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两极隐藏着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冰川和冰盖不仅是寒带的壮丽象征,也是维持全球气候平衡的关键。它们就像地球上巨大的温度控制系统,对全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人类对极地的探索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新思路。
南极洲秦岭站附近的大卫冰川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极地冰川融化速度更加惊人。最新遥感监测报告显示,南极冰盖近五分之一已经融化,格陵兰冰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预示着海平面快速上升的危机和气候系统的严重失衡。这种变化就像一个警钟,对沿海城市特别是冰川边缘的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温暖海水入侵影响,冰盖与陆地的接地线不断后退,冰架稳定性堪忧。它已成为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的最大不确定性。
格陵兰冰川冰山崩解
为了探索这些极地冰川变化的奥秘,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王先伟踏上了充满挑战和探索的旅程。自2009年起,他走遍了南极洲,到过长城站、中山站,也到过冰舌和著名的冰川。随后,他于2017年和2019年盛夏移居格陵兰岛,深入冰川及其腹地,对冰川周围海水变化以及冰川与海洋相互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开展中山站周边海冰冰雪特征光谱测量研究
冰川周围的阿蒙森海经常会遇到较密集的浮冰区和冰山,天气也比较多变。有时乌云密布,有时狂风大雪,往往转眼间,风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大自然的严酷考验,王显伟没有丝毫退缩和恐惧。他们在冰面上扎营,每次从厚厚的积雪中挖出帐篷,都像是对他们意志和勇气的一次洗礼和磨练;他们穿着厚重的检阅服,就像身披铠甲的战士。在风雪中摇摇晃晃地前行。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冰川变化。
利用冰川舌自动相敏雷达,开展冰川底部融化探测研究。
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除南极洲以外大陆冰川最广泛的地方。那些受峡湾影响、经常发生巨大崩塌的冰川,成为王显伟研究的重点。他利用“地基干涉测量技术”,就像拿着神奇的“望远镜”,近距离观察冰川末端的快速海拔变化和流速变化。
利用地基干涉测量技术来观测冰川末端的快速海拔变化和流速变化。
在冰川中上游,王先伟和科考队员部署了两大科考设备:一是全球定位系统,这就像是在冰川上安装了一个“全球追踪器”。无论冰川走到哪里,它都能准确追踪冰川。定位其三维“足迹”;另一种是自动相敏雷达,它就像一个具有“超感官”能力的守护者,能够穿透冰川的“外衣”,窥探冰川底部融化的秘密。
在冰川中上游部署全球定位系统
每当峡湾海水发生剧烈变化,王先伟和科考队员们就会乘坐科考船,迎着汹涌的海浪,部署各种海洋观测设备,希望为冰川与海洋的剧烈相互作用提供观测数据。 。那一刻,就像成为了大自然的见证者,见证了冰川与海洋之间美妙而壮丽的交响乐。
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周围海冰
本周四19:00,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极地探索系列节目《冰川的呢喃》,让我们跟随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先伟走进极地冰川,聊一聊极地探险期间的新发现,深入了解冰川变化的影响。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热爱极地冰川和海洋的朋友,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探索,预约直播。到时见~
中国国家地理报告厅
第751期讲师王显伟
王先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常任教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年度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数字极地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测绘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在北京从事极地冰川变化相关科研工作师范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具有丰富的极地科学考察经验,曾分别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进行过四次与冰川变化和冰川-海洋协同调查有关的考察;在of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篇。
扫描二维码预约,精彩不容错过
微博、腾讯新闻平台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