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喜欢“放长远钓大鱼”的林丽君坐不住了。
9月24日晚,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上海探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探盈”)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探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探盈”) “)谭政”)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39.27万股,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0.75%。
据悉,上海探盈和上海探正的执行合伙人均为正心谷投资,后者的实际控制人为林立军。因此,根据规定,两家合伙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也是林立军。 2017年至2018年,上海探影参与了君实生物的两轮融资,投资约1.2亿元,收购了君实生物8.41%的股份,成为君实生物的第二大股东。随后又多次增持。君实生物 君实生物A股上市时,林立军通过所属机构合计持有该公司A股及港股1.16亿股。
事实上,现在并不是减持的好时机。君实生物股价处于历史低位。 2020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时,发行价为55.5元/股。上市首日,公司股价最高达到220.4元/股。然后震荡下跌。 9月26日最新收盘价为26.15元/股。 ,仍处于断裂状态。但由于投资成本较低,林立军还是赚了不少浮利。
林立军首次减持
君实生物A股
具体而言,上海探影、上海探正拟于2024年10月23日至2025年1月22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君实生物不超过739.27万股,且不超过总股本的0.75% 。
公告显示,上海探正、上海探盈减持的原因是基金期限和流动性安排。以9月26日收盘价计算,林立军若按最高价减持,最多可套现约1.93亿元。
据悉,早在2017年1月,上海探影就出资9200万元参与君实生物科技新三板上市后的第五次定向增发。当时定增价格为9.2元/股。 2018年2月,上海探盈增资2900万元,以18元/股的价格参与君实生物上市后第六次定向增发。
此外,林立军还通过旗下机构在二级市场持续增持君实生物。君实生物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上海探影、上海探正合计持有公司7885.2万股,占总股本的10.6%。同时,LVC基金I、LVC基金II、LVC基金分别持有公司1010.6万股H股、1212.7万股H股、1495.6万股H股。 LVC Funds也是林立军实际控制的合伙企业。因此,林立军实际控制君实生物A股及港股共计1.16亿股。
此后多年,林立军一直担任君实生物非执行董事,林立军也没有减持君实生物A股,足见其对君实生物的“长情”。
但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林立军控制的LVC基金和LVC基金I因临近到期分别减持了君实生物653万股H股和317.9万股H股。粗略估计可套现约3.55亿港元
最新公告显示,林立军目前共控制君实生物科技9862.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1%。其中,上海探盈和上海探正合计持有A股7885.2万股,LVC基金二期和LVC基金合计持有H股1977.1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君实生物仍处于突破状态。 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时,发行价为55.5元/股。上市首日,公司股价最高达到220.4元/股。 9月26日,按收盘价计算,林立军所持A股市值为20.62亿元,所持港股市值为2.4亿港元。据中国基金报统计,林立军对君实生物的投资总额不足20亿元。再加上他之前已经套现了数亿港币,所以还是赚了不少浮利。
君实生物盈利困难
林立军为何选择低价减持君实生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布减持股份的同一天,君实生物还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今天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两个适应症。此次获批后,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美国、欧盟三大市场上市。
据悉,2018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在中国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PD-1产品,让君实生物一炮而红。 2019年,君实生物实现营收7.75亿元,较上年猛增26375.48%,几乎全部由拓益贡献。
然而,随着PD-1获批药物数量的增加,拓益显得后劲不足。今年上半年,拓益国内市场销售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约50%。同期,百济神州的PD-1抗体药物替雷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达到21.91亿元,信达生物的PD-1信迪利单抗(泰瑞利珠单抗)实现销售收入2.3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均高于拓一。
此外,由于拓一将于2021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拓一2021年和2022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12亿元和7.36亿元,远低于2020年的10.03亿元。
作为君实生物的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的销量只能算令人满意。尽管君实生物已将产品商业化上市,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君实生物实现营收7.86亿元,同比增长17.3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6.45亿元,同比下降35.34%。虽然亏损有所收窄,但公司尚未摆脱亏损。泥潭。从时间线来看,自2013年起的11年间,君实生物连年亏损,累计亏损约97.12亿元。
这些损失几乎全部由机构和投资者投资。
数据显示,2015年8月,君实生物在新三板挂牌,累计融资超18亿元,一度被称为“新三板黄金吸金者”。 2018年12月,君实生物在港股上市,融资29.44亿港元。
2020年7月,君实生物在科创板挂牌,同时终止在新三板挂牌。发行数量8713万股,发行价格55.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8.36亿元。 2019年、2021年,公司将完成港股配股,募集资金25.79亿元。
2022年,公司将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再融资37.77亿元。 2023年6月,君实生物还决定前往瑞士发行GDR,计划融资34亿元人民币。
剔除GDR,仅通过上市融资和定向增发方式,君实生物公开市场股权融资金额已达156亿元。或许是因为“血液充足”,君实生物今年上半年账上尚有货币资金27.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9.9%。
值得一提的是,与林立军不同的是,此前参与君实生物定向增发资金募集的多名股东仍受困。
从产品来看,除了拓益之外,君实生物还有两款药物在售,分别是自我免疫领域的君麦康和针对COVID-19的口服药物敏德维。这两种药物的销量都不高。研发管线方面,公司目前有近30个在研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0多个产品在研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林立军的投资之路
从以往的经营风格来看,林立军原本偏向于医疗赛道。
正心谷资本官网显示,除君实生物外,其还投资了医疗健康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诺诚健华、康方生物、荣昌生物、复宏汉霖、药明巨诺、爱丽丝等十余家。 。排队上市的还有新诺维、真和科技、苏州陶、久诺医疗等。林立军的“毒辣”眼光也让他收获颇丰。
例如,2018年7月,正心谷资本、富国资本、复星医药等参与了复宏汉霖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融资金额为1.57亿美元。此时,复宏汉霖的估值约为2亿。 1亿。 2019年该公司上市时,市值升至260亿,股价最高时估值近400亿,期间林立军也增持。
同样是在2018年,林立军参与了诺诚健华的D轮融资。当时,该公司估值为8.8亿美元。同时,正心谷也是诺诚健华上市时的基石投资者之一。招股书显示,上市前林立军是其第三大股东。上市首日,富虹翰林收涨9.61%,市值超120亿港元。 2021年7月,公司市值最高达到460亿港元。
在其他领域,林立军先后投资了今日头条、网易云音乐、哔哩哔哩、罗辑思维、开心麻花、滴滴出行、高思教育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对哔哩哔哩和滴滴出行的投资。据媒体报道,哔哩哔哩上市时,林立军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30倍。
一级市场的一帆风顺,也让林立军的“野心”变得更大。他将目光从一级市场转向二级市场,并于2017年成立谭振投资,成为林立军布局二级市场的“利器”。
作为正心谷资本旗下的私募证券投资平台,潭振投资目前注册的私募产品共计70只,总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然而2022年,由于业绩不理想,正心谷陷入了“举报”漩涡。对此,林立军也向投资者致歉。
数据显示,截至今日,正心谷旗下资金已出现在科德教育、云亿电气、云天化、河源生物等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