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取得新进展,多地区开工率超 80%,提升民生福祉与城市发展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关系民生福祉和城市发展,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2023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6.16%,超过9.3亿人居住在城镇。当前,城市建设重点已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搞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带动产业招商、优化城市功能。

自党中央、国务院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出决策部署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推动落实。如湖南长沙重点盘活老旧小区闲置房屋,改造为养老、托幼、餐饮救助等公共服务设施;山东淄博同步推进节能门窗更换、水电暖等设施改造。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全国将新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2万个,惠及3800多万户、约1亿人,更新改造管线近30万公里,安装电梯10.8万台,新增休闲健身场所2600多万平方米,新增养老、托幼、便民市场等社区服务设施6.8万处。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取得新进展,多地区开工率超 80%,提升民生福祉与城市发展插图

成绩喜人,未来可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提升,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民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把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列为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五大重点任务之首,并要求“以水、电、气、电信、供热、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更新和社区公共部位维修为重点,扎实推进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市老旧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考验着各地的执行力。从实践看,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改善暴露出来的“面子”,更要做好惠民工作。暴露在小区外部的道路、外墙等设施改造固然重要,埋在地下的给排水工程更是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体验,解决好这些,群众的获得感会更强。此外,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包括旧管线等基础改造,还包括增设停车位、加装电梯等改善性改造,还有体育健身、养老、托儿等改善性改造。在这三类改造中,改什么、怎么改,都要以尊重社区居民意愿为前提。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取得新进展,多地区开工率超 80%,提升民生福祉与城市发展插图1

还需注意的是,正如人需要定期体检一样,房屋也需要时时检查、时时维护。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不仅要对已有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更要着眼长远,加快建立体检“诊病”、改造“治病”的住宅小区有序更新改造机制,有针对性地实施住房建设、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比如,可以考虑在每栋楼增设楼梯防滑条、扶手等设施,在社区增设提供全日制照护服务的中小型养老院。(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年伟)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