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锦屏:鹅毛托起特色产业链,实现产业蝶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图①:贵州金平一羽毛球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

图②:贵州金平城关四号羽毛球馆,教练指导学生拿球拍。

以上图片均由杨晓海拍摄

核心阅读

青山如锦,风景如屏。在贵州省金平县,轻鹅毛支撑着一条独特的产业链——从养鹅到生产羽毛球,再到探索体育与旅游融合、培育赛事品牌。金平县如何成为“羽毛球文章”?近日,记者来到金平采访调研,剖析一根鹅毛带来的产业变革。

洁白、蓬松、柔软、轻盈,鹅毛有什么用呢?

几年前,养鹅户吴红庆并不在意这些:“重要的是鹅的肉好不好,下蛋多吗”。

这几年,吴红庆的思想来了个大转弯:“白鹅全身都是宝!好鹅毛比鹅肉还贵!”

青山如锦,风景如屏。金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角。拥有林地面积180万余亩,是传统林业县。近年来,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经济结构单一的金平县开始寻求转型之路。

经过多次探索,以引进羽毛球制造龙头企业为核心,金平着力打造集商品鹅养殖及深加工、羽毛球装备制造、体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目前,世界上每10个羽毛球就有一个是“锦屏制造”。

上游

养殖链带动人们增收

林中树叶慢慢落下,溪边流水潺潺。伴随着“嘎嘎”的声音,一群白鹅闯入了视野。它们时而寻找食物,时而追逐,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生机。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抢着养鹅苗。”锦屏县新华乡营寨村农民吴洪庆对林下养鹅增收前景十分看好。 “政府免费发放鹅苗,也负责销售。从育苗到出栏前后仅需70天。上次我收到了250只鸽子,我可以赚取13000元的保证利润。今年我会争取养1000只鸽子。”

林业资源丰富的金平县,有着适合鹅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当地有养鹅的传统。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对口帮助下,当地调整产业结构,找到了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链的新路径。

2017年,金平县引进白鹅品种试繁后,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生态鹅养殖。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将生态养鹅产业确定为全县“一县一业”的重点产业。

“该县整合财政等部门涉农项目和资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实行鹅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供应、技术标准统一、鹅肉统一收购。龙头企业的商品鹅。”金平县农业农村局农村产业服务站站长龙新海表示,虽然鹅苗是免费发放的,但也有养殖要求,包括鹅舍、养殖场地、养殖技术、人力等。

“通过省农科院、服务团队、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养鹅产业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贵州金平生态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沉如勇说。

2019年以来,金平县累计投资3.09亿元,建设种鹅养殖基地2个、鸡蛋孵化基地、育雏基地1个、生态鹅养殖示范基地8个,以国有企业养殖为主,带动合作社和个体户农民从事养殖,打造集种鹅、蛋孵化、种苗、商品鹅于一体的养殖链条,带动更多人稳定增收。

截至目前,该县养鹅产业已实现年出栏100万只,仅养殖环节就为1.6万户家庭增加收入。

中游

深加工吸引产业集聚

羽毛球由多少根羽毛组成?总共有 16 块。

制作一个羽毛球需要多少根鹅毛?只有14块。

每天生产12万只羽毛球,每天需要为16万只鹅供应羽毛;年产羽毛球超过300万只,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贵州雅士龙体育几年前落户金平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交出了亮眼的新成绩单。

2017年,金平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南京雅士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落户建设羽毛球产业园,为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县政府提前修好了工厂,帮助组织招聘,改善了道路等基础设施,给了我们很多支持。”贵州雅士龙公司生产经理胡兵说,从开始的十几名工人到现在,已经雇佣了560多人。公司今年产值预计突破3亿元。

如此一来,锦屏每只鹅都增值了3.5元。清洗、分级、打拱、插球、绑扎……在公司生产车间,经过38道工序,历经1个月,一片片纯白的鹅毛化作坚韧轻盈的羽毛球,走出大山,飞向远方。世界。

拉条、钻孔、喷漆……工业园另一边的贵州宇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2022年引进的羽毛球拍生产加工企业,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将出口羽毛球拍约10万只,2023年出口羽毛球拍约30万只。

近年来,金平县重点发展轻工业,主要是羽毛球运动器材制造。通过吸引引领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集聚,打造独特的羽毛球产业集群。

“除了羽毛球、球拍之外,制服、袜子、球鞋、箱包等相关企业也相继入驻园区。目前已有企业1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真是一个球带动产业的产业。” !”金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欧汉发表示,以“鹅”为链条,金平县生态鹅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超10亿元,持续吸引投资者建设工厂并发展。

通过精深加工,鹅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除了羽毛球之外,鹅毛、鹅绒也是制作羽绒被、羽绒服的好材料。鹅肉经分类加工成各种食品销往全国各地。贵州恒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波表示,自2021年落地金平以来,当地已建设鹅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工厂,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下游

体育与旅游融合,打造独特名片

晚上9点左右,金平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依然灯火通明,所有羽毛球场空无一人,还有挥动球拍的活跃身影。

“金平县共有室内羽毛球场地24个,场地好,打球的人也多!”羽毛球爱好者姜嘉欣说道。

做好羽毛球运动,带动产业繁荣;做好羽毛球运动,带动产业繁荣;打好羽毛球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锦屏县探索体育与旅游融合,推介锦屏亚狮龙杯系列羽毛球赛事,吸引多地运动员参赛。

“已经连续举办了10多场比赛,共有2000多名运动员参赛。我们的系列羽毛球比赛也被纳入中国羽毛球协会全民健身积分竞赛体系,成为全国县级羽毛球独立项目有一定影响力的IP事件。”金平县体育中心主任付厚华说。

通过培育赛事品牌,金平县及其羽毛球产业的知名度逐渐提高。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体育+”融合发展模式发挥巨大潜力。 2023年以来,当地羽毛球赛事期间,金平县龙里古城、温斗苗寨等旅游景点累计接待游客66.83万人次以上。

“2019年以来,赛事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39亿元。”金平县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金平正在全力打造“体育+旅游+养生”的羽毛球文化体育康养之乡。

在金平大家打羽毛球的热烈气氛中,羽毛球也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2021年5月,金平县城关第四小学等3所学校以羽毛球世界冠军王明命名的羽毛球学校挂牌。 7名专业教练负责校园教学和赛事准备,同时培养孩子。培训教师。 2023年起,县所有中小学和各乡镇中心学校全部将羽毛球引入校园。

据介绍,金平县还计划在全县高中开设羽毛球特长班,在职业学校开设羽毛球教练、裁判课程。同时,与省州县共建青少年羽毛球队、共建县羽毛球队、共建地羽毛球队、共建省羽毛球队,擦亮这个山区小县的新名片。

“上游是林下生态鹅养殖、种鹅、孵化蛋,中游是羽毛球生产和羽绒制品深加工,下游是发展体育赛事、休闲养生产业,重点培养羽毛球人才。 ’作为链条,金平县正在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锦屏县县长张益东对未来充满信心。

版面设计:王哲平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22日第07页)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