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家族最帅细节进化
作为宋家族的旗舰车型,其整体风格依然代表了王朝网络 Face设计语言的演进方向。整体来看,2025款宋L EV在造型方面与现款宋L高度一致,在“先锋龙脸”的衬托下,外观颇具动感。
车头依旧是跑车常用的典型X型前脸,中网为熏黑饰板,以密集的竖条为基调,中间镶嵌“宋”品牌标识,三段式前包围两侧配有贯穿式出风口,细节处采用镀铬装饰点缀,并引入龙须设计理念,气派十足。
侧面由多条力量感十足的“龙”形腰线勾勒,车窗造型较为平整,车身离地间隙较小,造型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最美猎装SUV”。尺寸方面,新车三围为4840/1950/,轴距为,定位为五座中型SUV。车型在现车颜色基础上新增了极光蓝外观颜色。
尾部造型没有变化,横向层次感较多,造型犀利,尾灯采用进化的家族式“流光结”设计贯穿式尾灯,进一步凸显运动气质。
车顶扰流板、后部高位刹车灯以及主动电动升降尾翼继续配备。
新车采用后驱或四驱布局,同样配备前窄后宽轮胎,此外还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刹车卡钳及刹车盘。规格方面,前轮尺寸为245/45R20,后轮尺寸为265/45R20,前窄后宽的轮毂更加贴合跑车的驾控要求。
智能驾驶演进是关键
新车的座舱设计颇具颠覆性,在“动感交错美学”之下,其年轻气息十分明显。中控区为对称双层悬浮式T型设计,配备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屏幕,中间为可旋转自适应悬浮式PAD。新车将重点放在内饰上,增加了全新的玄空灰内饰配色。
它还配备了AR-HUD抬头显示器,用于车辆前部,相比一般的W-HUD,其所配备的AR-HUD成像尺寸更大、亮度更高、成像视野更大、动态显示更直观。
新车继续采用四辐平底方向盘,造型更加立体,喇叭位置继续镶嵌宋系小印徽章标识,轮圈采用头层牛皮包覆,保证良好的触感,功能支持上下前后四向调节。
“智能座舱”依旧搭载了比亚迪标志性的15.6英寸自适应悬浮式PAD,硬件方面则搭载了比亚迪联合高通骁龙定制的高算力定制智能网联系统,搭载6nm工艺5G芯片。
其智能辅助驾驶终于开始大显身手,搭载“上帝之眼”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全车配备29个传感器,拥有30余项安全辅助功能,驾驶辅助配备高速导航(HNOA);自适应巡航(ACC)、车道导航(ICC)、档杆变道(ILCA)、交通标志识别(TSR)等辅助功能。
空间与舒适度依旧
无框车门和内电子门把手得以保留,座椅继续采用一体式人体工学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虽然造型更加运动化,但座椅依然舒适,包裹性和支撑性不会太强。功能方面,前排座椅支持多角度调节,并具备按摩、腿托、通风、加热等功能。
后排座椅的样式与前排座椅保持一致,座垫填充兼顾舒适性和支撑性。空间方面,由于采用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即便车身造型十分流线型且低矮,但其横向宽度和纵向腿部空间都不错,头部空间也丝毫不会有任何压迫感。
新车配备了一块面积为1.55㎡的全景天窗,EC调光天窗在拥有良好防晒能力的同时,保留了原有全景天窗的观景视野,也让整个车舱的氛围更加艺术化。
后备箱深度和宽度足够,但牺牲了纵向高度。不过车头下方的储物格可以稍微弥补这一点。此外,新车还提供4/6分割后排座椅折叠功能,可以将空间进一步拓展到非常可观的程度,放置大件物品或是搬小家都没问题。
动力方面,新车依然提供后驱、四驱两种动力形式,搭载前异步电机、后永磁同步电机,三种动力规格可选。其中,550km版本采用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150kW,匹配容量71.8kWh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550km;662km版本最大功率230kW,电池容量87.04kWh,续航里程662km;四驱版本采用双电机四驱,前后电机综合功率380kW,电池容量87.04kWh,续航里程602km。
新车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打造,除继续采用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外,底盘依然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架,并搭载比亚迪“云年-C”智能减震车身控制系统,使整车兼具运动感与舒适性。
编辑总结:2025款宋L EV的重点在于内功的修炼,其中天眼智能驾驶部分的升级最为值得关注。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集成技术、云年-C智能减震车身控制系统三大明星系统的加入后,“增配不加价”的宋L EV也将以更完整的形态征服更高品质的消费市场。
2024成都车展,比亚迪2025款EV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8.98-24.98万元。这款在宋家族中颜值、性能都堪称“佼佼者”的车型,在更名之后华丽转身。在此前的预热中,比亚迪将其预告为“搭载上帝之眼高阶智能驾驶、三大明星技术的B级先锋猎装SUV”。现在,我们一起在车展上一睹它的风采吧。
外观:家族最帅细节进化
作为宋家族的旗舰车型,其整体风格依然代表了王朝网络 Face设计语言的演进方向。整体来看,2025款宋L EV在造型方面与现款宋L高度一致,在“先锋龙脸”的衬托下,外观颇具动感。
车头依旧是跑车常用的典型X型前脸,中网为熏黑饰板,以密集的竖条为基调,中间镶嵌“宋”品牌标识,三段式前包围两侧配有贯穿式出风口,细节处采用镀铬装饰点缀,并引入龙须设计理念,气派十足。
侧面由多条力量感十足的“龙”形腰线勾勒,车窗造型较为平整,车身离地间隙较小,造型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最美猎装SUV”。尺寸方面,新车三围为4840/1950/,轴距为,定位为五座中型SUV。车型在现车颜色基础上新增了极光蓝外观颜色。
尾部造型没有变化,横向层次感较多,造型犀利,尾灯采用进化的家族式“流光结”设计贯穿式尾灯,进一步凸显运动气质。
车顶扰流板、后部高位刹车灯以及主动电动升降尾翼继续配备。
新车采用后驱或四驱布局,同样配备前窄后宽轮胎,此外还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刹车卡钳及刹车盘。规格方面,前轮尺寸为245/45R20,后轮尺寸为265/45R20,前窄后宽的轮毂更加贴合跑车的驾控要求。
智能驾驶演进是关键
新车的座舱设计颇具颠覆性,在“动感交错美学”之下,其年轻气息十分明显。中控区为对称双层悬浮式T型设计,配备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屏幕,中间为可旋转自适应悬浮式PAD。新车将重点放在内饰上,增加了全新的玄空灰内饰配色。
它还配备了AR-HUD抬头显示器,用于车辆前部,相比一般的W-HUD,其所配备的AR-HUD成像尺寸更大、亮度更高、成像视野更大、动态显示更直观。
新车继续采用四辐平底方向盘,造型更加立体,喇叭位置继续镶嵌宋系小印徽章标识,轮圈采用头层牛皮包覆,保证良好的触感,功能支持上下前后四向调节。
“智能座舱”依旧搭载了比亚迪标志性的15.6英寸自适应悬浮式PAD,硬件方面则搭载了比亚迪联合高通骁龙定制的高算力定制智能网联系统,搭载6nm工艺5G芯片。
其智能辅助驾驶终于开始大显身手,搭载“上帝之眼”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全车配备29个传感器,拥有30余项安全辅助功能,驾驶辅助配备高速导航(HNOA);自适应巡航(ACC)、车道导航(ICC)、档杆变道(ILCA)、交通标志识别(TSR)等辅助功能。
空间与舒适度依旧
无框车门和内电子门把手得以保留,座椅继续采用一体式人体工学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虽然造型更加运动化,但座椅依然舒适,包裹性和支撑性不会太强。功能方面,前排座椅支持多角度调节,并具备按摩、腿托、通风、加热等功能。
后排座椅的样式与前排座椅保持一致,座垫填充兼顾舒适性和支撑性。空间方面,由于采用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即便车身造型十分流线型且低矮,但其横向宽度和纵向腿部空间都不错,头部空间也丝毫不会有任何压迫感。
新车配备了一块面积为1.55㎡的全景天窗,EC调光天窗在拥有良好防晒能力的同时,保留了原有全景天窗的观景视野,也让整个车舱的氛围更加艺术化。
后备箱深度和宽度足够,但牺牲了纵向高度。不过车头下方的储物格可以稍微弥补这一点。此外,新车还提供4/6分割后排座椅折叠功能,可以将空间进一步拓展到非常可观的程度,放置大件物品或是搬小家都没问题。
动力方面,新车依然提供后驱、四驱两种动力形式,搭载前异步电机、后永磁同步电机,三种动力规格可选。其中,550km版本采用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150kW,匹配容量71.8kWh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550km;662km版本最大功率230kW,电池容量87.04kWh,续航里程662km;四驱版本采用双电机四驱,前后电机综合功率380kW,电池容量87.04kWh,续航里程602km。
新车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打造,除继续采用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外,底盘依然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架,并搭载比亚迪“云年-C”智能减震车身控制系统,整车兼具运动感与舒适性。
编辑总结:2025款宋L EV的重点在于内功的修炼,其中天眼智能驾驶部分的升级最为值得关注。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集成技术、云年-C智能减震车身控制系统三大明星系统的加入后,“增配不加价”的宋L EV也将以更完整的形态征服更高品质的消费市场。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