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近日依法查处了一起自媒体运营者恶意编造网络谣言,吸引粉丝,获取非法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案件。
近期,部分网民借境外媒体之名,在网络平台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引发网民关注,影响金融秩序。经公安部网络安全局调查,刘某(男,36岁)、陈某(男,46岁)、邵某(男,26岁)三人为博眼球、吸粉、引流、牟取利益,故意编造、发布转账、融资等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涉嫌扰乱金融秩序。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罚,并责令网络平台对相关账号采取处置措施。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上述谣言是刘某等人假借境外媒体的名义,在网络平台捏造、发布的,声称转融通数据全是假的,融券金额没有上限,做空筹码子弹无限。经查,境外媒体并未刊登相关报道,信息完全是虚假的。刘某等人凭空捏造“小文章”,散布“假新闻”,扭曲事实,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市场信心,影响金融运行秩序,都是为了自己的不正当经济利益。
网络谣言误导公众,扰乱社会秩序。回到资本市场,“小散文”在市场“闹事”,造谣者通过传播相关虚假信息,试图影响股价涨跌,这种行为严重干扰投资者的决策判断,扭曲市场价格信号,侵犯投资者合法权益,影响资本市场正常运转。
公安机关持续查处编造、传播证券市场网络谣言的案件,例如去年11月,面对涉及资本市场政策的虚假信息,四川网安局、证监局果断出手,迅速展开调查,最终成都网警将王某抓获,并依法对其采取教育、警告、拘留等处罚措施进行调查处理。
资本市场是“信息+信心”的市场,面对拿捏分寸的“小作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严厉打击资本市场捏造、传播虚假误导信息的行为,让其无处遁形,共同维护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秩序,共同维护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介绍,公安部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者恶意编造网络谣言吸引粉丝、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飞箭止于偶有,谣言止于智者。公安机关呼吁广大网民保持冷静理性,谨防“流量收割”,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同时,公安机关在此告诫不法分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恶意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
校对:刘星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