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去年,今年外滩大会上AI的占比好像更高了,不像以前那些傻傻的。今年的很多应用确实很好用,很明显算法提升了很多,比如人脸识别功能或者语音交互功能感觉升了一个档次,效果变好了,所以大家体验的热情都很高。”一位大会参展人员告诉记者。
还没等我喝口水,达摩院AI医疗展台的工作人员就迎来了下一位前来咨询的观众。今年外滩大会上,达摩院医疗AI实验室展出了AI医学影像分析产品,该产品借助AI技术,可以从平扫CT筛查出胰腺癌、食道癌、肠癌、胃癌等八大癌种以及一系列慢性病,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展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AI识别,这款产品在肝癌、肺癌等癌症的筛查上能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还能弥补一些因为医疗资源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其实这个技术主要面向B端,服务于医生,它的客户多为医院、体验机构、保险公司、非营利组织、软件厂商等,但这两天也有很多个人对此很感兴趣。”上述工作人员说。虽然很多AI医疗产品并不直接面向C端用户,但外滩大会的观众们都对AI医疗将如何改变疾病的诊疗方式感到好奇。
博思腾科技的展位吸引了大批老年观众,不少老人拿出手机,通过支付宝“碰一碰”功能答题,检测自身患老年痴呆症风险指数。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在众多数据和资料的支持下,这款产品可以通过答题、语音交互、动作识别等方式检测老年痴呆症,并通过大模型生成针对用户的大脑健康训练计划。
“我们的产品在2020年就完成了,但利用摄像头的动态识别功能是今年才推出的,主要是AI功能的开发,包括训练计划的推荐,大模型出现后确实智能了很多。”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AI的发展,更多AI医疗产品的“进化”值得期待。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很多AI医疗产品的诊疗效果还缺乏公开数据或第三方权威机构验证。相关展台的工作人员也表示,AI医疗产品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的诊疗需求,主要起到辅助作用。但AI在医疗问题上的应用确实值得业界期待。
不少大公司也纷纷押注AI医疗赛道。外滩大会上,支付宝发布了全新AI应用产品“AI健康管家”,为用户提供找医生、看报告、陪诊看病、问医保、管理健康等30余项AI健康服务。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介绍,百川智能将重点投资大医疗AI领域,从儿科医生、全科医生两个切入点入手,希望在明年实现看病的低成本、可及性,减少医院挤兑现象。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在外滩会议论坛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疗行业正迎来深刻变革。据他观察,从最初的影像诊断、辅助诊疗、基因检测,到近年来的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健康管理等,人工智能在提高精准度和效率、个性化治疗、数据处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他指出,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还延伸到了中医药领域。
谈及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周汉民表示,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应注重提升准确性、适用性和安全性,此外还应关注人工智能的引入是否会导致医护人员技能萎缩、对人工智能的信任误判、信息过载等问题。
以人工智能对抗人工智能
在我们期待科技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如何防止科技作恶也成为外滩峰会热议的话题。
今年外滩大会举办了AI创新大赛,包括“金融智能创新大赛”和“全球攻防挑战赛”两个分赛。由于近期韩国“深度造假技术”事件,被认为是“N号房”案件以新型犯罪手段再现,以AI对抗AI的攻防挑战赛格外受到观众的关注。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欺诈等黑色产业链不断涌现,由人工智能换脸诈骗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声誉受损等事件正成为全球性挑战。
在外滩会议展区,不少观众现场拍照,随后利用换脸模型和算法,通过视频激活、笑容、眼镜模板等方式,将观众的真实照片中的脸部替换掉,亲身感受了逼真程度。
在外滩AI创新大赛暨全球攻防挑战赛的表演赛上,AI识别AIGC伪造图片更是让观众兴奋不已。在这场表演赛中,主持人拿出了玛丽莲·梦露等9张女星的照片,其中2张是AIGC伪造的。选手们用自己的模型给每张图片给出伪造的概率,并将概率值最高的2张照片与正确答案进行对比。最终,两队的模型都找到了正确答案。
在随后的互动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AI可能无法识别人类肉眼能看出来的“一看就是假”的假图片,但一些肉眼难以分辨真假的图片,AI却能识别出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教授周天一分析称,人类依靠直觉和逻辑来判断一张图片是否是假的,有些人类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问题,在相关背景和情况方面,AI无法识别。但对于一些难以识别的图片,AI细致、勤勉地完成人类指令的工作模式,其实是可以发现问题的。他表示,相比“一看就是假”的图片,恰恰是这些难以识别的图片,往往给人类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用AI来处理它们意义重大。
“从我们现在看到的数据来看,不管是叫攻击,还是AIGC的生成和伪造,今年的攻击量比去年增长了10倍左右。去年攻击的集中度大概是1%,今年是10%,整个风险其实是成倍增长的,这个现象不只发生在中国,在韩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也都有。”外滩AI创新大赛暨全球攻防挑战赛发起人、ZOLOZ技术总监姚伟斌表示,10%的集中度,意味着业界发现网上流量有10%是假流量。随着AIGC的发展,生成的成本会越来越低,效率会越来越高,明年可能就不是20%,可能是50%,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威胁。
外滩大会上还探讨了更多如何引导AI向善的思路。姚伟斌坦言,研发检测算法只是遏制技术滥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相对落后。如果想从根源上杜绝造假,姚伟斌认为,应该从标准和立法的角度要求AIGC内容建立通用标识,比如AIGC生成的每段视频或图片都应该在文件信息中带有签名或水印,这样平台管理更可靠,AIGC才能更有公信力。
“让人工智能帮助人们弹钢琴,而不是作恶。”这是今年外滩大会上反复强调的价值观。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扬华表示,大规模滥用人工智能可能会损害人们的人性。我们应该做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任何损害人们人性的人工智能应用,我们都应该谨慎和限制。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技术治理,提前考虑治理,未雨绸缪。”
浙江强脑科技创始人兼CEO韩必成表示,AI伦理委员会的存在非常重要,在技术进步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动作慢”的人,“当一种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出现的时候,我们会用它来帮助那些最需要的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