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有新进展,灵活就业人员提出三个疑问:缴费年限会延长吗?
7月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决定》公布,其中明确提到,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要稳妥有序推进,2029年10月前完成。短短一个多月,延迟退休又有了新进展,因为9月10日,全国人大审议了关于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的决定草案。应该说进展还是比较快的。具体如何实施,到时候还要看具体情况。其实关于延迟退休,灵活就业人员一直存在一些困惑,主要有以下三个,我们来解读一下。
第一个困惑:延迟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否也延长?
按照现行退休政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必须缴纳养老保险至少15年,才可以申请退休。如果未来法定退休年龄延迟,缴纳年限是否会相应延长?
应该说这个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人社部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不仅要实行逐步延迟退休,还要修改养老金计算月数,逐步提高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
若未来法定退休年龄由60岁改为65岁,预计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将由目前的15年增加,比如由15年增加到20年等。对于缴纳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确实面临一定的缴费压力。
困惑二: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待遇是否也会增加?
养老金待遇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当地养老金计算基数等因素有关,如果延迟退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增加,养老金计算基数增加,同等条件下,你领取的养老金确实会更高。
比如你正常60岁退休,但是如果你延长退休5年,也就是65岁退休,那你就多交了5年的养老保险,如果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不是太低的话,你的养老金一般可以增加500元以上。
困惑三: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保险费能全额退还吗?
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担心随着年龄增长收入会越来越不稳定,如果延迟退休,一方面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会推迟,另一方面还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压力很大。我可以选择退保吗?退保了能全额退款吗?
灵活就业人员虽然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保险,但是如果想取消保险,必须等到达到退休年龄,而且只能拿回个人养老保险账户里的钱,十分不划算。
总结
延迟退休工作又有了新进展,随着全国人大近日审议了延迟退休决定草案,延迟退休将越来越近。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提出的一些疑惑,比如,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会延长吗?养老金待遇会提高吗?保险费能全额退还吗?等等。其实,延迟退休并不是一刀切的做法,而是逐步延迟退休,也会体现自愿、灵活的原则,灵活就业人员不必过于担心,没必要急着终止甚至取消保险,这对个人来说是不明智的,也不利于增加养老保障。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