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R/AR行业,随着创业者和资本的涌入,AR产业也实现了从产品到产业链的全方位加速。
但自2019年以来,VR/AR行业融资逐渐减少,如2023年全球VR/AR行业共发生229起融资并购事件,同比减少约31.64%;投融资总额约211亿元,同比减少约57.06%。
寒冬至今仍在继续,融资难、赚钱难的吐槽声不断。但故事的另一面是,VR/AR行业已从起步阶段逐渐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据IDC中国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AR头戴设备出货量创历史新高,出货量达26.2万台,同比增长154.4%,占中国市场整体AR/VR出货量的36.1%。
行业日趋成熟,但融资却愈发困难,这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矛盾的状态,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资本青睐的企业更有价值。
今年,Rokid宣布完成总额近5亿元的战略融资,相比于市场动辄几千万的融资规模,这笔巨额资金其实预示着资本市场的最后一票:在愈发艰难的环境下,资本势必会投给更有前景、更有能力的公司。
自成立以来,Rokid累计融资超过2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Rokid是今年上半年AR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
投资者的青睐似乎预示着Rokid正在向AR行业的下一站进发。但与此同时,外界也不禁疑惑,在字节跳动、小米、OPPO等大厂以及数十家初创公司纷纷入局的情况下,为何Rokid能率先突围?
根据用户需求找到产品的最佳解决方案
“我们专注于产品、用户和生态”,Rokid CEO Misa(朱明明)用三个词概括了Rokid过去几年的发展方向。
2024年上半年,AR行业迎来了一波新品发布潮,Rokid等多家AR公司纷纷推出最新产品,其中Rokid AR Lite就代表了当前AR技术的最前沿。
相比于Apple Pro,这款产品的呈现和使用显然更加符合当下C端消费者的需求。具体体现在重量和场景上:AR眼镜仅75克,相当于一副无线蓝牙耳机的重量;空间主机可单手握持操作,可随身携带;聚焦居家、户外、出行三大场景,可实现游戏、娱乐、大屏观影、网页浏览、代码编写、文档编辑、PPT制作等多项功能。
图/Rokid AR Lite多屏功能
AR Lite 其实是 Rokid 产品理念的一个践行者,也是 Misa “用心做产品” 的一个体现。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一个不同是,和其他 AR 公司不一样,Rokid 一直都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做产品。
过去十年,市场对AR设备的认知一直停留在:笨重的“头盔”。但在Misa看来:“用户体验才是第一要务。”
于是,当被视为市场领头羊的苹果选择VST(视频透视)路线时,米莎另辟蹊径,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大胆的决定:OST(光学透视)路线。“产品决策不应该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站在用户的角度,我们认为苹果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我们为什么要跟随呢?”米莎坚定地对《江门新闻·子弹财经》说道。
相比于VST路线基于摄像头等传感器、芯片,通过计算重构物理世界逻辑而言,OST路线则直接让物理世界通过真实的光线进入人眼,反馈到硬件产品中,能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佩戴体验,也符合人类不愿脱离物理世界的底层逻辑,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图/Rokid AR Lite超清巨屏观影
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自然会获得用户认可。
2023年11月9日,米莎在朋友圈透露,Rokid AR面向C端市场接到单笔2万台订单,创下AR单笔订单新高。参考的数据是,2023年上半年,国内AR产品整体出货量只有6.8万台,其中消费市场出货量6.2万台,Rokid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出货量。
进入2024年,随着用户需求的扩大,Rokid的产品线更加齐全。其中,Rokid AR Lite上市12小时销量突破1万台。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挑战巨头往往是一条比白手起家更艰难的道路,但Misa和团队不盲目跟随别人的精神确实让Rokid走上了一条空间计算的新道路。
目前,Rokid在国内直接竞争的一线品牌中已经取得领先优势,《2024中国AR行业发展洞察研究》显示,Rokid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00万,市场份额接近30%,位居AR眼镜垂直领域第一。
生态突破
强大的技术和差异化的产品是Rokid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两大因素,但Rokid能够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关键还在于生态的完善。
早在2012年,谷歌眼镜就先于苹果在虚拟现实领域进行了尝试。但除了《beat saber》等应用外,AR/VR设备的实际使用场景相当有限。长期以来,内容生态的缺失是这一行业的“软肋”。
即便是掌控供应链、开发、营销的苹果,在推出 Pro 之后也面临着生态建设的挑战。生态不仅包括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还包括更具体的应用和体验。内容生态的缺失对用户端影响深远,这也是为什么有消费者说 Pro “只是一款耳机”。
图/Rokid AR Lite防抖功能
Misa看得更远,从Rokid创立之初他就意识到创新不止于产品和技术,Rokid必须自下而上构建完整的生态。
这个生态系统需要从硬件、场景到生态建设全方位的考虑。
因此,米莎对Rokid的目标是,以用户、产品、生态为中心,让更多用户能够拥有并使用这些设备;另一方面,通过拓展线下体验场景、采取合作运营模式,吸引更多生态伙伴参与,共同提升服务品质。
相比于苹果封闭的生态,Rokid选择了加入生态。据了解,在生态建设方面,Rokid正积极拓展与各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包括旅游景点、商业地产、教育机构等。
以文旅导游为例,在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Rokid的AR技术助力实现李白动画形象与大雁塔的“虚实融合”。近日,在Rokid打造的《朔溪湖奇妙夜》项目中,传统景区的时空界限被打破,寺庙、古街等奇幻形象共同出现在现实物理世界中。
前不久,首款国产3A动作游戏《黑神话:悟空》引爆了游戏市场,这款游戏与Rokid的结合,更加展现了AR设备的魅力。
利用AR眼镜内的屏幕,游戏参与者可以瞬间进入一个更加私密的画面空间,沉浸式体验这款国产3A游戏。相比传统显示器,巨幕带来更好的画面沉浸感和观看细节的快感。
与文旅景区、顶级游戏融合的案例背后,都离不开Rokid的生态建设理念,Misa坚信生态的本质是开放。
因此,在如今的Rokid AR眼镜套装的应用商店中,用户可以随意下载和体验软件和游戏。
其中,不乏Rokid AR眼镜套装专属应用,以及各种你能想象到的移动应用的AR版本,比如微信、网易云音乐、微软软件套件等。
跨越资本市场
产品、用户、生态,Rokid用这三个要素回答了文章开篇的问题。同时,这也是Rokid在产品商业化上顺利推进的“注脚”。
“不要只注重商业化,把产品、用户、生态都做好了,商业化自然就会到来。”在Misa看来,一味追求商业化脱离了创业的现实,而用户市场的认可往往发生在扩大产品应用影响力的过程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Rokid忽视了外部融资和商业化的重要性,纵观其融资历程,Rokid根据各个阶段的需求,不断调整资金来源和占比。
Rokid创业初期,产品和生态都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需要看到一个完整的产品。为此,Rokid的融资资金大部分来自市场。随着钱的流出和产业链的迭代,终端产品的发布速度也不断加快。
随着产品线丰富、生态完善,Rokid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也在发生变化。正如Misa所说,在公司有了清晰的商业模式之后,增长才是重中之重。
图/Rokid AR Lite成为旅行必备
因此现阶段来自市场的资金比重在降低。“政府引导资金比重越来越重。”米莎解释道:在成熟的商业模式下,市场对企业的风险和容忍度也在降低。对于Rokid来说,现阶段在做好产品的同时,更需要找到一条持续增长的道路。
在过去十年的创业历程中,Rokid从未接受过行业外的融资,来自AR行业的追随者和参与者是其成长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今年1月,Rokid完成近5亿元C+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融资由合肥市政府整体领投,引入多家金融及战略投资机构参与。
从市场基金转为政府基金,一方面意味着Rokid步入成熟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开启了一个新台阶:这个台阶要求它不仅要完善生态能力,更要在产业链中找到更多降本、提效、增长的机会。
图/Rokid AR Lite 搭配掌上游戏机,随时随地玩游戏
Misa 期待并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他的解决方案始终不变,依然以产品和用户为中心,在他看来,做好产品永远是创业的第一目标。
7月底,Rokid AR眼镜套装的热销,再次验证了米莎策略的正确性,甚至影响到了二级市场,在A股市场上,Rokid概念股已是蓄势待发。
虽然Rokid还未登陆资本市场,但概念股的火爆似乎已预示着它的前景。至于Rokid,在资本市场的关注与支持下,依然会坚定地选择用产品来跨周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