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理情况看,截至10月29日,已受理新再融资公司16家,其中沪市主板新受理7家、科创板新受理3家、深市主板新受理4家、创业板新主板受理4家。 2 栋房屋。
从月度受理数量变化情况来看,2024年各月受理数量均不超过20家。具体来看,1月18家、2月2家、3月2家、4月14家、5月5家、6月6家,7月6个,8月10个,9月6个。这一趋势表明,自2023年8月证监会表示收紧再融资节奏以来,再融资市场一直处于较为冷淡的状态。不过,从10月份受理的16家企业来看,与以往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
年内新增再融资公司85家
三大交易所数据显示,2024年共受理新再融资企业85家,其中上交所主板29家、科创板14家、深交所25家。主板、创业板15家,北交所2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受理的再融资公司中,已有9家公司终止再融资项目,46家仍处于询价状态。
从政策层面看,《科创板八项规定》发布四个月后,10月11日,上交所发布《上交所发行上市应用指引第6号》 《审核规则——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试行)》明确了科创板企业“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旨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畅通融资渠道。
申万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彭文宇认为,在政策支持下,科创板企业再融资步伐有望加快,尤其是符合“轻资产、高水平”标准的企业研发投入”预计将最先受益,其再融资用于偿还或偿还债务的比例也会增加。
年内完成再融资项目168个
Wind数据显示,今年共有168个再融资项目完成(以发行日期为准),不到去年同期480个项目的40%。再融资项目总规模1484.65亿元,同比下降70.92%。
其中,再融资项目规模包括增发资金849.41亿元,可转债、可交换债资金617.34亿元。仅1家公司完成17.9亿元优先股发行,无配股项目。各项数据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参与再融资项目的保荐机构中,中信证券是年内完成项目数量最多的券商,共有29个;除中信证券外,排名前五的券商还包括中金公司(17家)、中信建投证券(14家)、国泰君安证券(12家)、国金证券(11家)、华泰联合证券(9家)。公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和中泰证券已分别完成5个再融资项目。完成上榜的四家公司分别是海通证券、民生证券、东方投行、国信证券和永兴证券。这三家公司分别是财通证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机构和兴业证券。此外,7家券商完成2个再融资项目,18家券商完成1个再融资项目。
再融资承销规模方面,中信证券以募资总额280.06亿元排名第一。总募资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券商包括中金公司(278.97亿元)、华泰联合证券(147.5亿元)、国泰君安证券(109亿元)。募集资金总额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券商分别为:国金证券(97.21亿元)、中信证券(95.04亿元)、广发证券(94.65亿元)、招商证券(46.99亿元)、首创证券(46亿元)、海通证券(40.52亿元)。
再融资保荐及承销收入方面,42家券商共实现承销及保荐收入7.9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86亿元下降72.48%。营收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2.35亿元)、中国国际金融公司(8100万元)、华泰联合证券(9700万元)、中信证券(6500万元)、中金公司(4300万元)。元)。元)。
37家券商撤回再融资项目
撤销率已成为评价投行业务质量的重要扣除项目。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撤销率与投资银行业务质量评价直接挂钩,扣分撤销的情况显然更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沪深三地交易所已有649家公司接受终止再融资项目审核。年内参与再融资保荐项目的券商中,已有37家退出再融资。从撤回项目分布来看,上海主板、深圳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均涉及,其中深圳主板最多,达267家。从退出的项目来看,大部分项目是自愿退出的。
由于承销基数较小,12家券商再融资项目退出率高达100%。其中包括德邦证券、世纪证券、五矿证券、东吴证券、中天国富证券、恒泰长财证券、华金证券、首创承销保荐、万联证券、方正证券承销保荐、西南证券、中山证券。
纵观再融资保荐人超过10家的券商,退出率在30%左右。其中,中信证券(21.74%)、中信证券(34.21%)、国泰君安证券(31.82%)、中金证券(31.25%)、华泰联合证券(25%)、海通证券(23.08%)、国金证券( 38.46%)。
(财联社记者 陈俊兰)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