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是今年最热门的技术主线,但很多人还在为它能否落地而鼓噪。我们判断商用领域将引领乘用车领域,提前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为了了解行业的真实进展,我们赶赴浙江杭州一家在双11物流高峰期就开始使用无人车的快递网点,对无人物流车的使用进行了实地走访和研究。
我们参观的这家奥特莱斯是全国单家门店无人车数量最多的,有 30 辆无人车。在现场,我们看到,与往年的双11相比,今年的门店业务量虽然更大,但有序有序,肉眼可见的配送效率也有所明显提升,而最大的贡献者无疑是今年的新面孔——无人车。
图:快件网点新秀无人车正在前往驿站的路上
快递分拨中心负责人向我们透露的数字,更准确地描述了无人车给网点带来的具体效率提升:
面对实实在在的增效,负责人表示,他对无人车的使用非常有信心,未来还会继续加大配置力度。这项调查也强化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即无人物流车的大规模商用正在迅速进行。
01
建立无人物流车商业模式
物流无人车可以开始大规模商用,主要得益于无人端的配送,在技术上、通行权已经成熟,再加上金融角度也已全面进入回归期。
1. 技术和通行权条件成熟
在无人物流车的技术进步方面,各家公司都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顾名思义,L4级自动驾驶是高度自动驾驶,这意味着车辆能够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完全自主地完成驾驶任务并监控驾驶环境,而无需人类驾驶员的干预。
4 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精度地图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这一点。目前,底层技术包括感知、分析决策、控制执行、云算法等,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非常高的成熟度。此外,无人物流车体积小,行驶速度低,因此更安全。
在技术进步和安全冗余的保障下,L4 无人车已经能够完全满足无人配送的要求,我们参观的杭州网点无人车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然,很多人也会担心路权。对于无人车新品质生产力,我们看到政策正在积极引导和支持,例如:
以前,阻碍无人车的技术问题和通行权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引入自动驾驶,它将促进技术的非线性进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开放通行权,无人车的使用也将从单一点转变为全面推出。
2. 既然可以计算账户,以后的投入产出比会更高
对于终端运营商来说,网点大量使用无人车的原因很简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
物流最终配送链的最后 1-5 公里最短但也最复杂。仅末端配送成本就占整个物流成本的 30% 左右,而且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招聘越来越昂贵和困难,末端配送成为物流行业最大的痛点。无人车的成熟,可以说是行业内的一滴及时雨。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根据《2023 年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一名快递员的平均年薪约为 7 万元,而使用无人车 5 年的费用约为 15 万元,换算成“年薪”后仅为 3 万元。因此,我们在杭州的网点看到,目前使用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变得经济。
以上计算只是一个静态账户,如果看动态,未来无人车将更具成本效益,大规模使用的紧迫性只会越来越强烈。
首先是蓝领工人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在过去五年中,全国蓝领工资上涨了 20%,每年增长约 4%。另一方面,无人车将越来越完整地与产业链相伴,以及大规模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成本会越来越低,按照国内工业化水平,每年降低成本5%并不难。
这也意味着无人车将在当前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每年增加近 10% 的优势。
尽管工资上涨,但快递员一直是过去几年最难招聘的工作之一,主要是因为快递员的数量增长速度仅为订单速度的一半左右。在此背景下,人类的人体工程学已经发展到极限,快递行业是加班受打击最严重的领域,每天工作 10-12 小时是常态。
更致命的是,快递订单的季节性波动非常大,尤其是在双11的高峰期,供需矛盾只会变得更加突出,不仅快递员忙到天黑,消费者在双11快递中比平时慢很多,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人员成本不断上升,快递订单量有增无减,未来该行业除了“机器为人”之外别无选择。无人驾驶车辆的出现不仅将节省驾驶员的成本,还可以实现小批量的组装和全天候运输,大大缩短了货物周转周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它大大提高了效率。
图:无人车可提供 7*24h 长期稳定的运输能力,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02
面对未来的广阔空间,新秀们领先一个位置
不仅适用于快递的非接触式、无人配送环节,无人车的应用场景还可以有“智慧校园”、“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智慧工厂”等,这个产业的空间估计至少在5000亿元。
面对广泛的应用场景,各大巨头也在争相布局。不过,无人车作为高技术含量、复杂场景的产品,更看好具有系统和产品优势的菜鸟。
1. 系统优势
无人车需要打通硬件、数据、软件、算法等,最终通过解决方案赋能客户,这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自 2013 年成立以来,菜鸟网络一直致力于以技术创新赋能整个物流价值链,提供贴近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对于无人车,菜鸟智能坚持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技术软硬件融合,把控自动驾驶核心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例如菜鸟最新推出的无人车GT,核心零部件已达到整车规格水平,整车通过了60多次安装监控和100多次功能测试。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作为国内大数据技术最先进的公司,无疑可以为菜鸟提供技术和数据安全等多重保障,成为菜鸟的“最强大脑”。
与第三方物流 (3PL) 相比,第四方物流 (4PL) 在 3PL 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管理和技术等物流资源,更了解客户的需求,这无疑将引领无人驾驶汽车竞赛。
2. 继续打磨产品
菜鸟智能投入无人车研发8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
早在 2016 年,菜鸟就开始了无人快递车研发应用的探索,通过组建领先的自动驾驶团队,为封闭式物流园区、半封闭园区、末端公共道路等不同场景提供无人配送解决方案。截至 2024 年,菜鸟无人车已在公共道路上行驶超过 500 万公里,递送包裹超过 4000 万个。
今年,菜鸟推出了 L4 公道无人车菜鸟无人车 GT,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网点与快递站之间的终端配送场景,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成为“更便宜、更好用、更安全”的标杆产品。
1. 产品:
产品定义来源于物流行业的刚需,5m³快递小车精准聚焦终端配送场景,有效环节招难、用人成本高、运力不足。
2. 安全与服务:
菜鸟坚持核心技术全栈自主开发,核心零部件达到整车规格水平,整车通过60余次安装监控、100余次功能测试。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背后的菜鸟和阿里无疑可以为无人车提供技术和数据安全等多重保障;
3. 经验丰富:
自2016年以来,菜鸟开始探索自动驾驶和无人配送领域,并先后在封闭、半公共、开放道路上开展无人配送实践,是国内在该领域具有最多实践经验的企业之一。
以系统优势为后盾,不断打磨产品,能提供无人车全链路解决方案,恰好契合终端配送的核心痛点,大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为:菜鸟最新 L4 无人车 GT 将于 2024 年发布
单网点无人车队的成功商业化,标志着无人物流已经成为草原之火,将从单一网点走向多个网点,从试点城市走向全国。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无人车,旅程才刚刚开始。
转载《告白》 |商务合作 |内容交换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