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大宗商品现货领域,我国拥有最长、最完整的产业链,连续七年保持全球商品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中国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贸易习惯,我国对于某些商品只是被动接受定价,这与其外贸大国、需求大国的地位不相称。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这一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如今,“上海价格”已进入全球产业链,并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扩大全球辐射
高效、透明的期货市场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对冲风险、稳定经营和投资。当今世界,粮食、原油、有色金属等重要商品的国际贸易主要采用期货定价,全球各企业广泛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在美洲,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能源和农产品期货价格是全球贸易的定价基准;在欧洲,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铜期货交易市场;而在亚洲,中国期货交易所正在成为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定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全球交易所期货期权交易量跻身前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期货市场的完善,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一大批“上海价格”正在一步步扩大国际影响力。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上海原油期货已初步形成亚太地区的价格基准; “上海胶”交易量已远超海外同品种,全球橡胶定价中心正在上海逐步形成,挂钩20号胶期货价格,跨境贸易实物量已占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近40%; “上海铜”已成为国内产业链贸易定价风向标,被业界广泛采用。国际铜、沪铜以“双合约”统筹国内国际市场;上海纸浆期货结算价获挪威浆纸交易所授权,我国首次向海外交易所输出中国期货价格...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参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交易的工业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17%,工业客户持仓比例在重要产品基本达到世界一流交易所同等水平。上海期货交易所(含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成交量19.78亿手,同比增长8.8%,成交额192.88万亿元,同比增长26.7% ,占全国商品期货市场的54.4%。其中,境外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20%,合格境外投资者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近60%。 “上海价”国际贸易规模稳步增长。例如,一些重要的钢铁企业在出口不锈钢时参考前交易所的价格;更多石油公司和炼厂参考上海原油期货价格签订进口和国内原油贸易合同。上海期货交易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赋能实体平稳运营
红海危机以来,航运运力紧张,外贸需求增加,导致国际航运价格大幅上涨。但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后盾,一些航运物流企业并不惊慌。因为他们手中有一个风险管理工具——集装箱航运指数(欧线)期货。为了避免运费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物流企业可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购买集装箱运输指数(欧线)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上市一年后,集装箱航运指数期货交易活跃度持续领先海外同类产品,并荣获2024亚洲能源风险奖“年度最佳创新奖”。
这是蓬勃发展的上海期货市场的代表品种。当前,我国期货市场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期。 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描绘了蓝图。全市高质量发展目标明确、路径明确。政策红利的释放,使期货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在贸易方面,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大力推进,我国期货市场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实体行业刚性风险管理需求增加,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需求明显增加。
正是在此背景下,上海期货交易所谋划了深入务实的发展举措,将贯彻落实“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交易所”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第三次全体会议。新“国九条”与资本市场其他政策安排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202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将成功上市铅、镍、锡、氧化铝等期权产品,为有色金属行业提供避险工具。 “有色金属工业作为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基础材料,取得了良好业绩,牢固确立了全球最大进口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的地位。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学森表示,期货市场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相关统计,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排名前50名的重点企业均已参与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全国130多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已基本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无论是2020年的伦敦镍事件,还是今年的氧化铝价格波动,上交所都以强大的风险管控能力发挥了突出作用,为行业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陈学森说道。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在利用期货市场锁定价格、对冲风险的同时,也利用期货交割功能辅助现货销售:即通过申请注册成为有色金属生产企业。上海期货交易所品牌,在传统现货销售淡季期间,将生产的产品登记为期货仓单,选择合适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出售交割,拓展销售渠道,实现资金回笼。
石化行业也有同样的感受。截至目前,共有16个化工行业的18个期货品种上市交易,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5个、郑州商品交易所7个、大连商品交易所6个,并纳入期权交易15个品种。 “期货行业让石化行业实体进入了发展机遇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斌表示,前三季度,我国16个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但效益有所下降。但石油和化工行业期货交易量保持较快增长。李斌介绍。 2021年,我国化工行业产能位居世界第一。 2022年,我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炼油国。截至2023年底,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0%。 “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资源配置等期货市场核心功能继续发挥作用。”李斌表示,下一步上海期货交易所将完善产业链套期保值工具,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扩大期货价格影响力。更好地满足全球相关行业企业的定价和对冲需求。
让工具更丰富、更易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纸浆进口国。目前,在我国纸浆进口贸易中,不少企业参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纸浆期货价格。中国造纸协会会长赵伟这样描述纸浆进口的变化:“现在报价基本都是按照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有升水有贴水。国际上大家都在讲中国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交易。”应该说,它在发现价格、指导生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是纸浆期货,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热轧板卷、不锈钢等黑色金属期货也进一步优化了钢材价格形成机制,助力我国钢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了钢材价格。我国钢价的国际影响力;原油、燃料油、石油沥青期货等,加快能源期货产品探索,提升我国石油商品市场影响力……
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角度来看,期货品种的“价格影响力”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评估:一是参与使用主体广泛。参与价格形成的主体必须多元化、国际化,反映全球供需信息;以价格作为全球贸易基准价格的主体必须广泛,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全链条。二是规模领先。其形成价格的期货交易规模处于领先地位;以价格主导现货交易规模。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与世界一流交易所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引入全球贸易商广泛参与,推动全球企业使用更多内容可参考上期交易场景。”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高水平开放为抓手,推动更多全球企业使用和参考交易价格。上海证券交易所打造引领发展的“上海价”全球实体。据悉,上交所正在主动对接新生产力,加大相关品种开发力度。
期货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经济金融安全、社会预期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上海价格”的成长,是“中国价格”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缩影。未来,我国期货市场将锚定提高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加快建立世界一流交易所等战略目标,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一流产品体系;打造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一流体制机制;构建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一流体制机制;强化监管,巩固一流安全水平,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着力连接世界,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开放平台。 (经济日报记者 朱惠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