不容易找到工作,进了大工厂,却遇到了35岁的年龄限制。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8

省点钱买辆车吧。太贵了,你买不起。如果你想要便宜,你又担心零件质量不稳定。在高速公路上会不会散架?

天上来了三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卷?

什么时候结束?

卷的意义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风车女人与井》大受欢迎。片尾曲《我不能再这样生活了》由刘欢演唱。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春夏秋冬,我们忙着工作,匆匆忙忙,在路上。

没有仔细思考沿途的美丽风景,所以回到家就一直磨磨蹭蹭。

闭上眼睛睡觉,张开嘴喝酒。

发呆上山,发呆过河。

我不能再这样生活了,我不能再这样生活了……”

内地企业招聘文化引发争议,比亚迪供应商降价要求引关注插图9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