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有很多优势,通过一笔笔分散的投资,平滑了投入成本,还免去了择时的烦恼。
但是,我比较反感外面一些股市大V,在说到定投的时候,一味只跟人灌输定投可能给人的高收益,却丝毫不提股市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投资者产生,“所有基金都可以定投”或者“定投一定赚钱”的错误想法。
事实并非如此,基金定投要讲究策略,做的不对,同样会亏损。
第一,基金定投想赚钱?请遵循几个规则
- 首先,净值波动相对大的基金,更适合定投。
根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9年间,对中国股基指数、中国债基指数与中国混基指数进行1年至5年为期限的滚动定投,统计每一期定投的平均收益率可以发现:
当期限大于2年后,股基指数与混基指数的收益明显高于债基指数,因此,想长期获取更高收益,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波动更大,更适合定投。
这背后的逻辑也很好理解:由于权益资产的波动性,基金净值也难免高低变化,有利于发挥定投不同时点买入、“高处少买、低处多买”分摊投资成本的特点。
- 其次,定投的基金,一定要是长期走势向上的优质基金。
以上例子隐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选择定投的基金本身质量高、业绩好。若基金跌跌不休,那我们再怎么定投也不会赚钱。因此基金波动率只是影响定投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基金本身的质量更为重要。
- 再次,指数型基金,定投有优势。
指数型基金既享有权益类基金高收益的特征,又具备独特的定投优势,例如,基金透明度高、受人为影响更小,费率低。相较于主动投资而言,指数化投资追求的是满足于市场平均的回报,通过定期再平衡和长期持有获得市场平均的收益。
而且,换一句话说,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不能战胜市场,指数型基金的收益也更有保障。
第二,筛选靠谱的指数,参与“数字经济”辉煌前景。
发展态势上,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将迎来“新十年”。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国内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5.26%,显著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占GDP的比重从21.6%提升至39.8%。
最夯的“数字经济”赛道,也是最适合以定投方式投资布局的赛道。
- 一方面,数字经济广受政策福荫,成长性能十足。
2月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从整篇内容来看,此次《规划》主要有以下几大要点:战略上:要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剑指国家安全主线。时间上:数字中国2025 年要取得重要进展、2035 年要进入世界前列。推进上:强调了保障资金投入。
本次《规划》通篇总结下来最大的看点在于:明确了数字经济的落脚点最先在云和数,打消了市场长久以来的疑问。其次从政策将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本次《规划》的推进,TMT 板块将全面受益。
其实开年来,A股资金一直在围绕数字经济方向发力。不管你承不承认,2023年的“数字经济概念”就是市场目前走势最强板块,而且目前市场除了这个题材以外没什么逻辑相对较硬的方向,这次5年大政策一出,给数字经济板块的成长注入活力。
-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板块起伏波动大,基金定投能够获得更好收益。
数字经济板块虽然前景广阔,但是板块起伏波动较大。从去年10月开始,计算机,包括信创、云计算等数字经济细分行业已率先开启一波反弹。这些行业萎靡已久,去年甚至一度跌幅近40%。然而去年四季度,从“糟糕透顶”,转而“否极泰来”。
今年,ChatGPT全球惊艳亮相,再为数字经济升温的助推器。这个行业的长远愿景,当然远不止于此。数字化的大变革,还只是刚刚开始。在当前市场热点分散、板块轮动快持续性不足的背景下,数字中国或有望成为今年的投资主线。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聚焦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产业的主题指数,多只主动管理的数字经济主题基金收益,并没有跑赢该指数。
从成分股看,指数选取数字经济领域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50只个股作为样本,主要聚焦于各细分赛道的龙头股,比如:
•紫光国微:国内特种集成电路(军工)龙头。
•海康威视:安防行业龙头,也是 A 股 AI 龙头之一。
•科大讯飞:国内 AI 语音龙头
数字经济细分领域众多,整体波动性和复杂度都较高,投资难度确实较大,普通投资者直接买指数基金相对更省心、高效。看好数字经济长期发展的投资者,可以以长期定投的方式参与,有助于抚平波动、耐心持有,分享到行业的长期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