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包括券商、基金、保险基金等在内的投资机构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研究持续加大热情。万得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 日,自 2024 年以来,各机构共对 249 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共计 677 次调研。其中,敏时达、金博生物、康普化工、奥迪威尔在年内均收到了 7 次调查,参与机构总数超过 100 家。2021年至2023年,调查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资机构数量分别为45家、100家和214家,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深入研究的背后,是对上市公司在北交所投资价值的认可。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在北交所上市公司资产配置中的比例大幅提高。
根据日前披露的《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以社保、保险资本、QFII为代表的长期资本投资者已出现在北交所229家上市公司流通前十股东名单中,北交所上市公司覆盖率超过90%。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机构共持有54.91亿股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而一季度为46.83亿股,持有股票总市值约为553.81亿元。
同时,自 2021 年以来,投资机构持有的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股票数量也有所增加。据万得统计,截至 2022 年第二季度末,机构共持有 183 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成交量为 42.12 亿股,截至 2023 年第二季度末,机构共持有 214 家北交所上市公司, 总发行量为 47.54 亿股。
除了加强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资外,机构在业务布局上也继续向北交所倾斜。
自去年“深改十九条”发布以来,多家券商积极推进北交所做市商相关工作。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北交所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其做市业务已成为券商重点新业务之一。据北交所网站信息显示,截至发稿,北交所共有17家做市商。在做市业务方面,国金证券以 60 项排名第一,其次是中信证券和国投证券,分别为 54 项和 44 项。
此外,在 2024 年半年度报告中,多家券商还提到了北交所相关业务下一步的筹备安排。例如,国信证券在其半年度报告中表示,将积极为新三板和北交所储备项目资源,服务北交所和新三板深化改革。东北证券还表示,公司股票承销业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持续聚焦北交所业务发展战略,致力于为中小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优质项目储备,提升执业品质。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长期布局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持续培育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的商业生态。”申万宏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措施是:一是通过设立专项、专项新基金,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投入;二是积极拥抱北交所市场,加大人员投入和服务力度。
在中信证券看来,随着北交所高质量建设的不断推进,其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力阵地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北交所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市场。具体而言,北交所专属 920 代码板块已经上线,后续融资端和投资端的相关支持政策将持续推出,各类中长期基金有望积极参与北交所。此外,以北交所 50 指数成分股为代表的北交所上市公司,预计 2025 年至 2026 年将迎来相对较快的业绩增长。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农丙利表示,结合前期压制板块的不利因素逐步减少,如果“19项深改”框架下的政策细节能够加快出台,政策端的明确信号有望提振投资者情绪。“展望未来,随着后续流动性的改善和优质公司的不断涌现,我相信北交所的整体投资价值将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认可。”农秉利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