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下,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多,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影响了整个运输业,包括国际航运。交通弹性不足、交通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加速显现。裸露。
作为实体经济的“弦”,物流一旦受阻,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一系列不确定事件将导致全球供应链风险加大。
9月25日,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在京开幕
今年,与会的中外嘉宾强调了交通的韧性、供应链的韧性、合作的韧性。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整个物流链的支持。
“要深化互联互通,增强国际物流通道的韧性。”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论坛上强调。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正在采取行动促进互联互通、稳定全球供应链。
“比如在清洁能源替代燃料领域,全球航运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促进清洁能源和替代燃料的全球运输。所以我们建设了5大走廊,并与不同国家联手推动清洁能源和替代燃料的全球运输。”新加坡交通部长 Chee Fong Tat 表示。
乌兹别克斯坦交通部长伊尔霍姆·马赫卡莫夫表示,虽然乌兹别克斯坦是内陆国家,通往世界主要港口的通道有限,但仍在努力建设能够连接整个欧亚地区的陆路交通走廊。对于其他走廊,“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发展高质量、可靠和可持续的跨境基础设施。”
资料图:中欧班列(成都-重庆)始发站点,从中国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张旭 摄
当然,中国在稳定全球供应链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实践经验。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中欧班列。
贯穿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正在成为许多企业国际运输的首选,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寻求以海代陆的物流解决方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共开行中欧班列13056列,发送货物139.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和 11%。
中国提前谋划,先行一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交通领域多项改革任务,包括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也包括铁路、公路改革。
正如李小鹏在论坛上所说,实践证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已经发展成为连接世界的交通强国,也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向交通强国迈进,造福世界。 (超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