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醒制度
《通知》强调,要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匹配。
·加强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研判,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急需人才目录。
·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积极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急需学科、专业布局,对就业质量较低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醒制度。
·加强就业、招生、培训联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价、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充分发挥促进就业政策的引领作用
《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促进就业政策的引领作用。各地高校要加大力度落实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帮助企业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充分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引导毕业生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色经济、创意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和灵活就业。其他领域。我们将从资金、场地等方面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倾斜,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同时,稳定和扩大政策性岗位招聘。
鼓励主动服务区域重点企业人才需求
《通知》要求,要开发更多有利于学习型人才发展的岗位。
·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进企业找工作促就业专项行动”。
·充分利用校园招聘主渠道,扩大实施“千企进校园”计划。
·鼓励主动服务区域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
·鼓励结合本地实际和高校特点,创新实施基层就业工程,出台配套扶持政策。
完善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同时,《通知》指出,要落实细化就业指导帮扶。加强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完善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推动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必修课,并提供学分保障。探索开设高年级专业微课和职业培训课程。
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援助机制,组织实施“雄心援助计划”。完善就业实习实践制度,促进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践实现就业。
继续推进就业监测和综合评价改革
《通知》还强调,继续推进就业监测和综合评价改革。加强就业进度监测,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对各级就业监测数据进行自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深入推进就业评价改革,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就业评价体系,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教育教学评价和就业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
《通知》要求,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保障水平。严格执行校园招聘“三不准”要求(严禁发布含有“985大学、211大学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性别、户籍等需求信息)禁止发布虚假、欺诈信息和其他非法就业信息),积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招聘欺诈等用工违法行为。加大校园招聘审核力度,严格规范招聘信息采集,及时剔除各类虚假信息。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