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圣诺益嘉宣布与香港养和医疗集团达成合作,在该医院启用病人服务中心,帮助来自内地的危重患者在香港接受治疗。
此前圣诺益嘉的业务重点是带患者到美国、英国、日本等海外目的地就医,如今开始加大力度开拓中国香港的医疗市场,您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用圣诺益嘉董事长蔡强的话来说,目前跨境医疗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但关键是,行业机会在哪里?
香港医疗
圣诺医家2011年成立于北京。几年后,跨境医疗行业蓬勃发展,数千家跨境医疗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做跨境肿瘤服务,有的做高端体检、辅助生殖、美容等。有资本支持,一些大资本如红杉资本加入;也有市场需求驱动,一些患者试图寻求更先进的药物、治疗技术等。
疫情期间,整个行业发展陷入低谷,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很多患者无法出境,导致跨境医疗中介行业几乎陷入停滞,包括圣诺在内的企业一度受到重创,营收大幅下滑,部分机构被迫退出市场。
疫情过后,圣诺的业务正在逐步恢复。“公司2023年的营业收入已经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蔡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但与疫情前相比,整个跨境医疗中介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疫情前,为重症患者提供服务的跨境医疗中介大概只有五六家,现在能活下来的就更少了。这个行业其实很难做。”蔡强说。
改变的不仅仅是公司,还有患者的需求。跨境医疗主要服务高净值客户。《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出于成本考虑,部分患者出国就医决策时间变长,比如以前两周就能做出决定,现在可能要一个月甚至更久。
但另一方面,内地患者赴香港就医的趋势却日益增加。
以香港养和医院为例,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也是香港唯一一家为癌症患者提供质子治疗的医院。质子治疗的特点是将大量放射能量只释放在病灶上,杀死癌细胞,而对病灶周围重要器官的辐射照射量则大大减少,从而减少治疗的副作用。截至今年9月,该院共有211名患者接受质子治疗,其中包括25名儿童。
香港养和医院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院接受质子治疗的患者中,来自内地的患者比例已由最初的10%提升至14%。
“香港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比如交通便利、语言文化相通,距离内地患者也更近。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内地游客去香港购买高端保险,一些保险可以在香港的私营医疗机构使用,可以大大减轻重症患者的经济负担。”蔡强说。
不只是中国患者
在新药引进方面,香港的药物审批制度已全面与欧美接轨,采用国际标准,大大加快了海外新药在香港的引进速度,一种抗癌新药通常在美国获批后数月内便可进入香港市场。
香港养和医院相关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创新药物在美国获批后将快速进入香港市场,而且患者在养和医院接受治疗,仅需支付美国医疗费用的一半左右。
在蔡强看来,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服务合作,简化跨境医疗流程,促进医疗资源流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为跨境医疗服务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内地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内地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大幅增加,同时国际先进药物引入中国内地所需的时间也大幅缩短。
今年9月8日,中国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这些对于从事跨境医疗的中介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跨境医疗中介行业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蔡强认为,患者选择跨境就医,最新的药物和技术是诉求之一,更重要的诉求是就医体验,尤其是高净值客户对就医体验的要求更高,包括隐私保护、整体医疗水平等。
“‘医疗无国界’,在应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时,寻找全球顶尖医疗资源的需求永远存在,就像留学、旅游一样,永远存在。”蔡强表示,未来公司将与养和医疗集团携手合作,为内地患者到香港就医提供更多便利,也将致力于将更多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解决方案引入香港,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据悉,位于香港养和医院园区的圣诺益家病人服务中心启用后,将为来港就诊的内地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管理服务,还可根据患者病情随时启动国际多学科专家会诊。
“目前医疗旅游市场非常大。”蔡强表示,整个跨境医疗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公司下一步的重点不只是中国患者,公司也在寻找整合医疗资源的机会,比如吸引来自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外国患者来中国香港就医。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