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实施,主要依据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的决定》,具体如下:
1.实施时间:
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2.延时目标:
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由60岁延迟至63岁,女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分别由50岁和55岁延迟至55岁和58岁。
3.实施原则:
坚持小步调整、灵活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1)小步调整:循序渐进,避免大变动。例如,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的男职工和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的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每两个月延迟一个月。
(2)实施灵活:已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员工,可以自愿选择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女员工50岁或55岁、男员工60岁。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经单位与员工本人达成协议,也可以灵活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3)分类推进: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延迟退休方案。例如,国家规范和完善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从事国家规定的井下、高空、高温、特别重体力劳动等特殊工种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4)统筹考虑。在延迟退休的同时,还应注重完善配套政策,如调整养老保险制度、配套就业政策、保障老年人权益等。如国家完善养老保险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多缴费、多缴费、晚退休;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4.配套措施:
(一)增加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自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增加至20年,每年增加6个月。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职工,可以按规定通过延长缴费年限或一次性缴费的方式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二)保障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应当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险等基本权利。国家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形式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
(三)特殊群体支持:对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其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在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期间,失业保险基金按规定为其支付养老保险费。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