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战略沟通:王毅主任同沙利文助理举行会谈,强调国家安全与合作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新华社报道称,27日至28日,王毅主任与沙利文助理举行战略沟通,双方举行六轮会谈,持续11个多小时,讨论中美关系、敏感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也会见了沙利文助理。

据外交部消息,王毅指出,各国安全必须是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本国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不安全的基础上。国家安全需要有明确的边界,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必须科学界定。美国应停止在经贸、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停止损害中国正当利益。以“产能过剩”为借口搞保护主义,只会损害全球绿色发展,影响世界经济增长。

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向媒体介绍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访华情况,表示这是王毅司长和沙利文助理第四轮战略沟通。前三轮在维也纳、马耳他、曼谷的战略沟通和华盛顿会晤均取得积极成果。此次来访北京雁栖湖,距离北京越来越近,会谈也越来越深入。双方都认为,此轮战略沟通是坦诚的、实质性的、建设性的。

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主心骨

杨涛强调,元首外交始终对中美关系发挥战略引领作用,这是双方共识。4年来,两国元首始终是中美关系的领航员和引路人。从“巴厘共识”到“旧金山愿景”,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经受住风雨考验的稳定器,更是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央外办主任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间的战略沟通渠道,正是在两国元首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和服务元首外交,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此次战略沟通中,双方探讨了近期两国元首新一轮互动,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为中美关系乃至动荡多变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沙利文29日在北京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认为与中国的竞争并不一定会导致冲突或对抗,关键是通过外交手段负责任地加以管控。

今年以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等相继访华。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这可能是两国元首去年会晤时达成的一系列交流计划的落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不同领域问题处理难度的先后顺序。总体来看,双方在经济问题上的共识相对更多,而在外交和战略层面达成共识则更为困难。

中美新一轮战略沟通:王毅主任同沙利文助理举行会谈,强调国家安全与合作插图

据外交部消息,双方讨论了近期举行两国元首新一轮互动,同意继续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保持高层交往和各层级沟通,继续在禁毒、执法和遣返非法移民、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同意适时举行两战区领导人视频通话、第二轮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等机制性安排。

马炜认为,当前拜登政府希望尽可能做好对华政治遗产,希望在不寻求连任的情况下在对华外交上取得重大成果。

据外交部消息,沙利文表示,美中之间有分歧、有竞争,也有很多需要合作的领域,双方一致认为应该平等相待,竞争应该是健康、公平的,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

他说,美中两国将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处,美国的政策目标就是找到让美中关系可持续的途径。美方愿继续与中方保持战略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解误判。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逸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美关系改善,关键在于美方的“诚意”,否则,即便渠道齐全,也难以产生实质性成果。

中国不可能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中端或低端

中美新一轮战略沟通:王毅主任同沙利文助理举行会谈,强调国家安全与合作插图1

在回答经贸技术相关问题时,杨涛表示,美方所谓的“小院高墙”不断扩大,没有边界,所谓“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可以装下一切的“筐子”,所谓“产能过剩”不过是保护主义的又一个借口,其背后是美国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和谋求自身绝对安全、绝对优势的霸权思维。美方应该知道,中国不可能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有能力、需要、有权利向产业链中上游攀升。美方也应该明白,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打压中国经贸和技术发展损人不利己,不会得逞。

沙利文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会对贸易或投资实施过度限制。

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今年初发布的《美国对华出口报告》,中国是美国货物和服务出口的主要市场。中国是美国货物出口第三大市场(2023年)和服务出口第六大市场(2022年)。以2022年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计算,中国是美国三个州的最大出口市场,32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43个州的前五大出口市场。

报告称,美国对华出口支撑的美国就业岗位比排在中国之后的两个亚洲市场的总和还要多,其中,农牧业对华出口为美国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多于其他行业。

张一飞说:“在当前情况下,美国经贸企业还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能力在下降。因为经贸问题已经被政治化了,市场逻辑已经不是主导因素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逻辑完全失效了。可以说,经贸问题的政治化程度和这些企业发挥作用的能力成反比。”

马炜还表示,美国政界和经济界对华态度一直存在分歧,政界主张对华强硬以争取选民支持,经贸界则主张对华友好,因为共享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此前,经贸界的声音更为突出,但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政界对华强硬逐渐压倒经贸界。经过两届美国政府的持续宣传和推动,经贸界越来越不敢谈及对华友好。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