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十一晚会停办,回顾历年晚会的辉煌与变迁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点击“正在观看”

”,锦鲤着魔了!

图片

今年的天猫双十一晚会不会举办。

这一曾经中国电商圈的标志性事件在今年落下帷幕。

天猫双十一始于2016年,当年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线上零售份额达到90%。当时,拼多多还在争夺水果,抖音刚刚上线。这时,阿里拔出剑,环顾四周,却找不到对手。于是喜欢热闹的马云决定举办一场聚会。

回顾历年双十一晚会,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嘉宾阵容,还是冠名竞价,都在追赶春晚。一场聚会的宾客人数可高达70人,从科比到贝克汉姆,阿里的赚钱能力加持,世界各地的名人来到现场为电商平台加油。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阿里巴巴开始与许多领先的电视台合作,其他几家电子商务公司也开始效仿。这使得双十一晚会不仅是一场电商盛会,也一度成为娱乐行业盛会。 2020年,甚至出现了四场双11同时举办的盛况。 2023年,因疫情暂停一年的双11聚会低调重启。天猫再次与湖南卫视合作举办“天猫双11惊喜之夜”。双十一晚会上的明星八卦立刻出现在各大搜索榜上。

图片

然而,2024年,当中国电商行业正在发生变革时,双十一却戛然而止。一位天猫内部人士回应:不办派对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补贴产品,让利于消费者。

双十一晚会的暂停是否预示着双十一营销模式的终结?没有双十一的盛会,各电商巨头如何依靠持续带动销售数据?

聚会不会举办,阿里巴巴将继续提供折扣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作为营销节点,双十一销量增速一直在放缓。 2021年,双十一GMV增速首次跌破10%。以往双十一晚会上出现的大数据屏、分时报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的交易数据。

图片

2014双11数据大屏

近三年来,拼多多开始成为新的电商霸主,抖音等直播电商也开始崛起。这一切都逐渐动摇了昔日老大哥阿里的领先地位。

对于这样的营销节点,第一个变得冷漠的人就是用户。前几年,每年10月,各大电商厂商、快递公司纷纷进入007模式。这种规律性的忙碌凸显了电商红利期的亮眼表现。不过,贝恩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2021年,超过75%的中国消费者仍然对双十一感到兴奋,但两年后,这一比例仅为53%。与此同时,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是,双十一增加消费的消费者比例从51%下降至23%。

双十一促销模式起源于2009年,淘宝商城(天猫)于11月11日举办线上促销活动,成交额远远超出预期结果。后来,这个一年一度的例行营销活动,成为了淘宝的大型促销活动。活动的固定日期。

常规销售、预售模式、优惠券也成为双十一的固定元素。 2024年的“双11”将于10月14日开始,比去年提前了10天,成为史上最长的双11。 618促销期间取消的预售系统又回来了。

双十一营销归根到底就是价格优惠。从整个电商的发展历史来看,需要复杂计算并在指定时间内使用的促销优惠券,这种由商家主导的折扣模式现在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双十一晚会取消了,但双十一折扣时间却越来越长,折扣也越来越丰厚。今年京东、抖音、拼多多的大促销售均持续了30天以上。它们都比天猫起步早,更重要的是不需要预售。

图片

来源:互联网

不过,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双十一晚会不再举办,折扣也会继续,但其所代表的折扣并不像过去那么集中。

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暂停聚会节省下来的费用将全部投入到对商家和消费者的补贴中。这个折扣还包括300亿元的消费券和红包,以及30亿元的商户扶持补贴,这也是相当可观的。

将折扣直接反馈给用户可能并不是更实际的做法。毕竟,对于已经结束残酷增长的电商消费生态来说,低价折扣已经不再是久经考验的策略。阿里此次暂停聚会,可以看作是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策略。那么像阿里这样的“造节”营销模式未来还能延续吗?

消费者这次不需要节点了?

作为一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双十一几乎是很多电商企业设立营销节点时的必修课。双十一优惠的另一大亮点是限量优惠。对于商家来说,节日创造的消费行为的无限循环显然是培育消费者行为的最佳方式。这些行为的惯性非常强,比如端午节吃粽子、万圣节参加化装舞会等。

图片

不过,现在不少商家认为,双十一的“节日味道”正在褪去。有商家表示,今年双11的价格影响正在下降。从时间上看,优惠已经被不少直播主播分流。目前的趋势是,小规模促销已经基本挤掉了大规模促销的价格。目前来看,双十一的意义更注重激励,或者说是阿里巴巴这几年让消费者养成的一种消费习惯,即他们会认为双十一是一个购物机会,就会有一波销量上涨。

部分商家已将今年双11定在10月14日开始,部分平台则计划将明年双11提前至10月1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双11限时的概念将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商家甚至认为双11最终会成为一个小节日。

对于一些专注于私营部门的企业来说,双十一或618活动已经不够了。一些品牌开始将营销节点散布在每一个有趣的日子里,以不断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比如美妆的520,服装的5月1日和11日,各个节点的营销实际上分散了双11的吸引力。

每年双十一之前,各大电商的营销部门都会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超越去年的创意。然而,与其他形式的营销相比,双十一这样的节点营销是一种不断重复的仪式。对于现在的商家和平台来说,与其创新,不如强调买买买的特点。能够继续扩大的其实是购买时间和用户级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它趁势打造了私人顾客专属的疯狂星期四,为顾客提供折扣和福利。

图片

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了聚会和时间的限制,消费的紧张感必然会减弱。以前在淘宝上要经历一波预售,不买亏钱的感觉就一去不复返了。更长的折扣周期实际上把主动权还给了消费者。他们不需要强行收取一定的折扣,体验显然更好。

折扣不仅仅针对用户

折扣不限时,主要是消费噱头。今年的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还能怎么玩?

首先是减少价格战。摆脱“全网最低”套路后,各大平台和商家都回归理性,走品质路线。淘宝和京东也推出了新的商家评级系统,利用客流量大的时段来筛选优质商家。一些平台仍然选择为商家提供折扣,并开始对商家实施扶持政策,帮助商家降低成本。

例如,在拼多多推出的“新优质商家扶持计划”下,部分生鲜商家还可获得运费补贴等优惠。有媒体评论称,随着电商行业供给侧竞争加剧,用户已经没有降价空间。平台希望留住优质商家,打造优质电商环境,成为今年双十一的新趋势。不打价格战也是企业更好地开发新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差异化的机会。

图片

来源:互联网

双十一的淡化,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再发展的机会。对于平台来说,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更合理的流量分配机制,为广大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此外,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也可能是淘天这样的平台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碎片化的购物体验。双十一作为传统的集中式购物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其他企业取消双十一,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进行线上购物体验和营销创新,显然更符合当前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期望。不办派对还可以腾出资源和精力,更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图片

来源:互联网

当然,有人认为这是阿里巴巴试图削弱双十一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关注度,也有人认为这是阿里巴巴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的无奈之举。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取消双十一或许是阿里巴巴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的过程中做出的明智务实的决定。当晚会不能直接转化为销售的时候,请几十位客人站着实在是浪费钱。

此次双十一重构后,电商平台或将进入自由探索和重新识别、把握策略的新阶段。至于以后双十一有没有聚会,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

参考

1、双十一晚会暂停,电商生态和界面新闻也发生变化。

2、双十一活动暂停。消费时代已经结束。以后会的。

3、阿里巴巴停止举办双十一:一个消费时代的终结,云服务器观察

点击“正在观看”

”,锦鲤着魔了!

-结尾-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