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养老金已全部发放”是怎么回事?
有些参保人员可能还以为参加养老保险领到的就是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其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这样,但职工养老保险就不是这样。
我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现收现付的代际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来赡养退休的老年人。
国家规定的基本原则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保留一定积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0506亿元,支出63757亿元,累计结余63639亿元。
所以未来只要还有人能参保,就能形成有效的保障体系,目前我们的参保人数和退休人数的保障比是2.67:1,只要未来能保持这个水平,我相信养老保险基金就能够平稳运行。
第二,“以后交社保的人不多了?”其实没有必要担心。
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缴纳社会保险。过去一些用人单位可能存在违法行为,没有按时足额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但随着社会保险费征缴完全纳入税收体系,只要员工拿到工资,必然要缴纳社会保险。未来社会保险费甚至可能变成社会保险税。
近年来,我国参保职工总数不断增加,去年底,我国参保职工人数达37925万人,比上年净增1214万人。
此外,延迟退休制度的实施,可以保持参保人数和缴费人数的稳定,社会抚养比可以得到有效维持,因此不会出现无人缴纳社保的问题。
第三,“养老金会减少吗?”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退休的时候,我们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就确定了,然后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每年都会增加。
其实,主要是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法律并未规定减少。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十四五”规划》,除了推动逐步延迟退休,还将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缴费越多拿越多,缴费时间越长拿的越多。同样,退休越晚,拿的越多。
因此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养老金只会越来越高。
我们还能活多久?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93岁,女性更是达到了80.88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还会不断提高,“十四五”规划预计人均预期寿命还会提高一年。
因此未来人们平均还有10到20年的养老金可以领取,虽然不能排除意外的可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养老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参加养老保险#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