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声称,他们的盒子里原本有一盒金子,但是当他们回到家打开盒子时,金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盒碎石头。
据警方介绍,举报人陈某芳、陈某平是两家金店的老板,他们一般通过网上联系深圳的商家进货,商家发货,他们到当地机场提货。
两人跟深圳商家合作多年,从来没有出现过货源问题,但这次黄金突然不见了,让他们很着急,毕竟那箱子里有25公斤黄金,按照当时的市值,价值六七百万。
听完记者的讲述,警察们面色凝重,为了尽快找到失踪的黄金,警方马不停蹄地展开调查,终于,经过多日的侦查,真相浮出水面。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报案人陈某方、陈某平分别在拉萨经营两家金店,陈某方主要经营黄金首饰,陈某平则从事黄金加工。
因为两家店距离较近,又有合作关系,两人经常一起从深圳的一家黄金商户订黄金,每次下单后,商户会直接把货发给航空公司,再通过航空快件送到拉萨,然后两人再去提货。
刚开始接单的时候,两人每次都会去机场拆开木箱验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的次数增多,陈芳和陈平出于对彼此的信任,不再去机场拆箱验货,而是把木箱带回家,然后瓜分里面的黄金。
201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陈某方与其侄子陈杰、陈某平驾车前往拉萨贡嘎机场提货。
三人抵达机场后,便快步走到值机区域办理了登机手续,并从仓库管理员手中领取了装有黄金的特制木箱。
三人将特制的木箱放入汽车后备箱后开车回家,不一会儿,他们来到陈某方家楼下,陈某方从后备箱里取出箱子。
正想上楼时,陈某方隐约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回到家后,三人准备打开箱子检查货物,可当他们一层层打开包裹着黄金的报纸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堆碎石。“怎么会这样?我们的黄金在哪?怎么会变成石头?这是怎么回事?”
看到眼前的石头,众人都愣住了,以为是发货错误,于是仔细观察了一下箱子,“没错,是我们的箱子,名字没错。”听到陈某方这么说,陈某平又猜测道,“可能是深圳搞错了,不过应该不会吧,我们合作这么久了。”
陈某平随即联系了深圳的金商,但金商的回复确实是“您的订单我们已经在操作监控中,没有错误,我们刚刚已经核实过了”。
既然在深圳没出问题,订单也没错,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黄金被偷了!于是三人立刻抱着箱子去了公安局。
到达中国民航西藏自治区公安局后,三人报案,警方立即展开调查。25公斤黄金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警方对此案非常重视。
首先,警方对木箱进行了仔细的检查。这个木箱是深圳特制的盒子,只有装黄金时才会用到。因为是用来装贵重物品的,所以盒子的密封性非常好。
侦查员随后对陈某方等人带来的另一个木箱进行了检查,该木箱完好无损,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
警方打开木箱后发现,尚未打开的箱子里5公斤黄金完好无损,而另一个装满石头的箱子则“面目全非”。
对比两个箱子,装有石头的箱子有明显的被打开过的痕迹,箱子的塑料封条有明显的被烧过又重新粘上的痕迹,另外,木箱内部用来减震碰撞的保护膜也有被石头划伤的痕迹。
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为了尽快追回丢失的黄金,警方成立了专案组,侦查员的首要嫌疑人就是陈某方及其两名同伙。
因为三人都是多年经营黄金的商人,对黄金的重量不可能陌生,他们不仅没有注意到箱子里的黄金突然变成了石头,还在此时向保险公司提出了这笔押金的索赔。
所有这些行为都让警方非常怀疑他们正在盗窃公司资金。
有了这个想法后,警方立即调取了三人从出门到拿木箱回家的监控录像。但经过办案人员的调查,陈某芳等二人的行为并无可疑之处,也没有作案时间。拿走黄金回家的路上,三人既没有停下车,也没有去其他地方。
警方分析,如果他们事先有预谋,那么这么短时间内,唯一可能藏匿黄金的地方就是陈某方的家。于是侦查员前往陈某方家进行搜查,但警方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而且经过警方调查,发现三人财务状况良好,没有任何负债,因此保险诈骗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根本没有必要。似乎他们觉得黄金丢了,怕损失无法挽回,所以着急找保险公司减少损失。
为了彻底排除三人的嫌疑,民警通过监控对箱子进行比对,证实陈某方从家里搬到派出所的箱子是同一个,自此三人贪污的嫌疑彻底洗清。
随后的几天,警方开始四处排查,从供应商到每一条物流线路。首先,警方来到了物流的第一站,也就是黄金发出地深圳宝安机场。在深圳警方的帮助下,拉萨警方通过机场监控查明了黄金的起飞时间。
深圳宝安机场的监控摄像头可以清晰地显示,木箱里的黄金在飞机起飞前就还在,因为在机场安检的热成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微红色的金子。
第一站没有问题,民警又来到第二站成都双流机场,与第一站一样,热成像检测显示,箱子里的黄金没有丢失。
经过警方逐一排查,并没有发现黄金运输过程中存在任何问题,案件又回到了案发地拉萨贡嘎机场。
根据陈某方提供的线索,飞机当天8点左右抵达机场,由于经常去机场取货,陈某方和两名同伴知道飞机抵达机场后,需要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对货物进行分类整理。
于是他们习惯性地在10点左右到机场取黄金。那么,在这两个小时内,完全有可能有人偷走黄金,但谁能接触到黄金呢?除了陈某方三人,就只有机场工作人员了。
就在警方准备对拉萨贡嘎机场进行调查时,一名侦查员惊讶地发现,如果仔细观察箱子一侧的木箱,能看出磨损的痕迹,而在这些痕迹中,能隐约看到“马”字。
为了确认木板是否被人动过手脚,民警再次找到了陈某方,陈某方指认之后才想起深圳货运公司在装货时曾给他拍过视频。
陈某方找到视频,经比对,民警发现,陈杰名字中的“杰”字是货运公司装箱时木板上写的,与受损木箱上的字迹不同。
货运公司拍摄的视频证实了警方的猜测,两个箱子不是同一个,破损的箱子上刻有“马”字,窃贼会不会是姓马的人?
警方随即开始对贡嘎机场的所有黄金买家进行排查,很快侦查人员通过机场记录找到了一名姓马的黄金商人。
不过马先生称,虽然自己经常网购黄金,但是他一直都有在机场开箱验货的习惯,确认有货后就会把箱子直接扔进机场垃圾堆。
警方根据马先生所说,来到机场垃圾场,果然,垃圾场里有好几个装有黄金的特殊木箱,辛苦得来的线索就这样丢失了,警方不知所措。
针对马先生的说法,警方又有了另一个猜测。既然这些都在贡嘎机场周边,会不会是机场工作人员所为?犯罪嫌疑人先从机场垃圾堆里捡到一个木箱,将石头放入箱内封好,再在一侧磨上名字,以作准备。
警方将搜查范围缩小到贡嘎机场内部,经过多轮排查,侦查员最终将嫌疑人锁定在当天负责运输黄金的5名员工身上。经过排查,这5人中只有一个人可能接触过木箱,那就是仓库保管员:李某国。
正是在此时,警方对李某国的遭遇更加怀疑,当民警来到监控室调取当天的仓库监控录像时发现,当天8点10分左右,货运区所有重要监控录像同时出现故障。
然而,当民警调取案发前监控室的监控录像时,发现李某国曾经去过监控室,而且他进去之后监控摄像头出现故障,所有这些情况加在一起,让民警对李某国的怀疑更加强烈。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李某国,警方对其个人生活展开了调查,在调查了李某国的生活后,警方发现李某国是个赌徒,非常爱赌博,他的工资多次都无法支撑他赌博。
因此负债累累的李某完全有理由去盗窃黄金来偿还赌债,为了揭露李某的踪迹,警方开始每天来到监控室查看监控,无意中告诉机场警方有了新的线索,很快就能破案。
果然,没过几天,李某国就在机场递交了辞呈,并于当天下午乘车前往拉萨。警察随后跟踪李某国到了拉萨市内。
下车后,李某国来到一家酒店门口,与一名男子偷偷见面,寒暄了几句后,便返回住处。
经过警方调查,李果遇见的男子名叫刘明,是一家快递公司的老板,日常的工作就是在机场接送货物,也就是说李果很有可能是和刘明联手行窃。
他们俩人是怎么认识的呢?据悉,刘某明也是一名老赌徒,两人经常一起赌博,刘某明还欠下了两百万赌债。
打着这样的想法,民警立即调取了刘某明去机场取货的监控录像,在监控录像中民警发现刘某明离开时的确拿着一个木箱,于是民警顺藤摸瓜,将两名男子抓获。
据李某国供述,自己因长期赌博欠债累累。在一次货运过程中,李某国看到有人开箱验货,这一举动让李某国想起了陈某方等三人,他们都没有开箱验货的习惯。
于是一个阴招冒了出来,他找到同样是赌徒的刘某明商量,由于两人经常一起赌博,李某国知道刘某明负债累累,便理所当然地把刘某明拉进了团伙。
因为已经盯上了黄金,所以两人早早就做好了打算,李某国的日常工作就是分发物品,所以对黄金专用的木箱非常熟悉。
李某国先在机场垃圾堆里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木箱,然后用报纸包裹石头,模仿黄金的重量,最后用打火机小心翼翼地将印章融化在一起,并在上面写上陈杰的名字。
5月11日晚,李某国潜入监控室,记下了仓库内几个重要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当黄金抵达机场后,其走进监控室将多处位置的监控摄像头拔掉,随后返回仓库将黄金换回。
调包后,刘明在去机场取金时将黄金取走,藏匿于朋友的海鲜店内。但由于警方侦查严密,二人还未分割赃物就被抓获。
历经四十一天,案件终于告破。通过现场辨认,警方成功追回25公斤黄金,并返还给陈某方及其两名同伴。三人十分感谢警方一个多月来不懈侦查此案。
由于案件涉案金额较大,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证据确凿后,判处李某国、刘某明有期徒刑十五年。面对诱惑,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丧失道德底线,应该杜绝一切不良习惯,从根源上杜绝恶果。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