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公布社保、养老金等3项新消息。延迟退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随时了解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社会保障和养老金方面的多项新消息。同时明确,将在改革实施前做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准备工作。延迟退休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让我们来看看新的进展。
首先是社会保障和养老金。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消息,我国社保基金保持稳定运行:
一、参保人数持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5亿人,增加1401万人。这有利于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从而保障养老金。发行及调整。
二、社保基金收入持续大于支出,运行健康。今年1-9月,养老保险等三项社保基金收入6.1万亿元,总支出5.6万亿元,累计余额达8.8万。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均足额缴纳,相关资金也通过国家养老保险基金协调调节系统进行分配。此外,职工养老金增调调整工作已经完成,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也提高了20元,正在各地实施。例如,西藏近日宣布,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提高20元,达到265元。
三、社保基金委托投资工作稳步推进。截至9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投资规模达1.9万亿元,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可见,参保人数持续增加,社保基金运行保持稳定良好,有利于养老金的发放和调整。 2025年养老金继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我们来看看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将于2025年正式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表示,正在开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据人社部此前发布的消息,在延迟退休正式实施之前,人社部将出台配套措施,比如明确如何办理灵活退休等。届时,大家也将能够看到更加具体、可操作的细节。
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了一项新规定,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疾病和伤残津贴暂行办法》。根据这项政策,对于在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未工作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相关津贴标准也可随退休年龄调整。养老金的调整。比如,参保人领取伤残津贴,按照计算方法,他的养老金是2000元,伤残津贴也能达到这个数额。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新规定也将从2025年开始实施,这将有助于保障一些特殊群体的待遇。
总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召开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社会保障和养老金方面的三项新消息。比如,参保人数持续增加,社保基金收入仍大于支出,运行状况良好。再比如社保基金的委托。投资也在稳步推进,有利于保障养老金支付和正常增长。当然,随着2025年的临近,延迟退休也将正式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正在启动筹备工作,届时将会有更多具体的配套措施发布,大家可以持续关注。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