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能源三年 IPO 历程:从科创板到港交所,氢能独角兽的上市之路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作者 |柯阳明、杨锐

排版与校对 | 甘慧琪

重塑能源三年 IPO 历程:从科创板到港交所,氢能独角兽的上市之路插图

氢能独角兽 再次提交IPO招股说明书。

9月2日,港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塑能源”)再次提交上市申请。

的IPO之路已经走了三年。

瑞丰能源最初将目光瞄准科创板,但经过两轮问询,最终于2021年8月撤回了在A股上市的申请。

2022年10月,瑞丰能源再次启动IPO筹备工作,并向证监会递交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申请,但直至实际操作截止日,瑞丰能源并未向上交所正式递交IPO申请。

进入2024年, 调整策略,将目光瞄准港交所,2月29日, 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港股上市招股书,但最终半年内未能完成IPO进程,申请于8月29日自动到期。

如今,重塑能源再次向港交所发起进攻。

不过, 近年来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招股书显示,瑞锋能源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五个月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6.54亿元、人民币5.46亿元、人民币5.7亿元及人民币4.1亿元;净利润亏损21.9亿元。此外,计提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分别为人民币3.7亿元、人民币4亿元、人民币4.6亿元及人民币5亿元。

瑞丰能源表示,造成近年来净利润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费用及原材料成本增加;二是受到应收贸易款大额减值损失影响;三是燃料电池系统向大功率产品的快速迭代及市场价格下滑导致计提了大额存货减值损失。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前五个月, 仅完成11个燃料电池系统的交付,而2023年同期则为85个,同比下降了87%。

由于订单下滑严重,虽然 营收有所增长,但其主营业务氢燃料电池系统营收占比却出现下滑,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5月,公司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五个月内, 营业收入分别为5.24亿元、6.05亿元、8.9亿元及1000万元。

同期,核心业务——氢燃料电池系统及部件——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8%、94.9%、95.8%和71.8%。2024年的下滑非常明显。

而且,2024年上半年,即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五个月, 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及部件销售收入为900万,较2023年同期的8570万有所下降。

事实上,重塑能源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2023年12月5日,氢燃料电池公司国宏氢能在港股上市也是亏损的。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国宏氢能营收分别为2.27亿元、4.57亿元、7.48亿元,不过在此期间,国宏氢能连续三年亏损,2017年、2028年、2029年、2021年经营亏损分别为1.99亿元、11.39亿元、6.73亿元、2.67亿元,三年合计经营亏损11.39亿元。

国宏氢能当时表示,由于氢燃料电池行业与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均处于起步阶段,上述行业上下游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下游应用开发有限等因素影响其盈利能力,“预计未来至少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净亏损仍将持续存在。”

不过,国宏氢能上市首日表现并不理想,盘初一度暴跌逾26%至14.40港元/股。此后半年时间,其股价一直在低位震荡。截至2024年9月9日,国宏氢能弘毅能源的发行价为17.98港元/股,而其首次上市时的IPO价格为19.66港元/股。

若 IPO成功,上述市场状况或将重演。

重塑能源三年 IPO 历程:从科创板到港交所,氢能独角兽的上市之路插图1

事实上,国氢能源、国宏氢能、金源加氢三家上市氢能公司业绩整体均处于下滑趋势。

根据三家公司最新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亿华通实现营业收入15384.35万元,同比增长0.21%,净亏损14148.93万元,同比增加6497.8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312.02万元,同比增加9324.71万元。

亿华通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价格降幅大于成本降幅,导致毛利同比减少;同时随着银行借款增加,利息支出同比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本期汇率变动,导致已确认的收入价值减少。

同时,国宏氢能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约人民币1.33亿元,较上期减少37.3%;国宏氢能股东应占亏损约人民币2.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41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30元。此外,国宏氢能毛利率约0.6%,较去年同期增加71%,为17.4%,较去年同期减少16.8个百分点。

国宏氢能表示,营收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其所处的氢燃料电池行业尚处于商业化初期,经营业绩出现一定波动,加之上半年新产品处于量产导入阶段,产能释放需要过渡时间,氢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下滑。

金源氢能是三家氢能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盈利的公司,但数据显示,盈利能力下滑明显,金源氢能半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约16.02亿元,去年同期为10.76亿元,同比增长48.89%;销售费用1.53亿元,去年同期为0.97亿元,同比增长58%;毛利7200万元,去年同期为1.06亿元,同比减少32.08%。

虽然财报显示这些氢能公司的盈利能力呈下滑趋势,亏损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但氢能公司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扶持氢能产业,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其快速发展。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加快制定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地方层面,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也在加快出台,共同为氢能产业崛起提供保障。

此外,氢能产业关键技术也在加速突破,我国已​​掌握氦制冷回路设备核心技术,加上政策优惠,氢能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大。

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到市场需求,氢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氢能企业业绩不佳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氢能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发力?从哪些方面发力、如何走向氢能产业的美好未来,都是氢能企业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重塑能源三年 IPO 历程:从科创板到港交所,氢能独角兽的上市之路插图2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