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余额宝并非复活红包卖基金手段,而是这种违法行为一直存在,只是时不时被“巧妙伪装”而已。
作者 | 刘珊珊
编辑 | 杨明
一扇搭便车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近日,《吉点商务》在使用支付宝余额宝时发现,平台推出“余额宝体验金”“收益加成”活动,购买余额宝股份还有额外现金红包,这些红包在用户打开时就会出现,在购买余额宝的路径上,有些活动甚至不能跳过,只能退出或继续,让人措手不及。
如果你打开微信零余额、招行超超盈购买货币基金,你就不会看到这些眼花缭乱的营销活动,而是能直接获得货币基金产品本身的收益。好天气来了。
而2018年因“有奖营销”屡遭监管和舆论点名的余额宝,为何在当时承诺下架、加强合规管理之后,多年后仍继续实施此类违规营销活动?
01
非法“红包补贴”已成为余额宝的主流玩法?
在购买余额宝时,用户很难完全绕过余额宝的两款产品“体验金”和“收益加成”,它们不仅出现在买入股票的路径上,还在余额宝的金额页上处于显著位置。可以说,它们是余额宝的主流玩法之一。
例如,“收益加成”在“余额宝品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查看收益”和“资金详情”,高于公众号“小程序余额宝、生活账户余额宝”。体验金会在余额宝首次购买时出现,并在“余额宝”搜索结果中排在第一位。
余额宝体验金的玩法是,用户满足一定条件即可获得“虚拟余额”,这些余额无法提现,但可以产生现实收益。
获取经验值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购买余额宝份额。用户从购买第一笔余额宝开始,就会获得一定数量的经验值,并被诱导开启“支付宝余额自动转入余额宝”,页面上最显眼的“立即保存”按钮也会引导用户进入余额宝购买页面。
可以说,用户如果想从经验钱中获得额外的红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买余额宝份额。借助“经验钱”这个产品,余额宝其实已经具备了“买余额宝份额”和“拿红利”的区别,搭建了“盈利与收益”之间的桥梁,诱导人们多买余额宝。
“收益加成”的红包补贴路径更加隐蔽:它是一个金鱼形象,用户通过喂食“鱼食”可以收获“金泡”,金泡可以兑换经验金,经验金又可以用于获得收益。而获得鱼食的最重要的方式,除了开通和购买其他支付宝产品外,就是转入更多的余额宝份额。
如果说“经验加成”和“收益加成”有些曲折,那么还有一种领红包的方式你可能会错过:新用户开通余额宝后,“转账金额”下方会直接出现“红包:银行卡支付扣款×××元”的提示。
与余额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信零余额钱包等平台并没有任何红包营销活动。这并不是腾讯的营销能力差,而是因为这种玩法明显违反规则,是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基金销售方式。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公开募集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基金销售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事基金销售业务,不得有下列情形:(六)进行抽奖、回扣或者赠送实物、保险或者其他形式商品的;(七)以抽奖、回扣或者其他方式推销基金。
02
诱导货币市场基金用户购买高风险产品
如果说余额宝是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用户误买多份还能及时赎回,那么红包补贴方式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将流量分流到债券基金等产品上。如果你按照支付宝弹出的界面点进去,最终可能会买到你不了解的、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
例如,当用户在余额宝界面点击“这里有红包”时,就会弹出“最高88元”、“最高5.18元”等不同金额的红包,以余额宝经验值的形式提供收益。
但如果用户真想用补贴红包的话,就会发现会被直接跳转到名为“财通安瑞短期债券C”或“年化收益3.5%-4.5%,稳为先”的购买页面,这些页面帮你无忧投资理财,根据红包金额不同,会被跳转到不同的产品。
经查,“财通安瑞短债C”为债券型基金,风险等级高于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如果抱着“稳健理财”的预期购买余额宝,却被红包诱惑购买,赶上近期债市震荡的债券型基金可能已经亏损。
不仅如此,如果你在“收益加值”中选择领取各类福利,还会被重定向到更多支付宝服务,比如“吉点商务”再次尝试领取红包时,就被重定向到同业存单上有很多可以选择基金代销,以及年化增长福利更诱人的产品页面。
基于此等情况,我们有理由做出合理猜测:余额宝作为知名度最高、门槛最低的货币基金产品,不仅通过红包补贴的方式吸引用户购买更多的余额宝份额,还能为债券基金、同业存单等其他风险层级的产品起到分流作用。
如果用户看到信息就开心地点击,却不知道各种金融产品的区别,最终可能会为了几块钱的利润而购买自己不了解的金融产品,甚至遭受损失。
03
“拼命犯罪”
过去几年,公募基金行业监管从严、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逐渐塑造了良好的行业氛围。然而,据集点财经了解,蚂蚁金服旗下一家子公司违反监管规定,以各种借口进行“基金红包”营销活动,且由来已久,甚至屡屡“顶风作案”。
2018年3月20日,浙江证监局发布公告称,经核查,发现蚂蚁集团旗下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的“财富号红包活动”存在以现金红包方式销售基金的违规行为,责令整改。
当时,浙江证监局要求蚂蚁基金严格按照《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增强违法销售行为防范意识,完善合规管理,切实把适当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蚂蚁金服对由此造成的问题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随后,蚂蚁金服已将“福字红包活动”从其平台上撤下。
2019年8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基金销售乱象再现》,直指支付宝发财红包的违法行为,经查,支付宝发放的财运红包为购买定期投资基金产品的体验金——事实上,支付宝中仍然存在财富红包现象。
2020年10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公开募股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第二十四条第六项也强调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以抽奖、回扣或者其他形式赠送实物、保险、基金份额等方式销售基金。
同月,沪深资本集团“金正恩”的研究发现,支付宝平台宣传的“18财富日”,也通过发红包的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基金等金融产品。
到了2021年5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募基金直播业务专题座谈会纪要》,四项规定中有三项针对红包违规问题。
其中包括,发放红包不得与具体基金产品推介等销售活动相混淆;不得有诱导、刺激基金销售、持有的倾向;不得以提高基金收益率的形式将奖励金额与基金收益相混淆;开户、申购、持有基金产品是投资者获得红包的条件;红包不得用于交易抵扣、费用抵扣,不得与单只基金产品挂钩。
上述通知的发布,其实源于支付宝的违规行为,当时支付宝基金直播盛行,各种红包奖励频繁出现在基金直播间,成为最重要的流量密码。
2021年11月,证监会再次加大监管力度,发布通知文件明确基金直播不得违规。连续两次监管收紧后,直播间不能发放消费红包,支付宝上不少基金直播明显不受欢迎。
同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因存在违规行为,支付宝财富红包将于当晚起暂停服务。支付宝财富红包是平台向用户发放的基金体验券,用户在购买基金时可凭该红包抵扣相应金额。
随后不久,2022年1月中旬,支付宝新推出的基金投顾产品“金选投顾”因合规问题被监管机构叫停,产品上线仅9天。
04
销售老板为何又越过红线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支付宝、余额宝并非是复活发红包卖基金的手段,而是这种违法行为一直存在,只是时不时被“巧夺天工”罢了。
屡禁不止、屡禁不止的众多非法红包补贴,都与一个名字息息相关:蚂蚁基金。经核实,支付宝平台销售的基金全部由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蚂蚁基金)提供。
作为资深基金投资人,专家对蚂蚁基金一定不陌生。蚂蚁基金由“杭州数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更名而来,成立于2006年,2012年4月取得基金销售资格(证监许可[2012]481号),成为国内最早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之一。2015年4月被蚂蚁金服战略控股,成为蚂蚁金服在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的一员。
股权穿透显示,蚂蚁基金共有三名股东:蚂蚁集团持股68.83%,恒生电子持股24.10%,杭州蚂蚁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蚂蚁未来)持股7.07%,恒生电子由蚂蚁集团间接控股,蚂蚁未来为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3月蚂蚁平台已入驻数万只基金,事实上,自中证协披露百强基金销售榜单以来,蚂蚁基金的股票+混合型公募基金持仓量一直稳居行业第二,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规模依然保持行业第一,毫无争议地是互联网基金分销的“老大”。
如果真是这样,为何支付宝、余额宝频频以红包补贴的方式进行违规基金营销?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互联网基金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吸引投资者,基金公司想尽各种办法推广产品,不少基金公司甚至推出0元认购费、发红包等低门槛推广产品的做法。
虽然蚂蚁基金是互联网基金的领头羊,支付宝拥有庞大的流量,但在流量存量时代,要想让更多潜在投资者看到,吸引更多“新手网民”购买基金,一切活动都不如“买基金直接发红包”的诱惑大——根据此前报道,通过玩游戏拿红包认购基金的转化率,远低于直接发现金红包认购基金的转化率。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2018年以来,尽管监管部门屡屡整改,支付宝却依然通过“巧妙设置借口”屡次逾越红线的根本原因。
尽管在吸纳新用户方面踩到红线,但蚂蚁基金仍面临增长压力。据恒生电子上半年财报显示,蚂蚁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75.54亿元,去年同期为63.43亿元,同比增长19.09%;净利润9427.4亿元,去年同期为2.97亿元,同比下降68.25%。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低迷、认购冷遇、基金代理费下滑,挤压了基金代理机构的利润空间。要遏制利润下滑,唯一办法就是留住客户,吸引更多用户购买基金。余额宝处在重要切入点,屡屡推崇“加分收益”“体验金”的理由。
互联网金融不应该成为收割用户和流量的工具或手段;互联网红包不应该背离其真正的价值和本义,然而蚂蚁金服被罚71.23亿元,就是因为其利用自身强大的流量影响力,违规营销销售金融产品,违规获取用户信息。加之监管一再收紧,指望蚂蚁金服及其子公司支付宝彻底改变,也只是奢望而已。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