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公司上半年业绩回暖,产品规模持续扩容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本报记者卢梦雪北京报道

与去年底净利润下滑、产品规模萎缩不同,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业绩普遍回升。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了23家银行理财公司上半年业绩后发现,随着存款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债市牛市延续,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规模持续扩大。

23家理财公司中,11家公司管理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10%以上,3家公司规模增长20%以上,2家公司产品规模下降;从盈利情况来看,1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以上,3家公司增长70%以上,4家公司净利润下降。

从个体公司看,招商理财虽然管理的产品规模较年初有所减少,其净利润同比也有所下降,但仍是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理财公司;重庆农商银行理财管理的产品规模较年初增幅最大,达到普银理财,增速高达136.49%,成为净利润同比增长最快的理财公司。

此外,从上市银行财报整体情况看,银行理财市场份额依然集中在理财公司,未设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整体理财规模呈现下降趋势。

招商理财领跑,上半年理财公司业绩回暖

根据半年报披露的信息,华夏时报记者统计的23家理财公司中,6家由大型国有银行控股,9家由股份制银行控股,7家由城商行控股,1家由农商银行控股。

可以看出,相较于去年底理财公司净利润整体下滑、管理产品规模整体缩水,今年上半年理财公司业绩有所回升,多数净利润和管理产品规模实现增长。

银行理财公司上半年业绩回暖,产品规模持续扩容插图

在这23家理财公司中,除普银理财和苏银理财外,有21家披露了总资产。截至报告期末,资产规模最大的公司为招银理财,总资产达225.85亿元,其次是农银理财、兴银理财、建银理财,总资产分别为221.8亿元、216.25亿元、211.9亿元,是仅有的4家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的理财公司。7家理财公司总资产超过100亿元,3家超过50亿元。资产规模最小的是2020年11月开业的青银理财,资产规模为20.78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6家,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公司有13家;从增速来看,18家理财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其中3家净利润增幅超过1亿元,理财公司净利润增幅达到70%以上,7家增幅超过20%,13家增幅超过5%。

其中,净利润最高的公司仍为招商理财,达14.47亿元;其次是兴银理财和平安理财,净利润分别为13.41亿元和11.92亿元;国有银行理财公司中,净利润最大的是农银理财,达11.2亿元;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公司中,杭银理财净利润最高,上半年净利润为5.28亿元。

分类别看,6家国有银行理财公司中,5家净利润同比增长;9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中,7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城商行、农商行中,6家净利润同比增长,2家同比下降,另有1家苏银理财未披露净利润。

具体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银理财净利润增幅最大,达5.25亿元,同比增长136.49%;其次是重庆农商银行理财和平安理财,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192亿元和11.92亿元,增长率分别达到81.58%、77.91%。

不过,尽管整体增长,民生理财、招银理财、建信理财、上银理财4家公司净利润仍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且降幅均在10%以上,最大降幅超过50%。

万亿美元俱乐部仍在扩大

从理财规模来看,理财公司万亿俱乐部仍在扩大,上半年有11家公司管理产品规模超过1万亿元,2家公司管理产品规模超过2万亿元。虽然年初有所下滑,但上半年公司管理产品规模仍达2.44万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兴银理财和中信银行理财,管理产品规模分别为2.15万亿元和1.92万亿元。

规模变化方面,与2023年末相比,上半年公布管理产品规模的23家财富管理公司中,20家规模增加,1家与上年末持平,2家产品规模同比减少。

其中,重庆农商银行、中邮理财较上年末增长最快,管理产品规模分别增长36.03%、23.29%;国有银行旗下6家理财公司管理产品规模增加5家;年末9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中有7家较上年末增长,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公司管理的产品规模均较上年末增长。

一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存款收益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的情况下,银行理财正成为低风险偏好型资金迁徙的重要方向。随着“稳健、低波动”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特征,债券资产成为银行理财资产配置的绝对主力。在去年以来持续“债券牛市”的推动下,银行理财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这也推动了理财公司业绩的提升。

未设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理财规模整体萎缩

银行理财注册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成立理财公司32家,其中商业银行设立的理财公司27家,外资5家,存量理财公司规模占整个市场的85.29%,未取得理财牌照的商业银行管理的理财规模已达4.19万亿元。

6月份以来,多家中小银行收到地方监管机构关于理财业务风险的提醒,要求尚未设立理财公司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于2026年底前完成存量理财业务清理工作。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尚未成立理财公司的上市中小银行,正在收缩理财规模,减少自营理财。

例如,贵阳银行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未偿还余额为656.7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821.67亿元下降20.07%;苏州银行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未偿还余额为679.34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821.67亿元下降20.07%,同比下降10.07%;常熟银行上半年理财产品总规模为294.1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15.63亿元下降6.82%;今年上半年上海农商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为1805.3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53.62亿元下降2.61%。

与此同时,随着没有理财牌照的银行加快缩减理财产品步伐,一些银行也在争夺理财子公司牌照。

A股上市银行中,上海农商银行、成都银行、贵阳银行、齐鲁银行、重庆银行、长沙银行等银行均表达了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意向,东南区域一家农商银行相关人士近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其一方面在减少自营理财、加大代理理财营销力度,另一方面也在积极申请省合作社层面的理财子公司牌照。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