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汽车集团出品
作者:李明阳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198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成立合资公司北京吉普,标志着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公司的成立。次年,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第一台国产汽车。此后,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一系列车企相继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丰田、北京现代、东风雪铁龙等合资公司正式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国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无数经典的国产车型。
但这一切的背后,无数中国汽车厂商也明白,自主品牌因为缺乏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所以选择了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在很多合资企业的决策体系中,由于产品的掌控能力,外方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正如中国人常说的“时过境迁”,十几年前,中国汽车品牌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今年电动汽车占新车市场的50%以上,开始向外资品牌提供技术和平台,由此催生出一种新的合作形式:反向合资。
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场合资?中外汽车厂商又从中获得了什么?本文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助力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扩张
出海肯定是中国电动车的热门话题,促进销量是一方面,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全球化则在更高层面上加强企业整体竞争力。但大家都知道出海并不容易,中国车企想要快速渗透海外市场需要时间,还要走很多弯路。选择与国外车企合资的好处显而易见:有助于中国车企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减少负担和障碍。
去年10月,零跑汽车与集团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中国新势力车企与跨国汽车巨头的首次合作项目。今年5月,两家公司宣布成立零跑国际并开始运营,以合作的方式向海外拓展。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实现全球化,未来地域的不确定性会是一个问题,这时候海外的经销商、零部件经销网点以及遍布全球的工厂就会派上用场。利用全球工厂制造资源,零跑汽车可以快速实现本地化制造,并解决关税等问题。从品牌角度,朱江明也认为:有了零跑的背书,海外用户选择新势力的产品会更放心。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左: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唐涛( )右: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
今年6月,我走访了多家中国汽车厂商在欧洲的经销商/直营店,他们中的很多人告诉我,出海看似简单,但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网点、配件仓储等建设却非常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正因如此,零跑汽车在欧洲的扩张步伐加快了不少,他们计划今年将零跑汽车车型引入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德国、希腊、荷兰、罗马尼亚、西班牙、葡萄牙等9个欧洲国家,其中销售网点将扩大到200个。此外,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他们还将把海外市场拓展到南美、中东和亚太地区。
参与中国品牌出海的市场经理Amy告诉我:“中国车企出海会面临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用什么样的营销策略去和欧洲用户沟通,当地的触媒习惯是什么,中国品牌如何通过微信、抖音等内容渠道进行信息分发?他们非常熟悉。”但欧洲电动车用户的平均年龄可能在45-55岁之间,这个用户群体依然以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快速渗透需要时间。借助经销商和本土营销经验,零跑汽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用更成熟的心态去和欧洲消费者沟通。
想到借力外资车企品牌力推动海外扩张的,并非只有零跑汽车一家,奇瑞、长安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今年4月,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宣布,两大欧洲豪华品牌将利用奇瑞平台打造高端车型。今年6月,此前的消息正式公布:捷豹路虎与奇瑞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授权奇瑞捷豹路虎在新推出的电动车型上使用“神行者”品牌,而新的产品线也将使用奇瑞目前仍在常熟工厂生产的纯电动平台。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官方公告还透露,神行者将通过特定网络在中国市场推出一系列电气化产品,未来还将出口海外。
今年8月,马自达与长安汽车签署了电动车出口合作协议,长安马自达将成为面向全球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马自达官方也确认EZ-6将成为马自达全球首款新能源车型,该战略车型也将从秋季开始在欧洲市场销售,可以理解的是,长安深蓝SL03平台车型已经在欧洲实现了海外市场的上市。
Amy告诉我:汽车起源于欧洲,欧洲用户在购车决策时品牌忠诚度极高,所以他们肯定“非常喜欢欧洲自主品牌”。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中国汽车品牌并不是那么熟悉,中国品牌想要与当地用户建立信任并不容易。但反向合资之后,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欧洲用户可能不了解零跑汽车、奇瑞、长安,但一定知道捷豹路虎。
国外品牌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不止一家车企创始人/CEO承认,在高端电动车市场,除了特斯拉,还没有其他车企真正实现盈利。大笔投入电动技术或平台开发风险极大,油改电显然不现实,还会被贴上“劣质品牌电动车”的标签,而选择中国车企研发的现成平台和技术,正好可以减少研发成本,即便产品销量一般,投入也有限,风险容易控制。
该集团全球CEO唐唯实(化名)提到一点:他们要进一步落实轻资产战略,而与零跑汽车的合作其实可以巩固这个战略,帮助公司完成商业模式的转型。捷豹路虎与奇瑞的合作亦是如此。Tier 1产品开发总监约翰(化名)认为,相比于花费数百亿美元、数年时间开发纯电动平台,捷豹路虎选择与奇瑞合作其实是一个更高效的选择。此时从整车平台开始开发电动车,不仅成本会比直接合作高出很多,更重要的是,按照他们的节奏,开发周期肯定会很长,产品SOP之后,市场份额就已经被竞争对手牢牢锁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