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开幕,展示产业发展新质动力创绿未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9月1日-2日,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在四川宜宾正式开幕。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是全国首个动力电池行业盛会,于2022年登陆宜宾,已成功举办两年,前两次大会共签署100多个重大项目,约定投资超过2000亿元。

图片

9月1日,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图片由会议主办方提供

以“新品质 强 ·共创绿色未来“,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等180余家企业参加了此次大会,是促进企业交流合作的舞台,是展示宜宾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宜宾实施国家“双碳”战略,紧跟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定位,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行业也出现了“新”,带动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

从“酒都”到“动力电池之都”,一个新兴产业和绿色生态发展高地加速崛起,宜宾做对了什么?

01

从“酒都”到“动力电池之都”的华丽转身。

宜宾,长江第一城,金沙江、岷江从此汇入长江,形成了三江交汇的美妙景象。这座拥有数千年酿酒历史的西南城市,孕育了五粮液等世界知名品牌,也为它赢得了“葡萄酒之都”的称号。

图片

宜宾三江口 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酒都”,宜宾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17种,其中煤炭储量超过50亿吨。在资源型产业的加持下,宜宾很早就开始了工业化之路,成为川南重要的老工业城市。

煤炭和白酒这“一黑一白”两大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宜宾经济腾飞的翅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产业发展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生态环保压力迫在眉睫,煤炭等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模式无法维持,白酒行业也遭遇周期性波动和市场低迷,难以持续增长。

是为了维持现状,还是为了做出彻底的改变?宜宾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惯性,容易形成路径依赖。面对没有出路的现实,宜宾展现了非凡的雄心壮志和勇气,秉持“不破不立”的坚定信念,并于2016年提出“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进军新能源产业。

宜宾官员曾承认,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原因不仅在于下定决心转型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且新能源汽车虽然是前景广阔的风口行业,但也是一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到资源丰富的江西宜春、福建宁德,宜宾纷纷涌向海滩,而缺乏相关产业基础的宜宾则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压力。

宜宾作为长江首府,依托黄金水道,航运条件便利,具有水陆空交通枢纽优势,物流成本低。更重要的是,这里不仅有丰富廉价的水电资源,而且有丰富的锂资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宜宾和宁德时代走两路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但要取得这一招商成就并不容易。

在引入宁德时代之前,宜宾首先与奇瑞汽车成功合作,打造了凯逸汽车的整车生产线,实现了汽车行业从无到有的突破。一年后,力宝新材料、广元锂电两个项目相继出台,正式开启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之路,也成为与宁德时代合作的“垫脚石”。

2019年9月,在宜宾市政府领导的不懈努力和真诚邀请下,宁德时代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四川时报,并计划投资100亿元在宜宾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和显著的集聚效应。在动力电池行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之后,后续发展如所当然——在宁德时代的带动下,时代吉利、中材锂膜、北特瑞、长盈精密等上下游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涌现,产业集群开始生根发芽。

在绝佳的投资环境中,尝到甜头的宁德时代近年来在宜宾的权重不断加大,规划项目已达到10期,产能达3.2万个就业岗位。

图片

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来源:传冠新闻

8月31日,投资60亿元、规划产能30GWH的四川时代八期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助推宜宾加快建设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目前,宜宾已成为全球电力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23年,宜宾动力电池销量为96.33GWh,占全省90%以上,全国15%以上。短短几年时间,行业产值从2020年的20亿元左右跃升至1000多亿,造就了1000亿的产业集群,除了白酒行业的辉煌。

面对行业过剩的压力,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宜宾展现了非凡的远见卓识,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力争2024年实现收入1300亿元,到2027年实现3000亿元。

一个艰难的抉择,重塑了宜宾的产业格局,促成了发展道路的华丽转折。

02

产业格局多元化,不仅动力电池

近年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叠加,成渝地区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强势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2023年,四川省印发了《关于支持宜宾泸州集团建设川南省经济分中心的意见》,其中提到将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高水平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宜宾经济持续加速增长,2023年GDP规模达到3806.64亿元,位列中国GDP前100强城市。同时,增速保持全省领先地位,2020-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省级增长冠军宝座。

对宜宾来说,无论是保持自身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是肩负起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重大使命,显然很难通过打造除白酒外的千亿产业集群来全面实现蓬勃发展的雄心。

因此,宜宾在锚定动力电池行业的同时,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

依托动力电池产业的坚实发展基础,宜宾积极把握机遇,利用产业链协同效应,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已成功吸引一批投资规模达100亿元的光伏项目,吸引了英发德耀、和光同城等行业龙头落户。

截至今年5月,宜宾共签约光伏项目36个,总投资1325亿元,形成了涵盖棒、片、电池(均为高效N型)和组件的完整产业链。

从动力电池行业向光伏产业的延伸和扩张,绝非偶然之举,而是其深厚的产业基础与产业转型需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必然结果,也表明宜宾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战略眼光。

依托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积累优势,宜宾的储能产业也蒸蒸日上。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宜宾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称号,吹响了储能产业正式进入动力电池平行赛道的号召。

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宜宾还将召开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一系列储能项目也将签约落地,为宜宾储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9 月 1 日,在四川省举行的 2024 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含储能)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图片由会议主办方提供

“动力电池+储能”、“光伏+储能”、“氢能+储能”,宜宾正向全产业链迈进,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增强了地方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在深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宜宾也抓住产业转移机遇,锚定数字经济产业,大力推进智能终端制造。

2017年,宜宾以引进多维手机为契机,逐步构建完整的智能手机产业链。以此为基石,实现了产业链的横向延伸,吸引了包括中兴通讯、极米、康佳在内的众多智能终端品牌相继入驻,并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成功突围。

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一步步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不能抛弃。在宜宾的产业转型道路上,新旧产业的良性互动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化学反应。

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加速了资本、人才等市场要素的集聚,不仅促进了自身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也为部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

以传统企业典范五粮液为例,早已超越单一白酒企业的定位,积极拓展至智能制造、大金融、大健康等新兴领域,构建多元化商业生态,推动宜宾白酒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煤炭等传统行业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宜宾持续推进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成功部署了“智能综采工作面”等先进智能系统,不仅显著提高了采煤效率和安全性,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从“一黑一白”到数字经济、绿色新能源的“一蓝一绿”,宜宾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产业也在不断创新中重生,共同编织出多元化、高质量的产业结构新局面。

03

宜居宜营,打造绿色生态新模式

图片

宜宾航拍 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动力电池、光伏、数字经济等行业的加速崛起,宜宾的转型之路深刻诠释了从依赖传统低端资源型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的华丽转型。

在这场转型的背后,有一条清晰而坚实的线索——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致力于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产业链,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绿色”指标。

近年来,宜宾积极响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号召,先后出台《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发展新质量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文件,精准部署产业能源结构深度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全面发展。

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得益于宜宾特殊的城市定位。

作为长江的省会城市,曾经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领先全省的宜宾,肩负着保护长江清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责任,这是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无论是煤、白酒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还是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再到数字经济的新蓝海,这一系列举措都紧紧围绕生态绿色的主题。

数字不言自明。2018年至2023年,宜宾市“一黑一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1.8%下降至19.3%,绿色低碳产业比重由14.3%提升至41.5%。与动力电池链条主企宁德时代一样,其宜宾工厂已成为全球首家零碳电池工厂。

引领生态文明整体建设,宜宾的行动不仅仅是行业的“绿色”。

例如,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宜宾依托四川时代、时代长安等新能源企业大力推进“电动宜宾”建设,构建更加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公共交通体系。

不久前,全国首列宜宾氢能智慧轨道列车在宜宾市智慧轨道T1正式投入运营,宜宾市智慧轨道正式进入氢能时代。根据既定目标,到2025年,公共和特殊领域车辆电动化率达到90%以上,全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0%以上。

花园式的能源港和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共同编织着城市的绿色脉络;交通智能低碳大脑智能平台,就像城市的绿色神经中枢,精准调控......每个低碳出行环节

走在宜宾的城市街道上,人们会发现这座城市传统煤炭工业的痕迹正在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低碳发展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差别,让绿色成为动人的背景色。

它从动力电池开始,但并不止于此;构建全绿色产业链,但不仅限于产业层面,而是为城市发展注入低碳环保基因。宜居宜业,打造绿色生态新模式,宜宾转型步伐坚定有力,正是这种坚持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收获丰硕成果。

如今,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已经开幕,宜宾迎来了高光时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站在新时代的前沿,这颗西南腹地璀璨明珠未来将如何继续引领潮流,创造更多令人瞩目的绿色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

设计:于飞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