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港股上市首日收涨 7.85%,募资额创近三年之最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美的集团港股上市首日收涨 7.85%,募资额创近三年之最插图

募资额创港股近三年最高纪录

9月17日,美的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公司股价早盘上涨逾9%,随后维持高位震荡走势,截至收盘,公司股价上涨7.85%,股价报59.1港元/股,总市值达4424亿港元。

据了解,美的集团本次全球发售的H股总数为5.66亿股(行使超额配售权前),每股H股发行价为54.8港元。经测算,公司本次H股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约310亿港元。扣除承销佣金及全球发售相关的其他预计开支后,公司本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306.73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集团H股发行募集资金额创下港股三年来新高。针对相关疑问,北京商报记者致电美的集团进行采访,但无人接听。

就今年上市的新股而言,港股至今已有45只股票上市,美的集团上市前,港股募资额最多的公司为查百道,净募资额约24.63亿港元。

首日表现方面,涨幅最高的股票为今年1月12日在港股上市的经纬天地,上市首日大涨164%;另一只首日涨幅超过100%的股票为今年3月8日上市的鸿基集团,首日大涨136%。首日涨幅超过10%的股票共有16只。

根据美的集团9月17日“首日上市”的表现,公司首日涨幅位列今年以来上市港股第19位。

此外,45只股票中,黑芝麻智能、岔百道、滴滴出行等16只股票上市首日破发发行价,破发率为35.56%。

相较去年同期,今年港股市场更为活跃,据统计,2023年1月1日至9月17日,港股共有38只股票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为中天湖南集团,涨幅约126.27%,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的股票有9只。

有149只“A+H”股

随着美的集团H股发行上市,市场上又增添一只“A+H”股。

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包括A股在内的港股有149只,包括凯利盈科、金力永磁、华新水泥、天齐锂业、中国免税集团、诺诚健华等。

从上述149只股票的行业分类来看,多数集中在金融、可选消费、能源、医疗、工业、材料等领域,且多数为行业内大型公司。

从双重上市模式来看,主要有“先H后A”、“先A后H”和“A+H同步”三种模式,美的集团的上市模式为“先A后H”。

按照“先A后H”模式,在美的集团之前,最晚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为亿华通,将于2023年上市;2022年,中免集团、天齐锂业、华新水泥、金力永磁等4只股票将采用“A+H”双重上市模式。

近十年来,采用该模式“A+H”双重上市股票最多的年份是2015年,当年共有春立医疗、福耀玻璃、广发证券、红星美凯龙、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福耀玻璃等14只股票在港股上市。

投融资专家许晓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A+H”双重上市最初主要以“先H、后A”上市的方式实现,后来中兴通讯成为我国首家“先A、后H”上市公司,这一模式开始不断出现。这一模式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与国际接轨的现状。“A+H”同时上市的案例比较少见,主要案例有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

许多股票正在排队等待在A、H市场上市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市场上仍有包括吉鸿控股、赤峰黄金、顺丰控股、百利天恒、安井食品、骏达控股、龙蟠科技等多家A股寻求发行H股上市。

9月14日,顺丰控股发布《关于香港联交所审核公司发行H股的公告》。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于9月12日举行上市聆讯,审核顺丰控股本次发行上市申请。顺丰控股发行上市联席保荐人于9月13日收到香港联交所函件,称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审核公司上市申请。

吉宏股份今年8月27日也披露了H股发行上市进展公告称,公司已于8月23日向港交所更新本次发行的申请,并于同日在港交所网站公布了更新后的本次发行申请材料。

赤峰黄金、百利天恒、安井食品、骏达控股、龙蟠科技等股H股发行均处于递交申请材料、上市听证、证监会备案等不同阶段。

独立经济学家王炽坤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A+H”上市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企业成长。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A+H”双重上市。

政策面,证监会也发文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今年4月19日,证监会发布对港资本市场合作五项措施,指出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实施一年来,已有72家企业在港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备案,赴港上市融资渠道畅通,有力支持内地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

北京商报记者 马欢欢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