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智能eVTOL飞行器开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新纪元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文字|丁艳,《财经》研究员

编辑|杨瑞元满

近日,在亿航智能广州总部,多款适应不同飞行场景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机)为参观者开启了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想象。 2024年5月6日,亿航智能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H216-S在阿联酋完成首次载人飞行。

亿航智能eVTOL飞行器开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新纪元插图

(图:亿航智能展厅,摄影/丁艳)

“未来我们的城市空中交通包括载人无人机,也会有高层消防救援的空中力量。在城市的日常管理中,也会有一些小型无人机在做巡检。这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捷的出行,让城市更加安全高效。”亿航智能副总裁蒋玉涛勾画了城市航空交通未来发展的蓝图。

这里是当前低空经济发展最热门的角落。继“城市漫步”、“城市骑行”大受欢迎之后,“城市飞行”又来了。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加快上海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底,上海低空公共航线网络格局全面形成,规划低空航线总数不少于400条。

11月18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将在6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据了解,初步确定的6个试点城市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

11月6日,中信海合利完成“深圳南头直升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直升机跨境航线试飞。此次试飞仅持续15分钟,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此前,从深圳到香港国际机场的传统地面运输,包括清关等手续通常需要2个多小时,而海运也至少需要1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低海拔经济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飞机进入低空城市,安全问题谁来保障?

目前,多家领先保险公司已率先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人保财险率先制定全国首个服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地方示范保险产品——“广东低空飞机综合保险”;今年4月,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推出“平安低空经济护航”综合保障计划。 9月,中再产险与中国太保联合发布“低经济第三方责任险”保险创新成果。

从政策走向看,低水平的经济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这是“低空经济”概念首次纳入国家规划。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低空经济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领先保险公司竞相布局

当下,低空经济火热。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一方面,大量资本密集涌入赛道;另一方面,多地竞相建设“低海拔城市”。

低空经济是指依托低空空域、以通用航空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科研教育等行业的经济理念。产品包括无人机、直升机等,辐射驱动效应较强。 ,产业链长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赛迪顾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计,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0.6446亿元,2030年突破1.4万亿元,2035年突破4万亿元。

目前低空经济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姜玉涛认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最大限度地降低后续操作中的风险至关重要,例如链路丢失和场景操作中的操作。错误和自然灾害等风险。

小鹏回天副总裁邱明权分享了试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表示,2022年10月10日,中东最大科技展Gitex期间,小鹏汇天飞行汽车 X2在迪拜首发。成功进行首次公开​​飞行。然而,当年10月1日,我被告知必须提供保险才能乘坐飞机,否则将不被允许乘坐飞机。 “恰逢国庆节假期,人保广东分公司接到我们的保险需求后,立即组建了专业的服务团队,于10月6日解决了问题,并顺利完成了小鹏回天的首飞。”

邱明权透露,此前小鹏汇天新品发布会上,除了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外,还多次询问用户是否可保。

目前,不少领先的保险公司都将目光投向低空经济领域。 2024年7月4日,人保广东分公司与亿航智能签署全国首个“低空飞机专属保险合作项目”,为首批EH-216S无人机提供539万元专属风险保障。 。截至目前,人保广东分公司已为亿航智能等5家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总额超过5000万元。

同时,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服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地方示范保险产品——“广东省低空飞机综合保险”。其主要保险条款包括低空飞机财产损失、第三方附加保险条款包括额外的扩展外部影响、操作失误和通讯链路丢失等。

今年4月,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推出“平安低空经济护航”综合保障计划。据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9年,平安产险就与极飞科技合作,以“保险+技术”模式完善农用无人机售后服务体系,启动低空经济专属保护探索。 8月,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签约全国首单低空领域政府救援保险。

9月,中再产险与中国太平洋保险联合发布“低空经济第三方责任保险”保险创新。核心条款成为国内首个无人航空第三方责任保险区域示范条款。 11月7日,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演变。下一步将深度参与低空经济产业的产品规划设计,共同推动更多保险创新项目试点实施。

此外,国寿财险还报出了无人机保险主险条款和一系列附加保险产品,主要为警用执法、消防救援、电力巡线、测绘、测绘等领域的无人机应用提供保险保障。和植物保护。

中再产险相关业务负责人颜贤怀认为,在低层次经济产业链中,保险业务有着广阔的空间。产业扩张背景下,上游生产制造、中游系统与集成、低空产品,如电动垂直起降飞机、通用航空、无人机等,存在转移财产损失和责任风险的需求。各类下游经营实体。都为保险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态空间。

迫切需要专业、精准的定价

2023年6月28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无人机飞行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首部针对无人机的管理规定,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使用民用无人机进行商业飞行活动,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机从事非商业飞行活动的,应当依法投保责任保险。”

但低空经济保险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当被问及目前飞机的保险覆盖范围是否全面时,某领先城市航空运输科技公司的高管表示,目前可以满足前阶段运营的需求,但未来随着更多运营数据的积累,希望低空经济的保险产品能够更加精致和成熟。

对于目前低空经济保险的困难,邱明权表示,“以小鹏汇天推出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为例,它在陆地上行驶时,飞机在后备箱里。 ,所以可以按照汽车保险来投保。” 。但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根据飞机相关的精算规则进行保险。如何对两者结合进行定价,以及如何界定空中责任,是我们目前正在与保险公司研究的问题。”

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除了三者责任险外,建议相关企业购买机身险,主要保障无人机的意外丢失或损坏,保险公司可以赔偿相关损失。从某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来看,高额赔付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故障、操作失误、信号干扰,赔付比例分别为43%、22%、19%。

上述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政策层面是支持低空经济的保障,但主要是在消费端。例如,商用无人机强制购买三责任险。但由于没有过往理赔经验数据,产品责任条款大多参考海外模板,目前费率较高。

以某大型领先保险公司的飞机综合险为例,据了解,其机身险、第三者责任险、机上人员责任险费率分别为1%-3%、0.15%-1%、0.2%。分别为%-1%。同时,无人机保险所需投保为三方责任险,可选保险种类为机身保险、操作人员意外保险和“机库”保险,其费率分别为0.3%-0.6%、6% -12%、5%、1%-2%。

“当前行业需要构建无人机定价模型,匹配更专业、精准的定价,同时需要补充低空经济保险条款和产品矩阵。目前无人机保险更多局限于综合险、机身险、三责险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完善。”颜贤怀表示,与传统的通用航空To B(针对企业)模式不同,低空经济保险涉及To B、To C(针对企业)。个人),以及至。 G(政府主导)多模式下,保险服务体系也需要转型,以跟上低海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