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茂集团股价飙升,业绩却不理想,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天茂集团成为近年来保险业“最红的家伙”。

9月18日,天茂集团股价创下近一年新高,整体来看,8月29日至9月13日的12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00.6%,翻了一番。

众所周知,天茂集团是“鸡杯老板”刘益谦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至于天茂集团本身,该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华瑞财险从事保险业务,但该公司近期的业绩表现似乎与其股价的惊人涨幅并不匹配。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天茂集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65亿元,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国华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74.64%、119.78%,均“刚过线”。

值得注意的是,天茂集团此轮暴涨背后,热钱频频现身。

谁在“炒”天猫集团

自8月29日以来,天茂集团股价一路上涨,截至9月13日,12个交易日内已实现9次涨停,连续涨停期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100.6%。

股价大涨背后,有业内人士指出,股价上涨的内在原因,仍然是负面效应化解后的正效应,特别是上半年的亏损是计提准备金导致的,而非业务基本面出现问题;另一方面,随着银保监会统一申报、降费、预定利率下调、产品兑付期延长,分红险成为主流产品,当期准备金未来仍有可能转化为利润释放。

股价的飙升也引发了公司内部的“担忧”。9月18日,天茂集团发布第四次股价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公告提醒,截至2024年9月12日,中保协会分类的“保险行业”静态市盈率为14.99,而天茂集团2023年净利润亏损6.52亿元,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65亿元。

除了内部原因,天茂集团还受到游资的炒作。

9月份以来,天茂集团已9次登上龙虎榜,其买、卖席位堪称游资的“建队”。

例如,9月18日收盘后披露的龙虎榜显示,卖出前四名中共有四位知名游资投资者的惯常席位,合计卖出金额达1.2亿元,占天茂集团当天总交易量的近7%。

具体来看,知名游资低位探仓的共同席位国泰君安咸宁咸宁大道,以3145.69万元的卖出金额位居天茂集团卖方榜首;陈小群的共同席位中国银河证券大连黄河路,以3125.50万元紧随其后;方心霞的共同席位中信证券西安朱雀街、小仙派的共同席位国泰君安宜昌珍珠路,分列卖方榜第三、第四位,卖出金额分别为3033.73万元、2879万元。

从游资上榜次数来看,Wind数据显示,位于玉兰路的普通席位东莞证券南京营业部六次上榜,合计买入金额5830.76万元,卖出金额5599.19万元。

紧随其后的是常作为思明南路席位的东莞证券湖北营业部和常作为山东省厦门市仙岳路席位的东方证券,二者均5次上榜,期间,前者累计买入5849.78万元、卖出5766.62万元,后者累计买入3348.94万元、卖出3693.83万元。

除了上述提到的游资外,毛先生的常用席位是国泰君安北京光华路,操盘手信义的常用席位是国泰君安南京太平南路,流沙河的常用席位是中国银河证券绍兴,均多次上榜。

可以说,天茂集团股价的飙升与这些游资的“炒作”密不可分。

盈利能力恶化

股价的大幅上涨与天茂集团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

天猫集团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52亿元,同比下滑337.82%。

8月30日,天茂集团刚刚披露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0.58亿元,同比下降13.08%;归母净利润亏损3.65亿元,同比下降94.79%。

据了解,天马集团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华瑞财险从事保险业务,保险业占公司总收入的100%,国华人寿近期业绩不佳。

天马集团称,截至8月底,国华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290.3亿元,去年同期为323.07亿元。

2024年上半年,国华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6.08亿元,同比下降13.28%;净利润-7.16亿元,同比下降82.31%,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

影响保险公司净利润的指标包括退保金、赔付费用、费用及佣金支出等。对于国华人寿来说,其上半年赔付费用激增。数据显示,国华人寿上半年赔付费用高达206.18亿元,同比激增2259.51%。

盈利能力大幅恶化,保费规模也大幅下滑。

着眼于业务结构,上半年国华人寿新保保费和整险保费双双下滑,仅续保保费有所增长,且续保保费占总保费比重由去年的28%提升至56%。

报告期内,国华人寿实现总保费260.12亿元,同比下降27.1%,其中新保保费114.59亿元,同比下降55.5%,续期保费145.52亿元,同比增长47%;从缴费结构上看,上半年新保保费中,整险保费63.83亿元,同比下降65.2%,分期保费50.76亿元,同比下降31.48%。

从渠道来看,2024年上半年,银行险渠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9.46亿元,同比下降12.32%,是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意味着其成本费用增加,如各类佣金、费用及利息费用。此外,公司直销及互联网、其他渠道、团险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下降20.91%、28.72%、45.03%。

偿付能力方面,国华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4.6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9.78%。根据金监局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银行业和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2.4%。相比之下,国华人寿则落后很多。

由于业绩不佳,此次大涨之前,天茂集团处于连续下跌的状态,7月9日盘中股价报1.61元/股,创年内最低点。

为此,天茂集团实际控制人刘益谦提出回购,公司拟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注销,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上限为3.34元/股,回购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但根据天茂集团9月18日公告,公司至今未回购一股股份。

刘益谦的投资组合

天茂集团是刘益谦经营时间最长、倾注心血最多的上市公司之一。

目前,刘益谦通过新丽益集团及直接控股共计持有天茂集团49.96%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据悉,2002年12月,刘益谦控制的新利益以1.4亿元的代价收购了天茂集团前身“百科药业”20%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06年7月,百科药业正式更名为天茂集团,刘益谦也于当年入主天茂集团。一年后的2007年11月,天茂集团牵头成立国华人寿。2015年,天茂集团通过增资,收购了国华人寿51%的股份,将其纳入控股。天茂集团也从一家医药化工企业转型为一家金融保险公司。

天茂集团只是刘益谦成功投资案例之一,过去20年,依托新利益,刘益谦四面出击,其早期投资标的包括北大汽车经销店(现ST北车)、盛达资源、安琪酵母等。

目前其投资组合涵盖证券、芯片、游戏、医药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直接或间接持有新世界股份、亨迪药业、长江证券、依图科技、广盛有色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

此外,刘益谦还被称为“私募之王”。有媒体粗略估算,仅2013年以来,他和其领导下的国华人寿就先后参与了国泰君安证券、圆通速递、宝菱宝、宝钢集团、佳都科技、宏达兴业、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天齐锂业、深天马A、信威集团等公司的30多笔私募,投入金额超百亿元。

然而2018年之后,刘益谦却显得有些失意,当年11月,他选择出售所持有的安盛天平全部股份,今年4月,他又丢掉了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月前,刘益谦以陈嘉发展为幌子进入豪宅赛道,其旗下豪宅项目销售总额高达61.78亿元。

刘益谦除了在资本市场名声大噪之外,更是因为一只鸡釉杯而成名。

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刘益谦以2.81亿港元拍得玫茵堂收藏的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后,刘益谦用这件价值连城的古董泡了一杯普洱茶,一饮而尽,“大亨”的名声也传开了。

在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刘益谦仍以财富345亿元排名第678位。

天茂集团股价飙升,业绩却不理想,背后原因究竟为何?插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