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2万,低于市场预期,使得美联储本月降息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明确表示,现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是合适的。
美联储降息周期日趋确定无疑将给中国带来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中国货币政策将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支持性货币政策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支持性货币政策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降低利率?目前,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岚所说,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可量性、可控性和关联性有所下降;但“以需定供”的量化传导比降息更可行、可信度更高。邹岚称,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空间。
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盘活存量风险资产,当前金融体系最需要“需求型”流动性疏通和存量风险资产的变现。
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多家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主要银行净息差收窄,四大行净息差收窄幅度超过20个基点。净息差收窄势必削弱商业银行抵御寒流的能力,而降息并不会带来新增信贷需求,反而会暴露存量信贷等资产的暴露风险。部分居民提前还贷、部分企业部门借新还旧,降息暴露了不稳定存量资产的风险暴露,影响银行盈利能力。
同时,全部58家上市银行(A+H股)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贷款占总资产54.13%,金融投资占比33.09%,其中以债券为基础资产的占比为25.53%。由于利差收益下降,部分银行通过金融投资提振业绩,部分商业银行通过降低信贷等风险资产拨备覆盖率改善业绩。
国内金融体系的这些操作表明,在中美利差较大、国内银行体系净息差逼近边际风险临界区间的情况下,美联储降息未必意味着央行的支持性货币政策会继续以降息的形式表现出来。各界应适度避免降息等路径依赖,支持央行的支持性货币政策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根据需求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用更多资源防范流动性风险,而不是试图通过低利率撬动市场信贷。货币政策只能拉不能推,不能用宏观策略撬动微观动机和行为,这一点始终是明确的。
当然,正视美联储降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中美经济结构竞争性、非同构性特征日趋明显。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生态链分布式布局体系日趋凸显,中美经济的互补性确实不如以前那么明显。比如在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中美两国的发展路径、交易规则都呈现出典型的非同构性。
这从近年来中美资本市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国内资本市场对美国股市的关联性已经不像今年以前那么强了,突出体现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独立性上。这也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中美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和生态关联性可能已经变弱了,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偏好可能并不相同。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谨慎判断美联储降息下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即美联储降息和美股下跌是否会导致美元资产和流动性流入估值洼地明显的国内资本市场,从而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增量流动性,有助于盘活国内资本市场的存量资产。因为价格洼地不等于价值洼地,价格低不等于风险低。从今年上半年国内上市公司财报来看,部分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不少板块经营活动现金流有流出特征,这意味着国内市场需要吸引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而美股下跌凸显了国际投资者强烈的避险偏好。因此,美联储降息并不一定会为国内资本市场提供更多资金。
流水不烂,门铰不烂。美联储即将降息,确实在改善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为央行实施供给导向型、需求导向型降准等支持性货币政策打开大门。当前,中国经济要稳固基础、增强活力,首先要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才能激活存量,让经济保持健康的流水状态,提高经济金融体系抵御寒流的能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