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四大航大幅减亏,民营航司发展势头迅猛,七家上市航司上半年业绩披露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半年,四大航空公司大幅减少亏损,三大私营航空公司发展迅速。

截至 8 月 30 日晚,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SH)、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SH)、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SH)、海航控股 (.SH)、春秋航空 (.SH)、吉祥航空 (.SH)、中国快运航空 (.SZ) 的 7 家上市航空公司陆续披露了 2024 年上半年的业绩。

今年上半年,上述7家航空公司实现总营收2842.94亿元,净亏损总额55.38亿元。其中,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三大中央航空公司尚未实现扭亏为盈,但已实现同比大幅减少亏损,累计亏损67.78亿元。

就四大民营航空公司而言,上半年总营收超过500亿元,净利润总额达到12.4亿元。其中,海航没有实现扭亏为盈,其余三家在上半年实现盈利。

上半年,四大航空公司大幅减亏,春秋期利润最高的华航扭亏为盈,加速国际航线恢复

具体来看,三大航空央企上半年营收达到2285.09亿元,其中南航营收继续领跑,达到847.9亿元,同比增长近2%,亏损也是三大航空公司中最少的,同比下降57.29%至12.28亿元。上半年,国航和东航营收分别为795.2亿元和641.9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和近30%。净亏损分别为 27.82 亿元和 27.68 亿元,同比分别收窄近 2% 和 5% 以上。

上半年四大航大幅减亏,民营航司发展势头迅猛,七家上市航司上半年业绩披露插图

风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际航空、南航和东航均录得创纪录的收入。

在国航主要子公司和股份公司中,只有山东航空和国泰航空持续盈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0万元和30.67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在对东航航空主营业务相关的子公司和股份公司进行分析中,从航空公司来看,只有中国联合航空实现盈利,净利润为9400万元。在南航主要控股公司中,厦航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34.7%。汕头航空实现净利润 600 万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 4400 万元。

对于公司整体上半年尚未扭亏为盈的原因,东航在财报中提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效率稳步提升,经营业绩实现同比大幅减少亏损。受国内客运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国际市场恢复幅度低于预期、高铁竞争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国内市场票价水平同比下降,国际市场票价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飞机日利用率尚未恢复到 2019 年同期水平。

国航此前在财报预测中提到,由于国际航线整体恢复低于预期、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油价和汇率波动,公司上半年仍处于经营亏损状态。南航在上期半年报中提到,当前民航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国际市场复苏面临挑战,极端天气频发,且油价居高不下且波动不定,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而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是亏损的。

民营航空公司方面,海航今年上半年净亏损6.36亿元,同比下降超过60%。其余 3 家航空公司在上半年实现盈利。上

半年,春秋航空净利润最高,为13.6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吉祥航空净利润增长最高,达到 4.89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5 倍;而中国快运航空作为中国唯一的大型独立支线航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

上半年四大航大幅减亏,民营航司发展势头迅猛,七家上市航司上半年业绩披露插图1

纵向对比方面,根据风能数据,春秋航空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吉祥航空和中国通运航空的收入数据创下历史新高,但利润并未恢复到 2019 年同期。

上半年四大航大幅减亏,民营航司发展势头迅猛,七家上市航司上半年业绩披露插图2

海航控股过去的表现来自万得

上半年四大航大幅减亏,民营航司发展势头迅猛,七家上市航司上半年业绩披露插图3

春秋航空过去的业绩源于风

上半年四大航大幅减亏,民营航司发展势头迅猛,七家上市航司上半年业绩披露插图4

吉祥航空过去的业绩源于风

上半年四大航大幅减亏,民营航司发展势头迅猛,七家上市航司上半年业绩披露插图5

中国快运航空过去的业绩源于风

对于上半年业绩变化,中国快运航空在其财报中指出,一方面,受益于国内私人出行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抓住了区域旅游、淡季旅游等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通过新的支出航线,公司促进了航班量的增加,优化了区域城市的可达性,公司的运力稳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南航和海南航空虽然在今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但未能在整个上半年保持盈利势头。

其中,海航在半年报中指出,上半年亏损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确认汇兑亏损6.72亿元。如之前的半年度业绩预测公告所述,如果排除汇兑亏损,预计海航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正。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受国际航线尚未完全恢复、油价持续高位运行、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上

半年,国际航空客运市场继续快速复苏。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今年 2 月以来,恢复水平已连续 5 个月超过 2019 年同期的 80%,国际航线整体客运量已恢复到 2019 年同期的 81.7%。

航空公司也在国际航线上继续发力,国际航线的运量快速增长。“中国东南”国际航线运量同比分别增长 3 倍以上、近 4 倍和近 2 倍;海南航空和春秋航空数据同比增长超过 1 倍,均瑶航空同比增长超过 2 倍,中国通运航空同比增长近 3 倍。

“以国际恢复为起点,大力提高国际航班恢复率。”关于国际航线恢复的进展情况,东航在其财报中指出,今年上半年,东航在国际市场的座位公里数和客运收入恢复到2019年的90%以上,在欧洲等部分国际市场的航班运量、 东南亚、澳大利亚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国际航线整体恢复率明显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8月30日,南航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韩文生在以线上互动形式召开的南航半年度业绩会议上表示,目前南航与港澳台地区国际航班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0%左右。下半年,南航将力争全面恢复广州至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航线,并拓展在欧洲、中东、中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线网络。

春秋航空在财报中指出,上半年国际航线运力已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70%以上。公司努力克服此前制约东北亚航线增长的诸多障碍,韩国航线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日本航线恢复率接近100%,公司日本航线航线点数已超过2019年的峰值。在东南亚,泰国航线运力迅速恢复,仍然是该公司运营的最大国际航线。吉祥航空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国际目的地数量增加到 19 个,航班数量也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实现了 20% 以上的增长。

东航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股份,取消123航空,向上海航空注资

值得注意的是,8 月 30 日晚间,东航发布了多条与其全资子公司相关的公告。

其中,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结构,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ARJ21机队整合至公司大型机队的统一运营中,协调生产组织,东航决定吸收合并其全资子公司123航空,该子公司将继承全部资产, 业务、债权人权利和债务以及 123 航空公司的所有其他权利和义务,并继续运营。OTT 将依法注销为被吸收合并方。

公告显示,123 航空是中国东方航空的全资子公司,其财务报表已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

半年报显示,总部设在上海,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要运营基地的123航空公司,通过开通基地周边交通充裕的三四线城市,构建了“支线网络”,并整合了公司的航线网络,为旅客提供高覆盖率的运输服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75亿元, 同比增长 21.68%;净利润为-2.73亿元,去年同期为-2.07亿元,载客量为52.03万人次,同比增长49.60%。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Air 123 共运营 24 架 ARJ21 飞机。

此外,东航还宣布,为增强其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的资本实力,降低其资产负债率,公司拟以货币形式对上海航空增资45亿元,增资完成后,上海航空的注册资本为100亿元。公告显示,增资完成后,公司对上航的持股比例将保持不变,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

东航当晚也宣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票,A股回购金额不低于2.5亿元(含),且不超过5亿元(不含), 及H股不低于2.5亿元(含)且不高于5亿元(不含)(按汇率最终换算港元)。回购的资金来源是公司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的目的是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A股回购价格上限为每股4.39港元,H股为每股3.04港元(相当于每股约人民币2.76元)。回购期间为自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股份回购计划之日起 12 个月内。

夏季运输以“增量降价”收官,航空公司如何实现年度盈利目标?

为期两个月的夏季是航空公司一年中增加收入的重要高峰期。

根据 Air 8 月 31 日发布的 2024 年夏季运输总结报告,在今年夏季运输期间,国家航空运输的乘客总数超过 1.4 亿人次,日均乘客人数为 228 万人次,同比增长 12%,比 2019 年增长 18%。其中,国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 7.9%,与 2019 年相比增长 20.8%。机票价格方面,今年上半年,票价呈现“量增价”的态势。根据上述报告,国内航线机票(不含税)平均价格同比下降约10.7%,呈现“由低到高再由低”的趋势。

对于年度商业计划,航空公司也在积极安排。此前,许多航空公司在年报中提到,他们将推动 2024 年国际航班的复工。其中,国航还提到,2024 年,将重点提升效率质量,大幅提升盈利水平。

在半年度报告中,国航表示,将优化国际运力投资结构,加快盈利能力恢复。东航表示,将继续拓展国际市场,开辟“一带一路”航线,加强营收控制,推动品牌货运销售。南航提到,将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平衡票价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潜在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与外部航空公司的合作,提升海外运营能力。抓住带电商品跨境电商的机遇,加强电商平台的客户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8月2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南航同时接收了首架C919飞机,标志着C919多用户运营新阶段的开始。此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已向中国商飞订购了 100 架大型飞机。到 2031 年,三大航空公司将分别引入总共 100 架大型飞机。此外,海南航空子公司金鹏航空将于 2024 年第四季度接收首架 C919 客机,成为全球首家运营 C919 的民营航空公司,并计划引进 30 架 C919 飞机。

根据半年度报告,国航计划今年推出 3 架 C919,2025 年和 2026 年将推出 10 架。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4 架 C919,并在 2025 年和 2026 年推出 10 架。南航在半年度报告中并未披露飞机引进计划,但在 8 月 30 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南航高管表示,南航首架 C919 预计将于今年 9 月 19 日投入商业运营,首架商业运营将执飞广沪虹桥航线。

此前,据风起云涌的新闻记者报道,中国商飞 C919 预计今年将下线 30 台,今年总装产能有望达到 50 台。此外,预计到 2027 年,C919 的产能有望达到 150 架飞机,下线的飞机数量可能超过 100 架。

四大民营航空公司方面,海南航空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加快国际航线恢复,力争将国际航线周航班量恢复到2019年国际航线周均航班量的100%水平;春秋表示,将始终坚持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定位,采用差异化商业模式,不断丰富高利润率的创新辅助产品和服务;吉祥航空此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对市场前景仍保持乐观态度,坚信未来航空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将努力在稳步发展中寻求新的增长点;中国快运航空将专注于区域航线,并在市场需求恢复时抓住机遇提高运营效率。

在民航局7月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民航局预计下半年民航运输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国内客运市场将继续自然增长,客运淡季之间仍存在波动,国际客运市场将进一步恢复,航空货邮运输需求将总体稳定,行业效率和效益指标将继续小幅上升。民航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将超过2019年的水平,创年新高。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