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面临改革十字路口,能否铸就新护城河引关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接下来其能否成功渡过改革深水区、成功转向新的增长点,仍有待观察。

文/每日财报 吕明霞

华熙生物(.SH)近日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28.1亿元,同比下降8.61%,净利润3.42亿元,同比下降19.51%。

“管理”和“变革”是华西生物半年报中出现的“高频”词汇,看似华西生物对于市场动态有着敏锐的洞察,但总体来看,华西生物似乎正站在一个不得不变革的十字路口。

医美市场风起云涌,两三年前随着玻尿酸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华西子生物的玻尿酸业务出现疲态,与此同时,占公司营收比重最大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也持续下滑。

华熙生物此时能否创造新的护城河?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华熙生物目前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落后“医美三剑客”,华西子生物是否逐渐“落败”?

医美公司的日子不好过吗?《每日财报》发现,华熙生物是“医美三剑客”中唯一一家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公司。

爱美康发布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爱美康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16.57亿元,同比增长13.53%;归母净利润约11.21亿元,同比增长16.35%;排在“三剑客”最后一位的昊海生物实现营收14.04亿元,同比增长6.97%;归母股东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14.64%。

这并非华熙生物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长期来看,公司在2023年开始大规模下滑,去年华熙生物实现营收60.76亿元,公司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微增38.97%;扣非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44%。

除了业绩规模,二级市场对华熙生物同样“冷若冰霜”,2021年7月,华熙生物股价飙升至313元/股,总市值高达1500亿元,一度被市场誉为“医美第一大公司”,但此后便开启了漫长的震荡下行走势。

截至8月27日收盘,华西生物股价报收48.56元/股,总市值跌至233.9亿元,蒸发逾千亿元。

当然,华熙生物并未放弃努力,在半年报中,华熙生物将2024年视为“变革元年”,“管理”和“变革”是这份半年报中出现的高频词,积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

表面上看是主动的自我创新,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被动的因素。

引擎“失火”,玻尿酸王者陷入尴尬境地

回顾华熙生物科技过去几年的历史,其业绩之所以“一路飙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华熙生物在玻尿酸领域深耕细作,作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产商,最先在B端市场爆红,就是因为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玻尿酸,取代了当时国内主流的动物组织提取法。发酵法安全风险更低,还能节省成本,几乎是降维打击。华熙生物也因此得以享受玻尿酸的红利。同时,赶上“颜值经济”的火爆,以玻尿酸原料起家的华熙生物,将生物神化。

但好景不长,原本就带着强大光环的玻尿酸开始遭受来自各方的质疑。

2017年前后,主打B端市场的华西子生物遭遇净利润下滑的挑战,因此开始积极加码瞄准C端市场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

为了在C端市场发力,华熙生物注定要横向发展,探索其他护肤品类,因此华熙生物形成了润百颜、夸迪、米贝儿、BM极活四大品牌,主打功能性护肤品业务。

华熙生物财报显示,经过几年的努力,功能性护肤品收入贡献率已由2018年的22.98%提升至2022年的72.45%,成为公司营收支柱。

华熙生物面临改革十字路口,能否铸就新护城河引关注插图

转型成功后,华西子生物迅速形成了以功能性护肤品为主,透明质酸原料产品、医药终端产品为辅的营收格局。

就在大家以为几辆马车有望继续拉动业绩增长时,华熙生物这辆最大的马车却失速了。2023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板块营收急转直下,护肤品板块四大品牌全线下跌。

2023年按下暂停键后,今年上半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营收13.81亿元,同比下降29.74%,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9.29%,关键业务撑不住,因此公司整体业绩出现下滑。

自上市以来就备受争议和关注的功能食品板块实现营收2922万元,同比下降11.23%,主要是由于公司功能食品业务尚处于调整阶段和消费者教育初期。

不过今年上半年原料业务和医药终端业务表现不俗,原料业务收入达6.3亿元,同比增长11.02%;医药终端业务收入达7.43亿元,实现51.92%的高增长。

前进或后退,变数始终存在

玻尿酸“神话”破灭后,华熙生物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又将有哪些新的医美故事?战略调整迫在眉睫。

据了解,自2023年起,公司主动提出功能性护肤业务变革,对主要品牌进行阶段性调整。由于目前调整仍在进行中,公司主要在调整团队、梳理内部事务、检讨策略、纠正行动等方面,公司因此收紧经营措施,未能充分拓展市场,短期内经营业绩难免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离职”与“辞职”一直是华熙生物无法回避的公开话题。

除了为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外,合成生物学仍将是华西子生物的工作重点。

公司在报告中提到,将继续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坚持生物技术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的总体定位,并持续投入科技与创新业务。

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对研发、创新业务等长期及战略性投入逆势增长至2.01亿元,同比增长7.4%。

据麦肯锡报告称,2030年至2040年,合成生物技术每年将为全球带来高达2万亿至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华熙生物,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所建树吗?值得进一步关注。

然而,合成生物学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投资成本高、规模化量产等挑战,相关公司也相继失败。

水滴石穿,需要时间,目前,华熙生物科技仍在对旗下各大品牌进行阶段性调整,改革的效果需要时间来“兑现”,当然,兑现本身也是一个未知数。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