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内容如下:
Q:目前公司与AR/VR业务领域相关客户的合作进展如何?
A:公司始终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快速响应客户,支持客户进行项目开发。同时紧跟客户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产品交付。同时公司逐步将相关产品平台化,并在全球行业领先公司推广应用。基于商业保密原则,公司不便透露具体客户或项目信息。
问: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主要的客户有哪些?下半年汽车电子业务预计的增速是多少?
答:2024年上半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收入33963.4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2.65%。公司依托重点客户策略,聚焦行业标杆客户,积累了汽车行业优质客户群,与博世、比亚迪、长城等汽车客户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在客户端,公司一方面不断提升与现有客户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增强客户粘性,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客户,扩大客户覆盖面,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提高市场份额。在技术端,公司持续研究下游行业市场趋势,快速匹配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努力提升公司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经营目标。
问: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公司是否面临着很大的降价压力?您如何应对?
A:降价幅度主要与整车厂的定价策略有关,有的客户对价格比较敏感,而有的客户更注重产品力,侧重点不同,对应的降价幅度也不同。公司也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技术改造、产品结构优化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应对客户价格调整带来的影响,降低单品能耗,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客户沟通,挖掘客户痛点和了解行业需求,争取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尽早介入客户产品解决方案,提供配套的产品开发,通过不断开发新品、有竞争力的产品获得技术优先红利。
问:上半年公司智能消费业务同比增长较快,您如何看待该业务后续的发展?
答:2024年上半年,在智能消费业务领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98.81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3.71%,同比增长51.57%。公司处于终端产品供应链上游,产品多用于下游终端产品。产品需求受客户市场推广、终端销售市场行情、消费者消费观念等因素影响,但公司始终紧跟客户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产品交付;积极丰富产品品类,多元化布局,不断开发新客户,争取更多机会。
问:公司微创电动吻合器驱动系统产品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答:缝合器作为现代医疗手术中常用的手术器械,可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精确缝合。从使用场景来看,缝合器对其内部驱动装置的性能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包括缝合速度、力度、噪音等。公司研发的微创电动缝合器驱动系统采用电机驱动行星齿轮箱传动方式,带动皮肤缝合器前后运动,实现缝合功能,具有扭矩大、结构紧凑、噪音低等特点。在医疗及个护业务领域,公司聚焦行业国际标杆客户,充分发挥行业品牌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把握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线,快速覆盖国内龙头客户,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谋求更好发展。
问:我注意到公司在2024年半年报中加入了机器人行业,请问公司对于该业务的产品定位是怎样的?
答:公司的微传动及微驱动系统产品具有运动控制高精度、扭矩输出大、体积小等特点。公司在精密减速器、高性能电机、电控系统等产品组合基础上,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及产品特点,重点围绕手指等运动执行应用部件,开发仿生机器人灵巧手产品。该产品符合公司技术能力,是公司未来平台产品的重点布局。公司的仿生机器人灵巧手集结构、软件、硬件系统研发于一体,主要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可与各类柔性机器人配合使用,具有多自由度、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可完成复杂灵巧的抓取动作。公司也始终密切关注行业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关注客户需求,积极参与行业龙头企业的产品研发,不断创新创造价值。
问: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较低,未来有考虑并购吗?
答:公司密切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优质标的及行业并购机会,综合考虑业务、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及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审慎决策,赋能公司发展。未来若有相关投资、并购计划,公司也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始终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外力,谋求发展,为公司未来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问:纵观全年,公司对今年的预期是什么?
答:公司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持续加大产品市场开拓、立项新产品开发,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10%。公司将继续保持谨慎稳健的态度,对内加强成本控制及预算管理,推进降本增效,对外坚持差异化经营策略,不断开发新客户,增加客户覆盖率等,助力公司整体经营稳中向好。
兆威机电(股)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传动、微驱动系统解决方案研发、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汽车电子、智慧医疗、工业设备、智能家居、通讯行业等多个领域的客户提供方案设计、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一站式服务。
据兆威机电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28.1%;归母净利润9382.71万元,同比增长29.05%;扣非净利润7249.23万元,同比增长49.89%;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业务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18.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845.56万元,同比减少13.5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833.00万元,同比减少7.3%;负债率18.36%、投资收益1873.73万元、财务费用-1619.6万元、毛利率31.23%。
近90天共有6家机构对该股给予评级,其中3家为买入评级,3家为增持评级;近90天机构平均目标价为51.2元。
以下为具体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三个月融资净流入2644.32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81.58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并采用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