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辽宁省阜新市的“廉价”住房屡屡登上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该市也因此被称为东北的“新鹤岗”。
近日,集木新闻记者连日走访阜新发现,这些“廉价”小区基本都是20年前修建的安置房或棚户区改造房,周边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但建筑年代久远,住户多为老年人。一些外地来的年轻人把这些地方当作短暂休息的栖身之所,享受这里低成本的生活;一些年轻人在留在小城市的计划落空后,也准备离开。
阜新曾因煤炭资源丰富而声名远播,因资源而兴盛,也因矿产枯竭而衰落。有专家认为,此类资源枯竭型城市住房“廉价”的形成,是因为产业衰落后,人口外流,导致当地住房供应过剩。
买房花2万元的购房者
“一套房子要2万元,这是真的。”
今年8月,“2万元在阜新买房”话题再度火爆。在阜新市区打车,年轻的司机们会聊起阜新房价的消息,脱口而出阜新市区好几个个位数房价的小区。遇到不解的乘客,他们就会解释说,这些房子产权基本没问题,在当地过户也方便,只是房子有些旧了。
近两年,在房产中介、“新阜新人”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阜新低价房也成为最常被搜索的热点之一。如今,如果你打开二手房交易软件,定位到阜新,依然会被3.5万、4万、5万的二手房数量所眼花缭乱。从阜新坐高铁到辽宁省会沈阳只需40分钟,到北京则需要两个半小时。
24岁的王伟毅今年春天来到阜新,此前她在大连、杭州从事服装开发工作,第一份工作没有给她足够的经济支持,第二份工作又给她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当她在社交平台上得知2万元能在阜新买房时,她瞒着父母辞职,来到阜新购置人生第一套房子。
这套六楼公寓面积不足60平米,不临街,原房主大概20多岁,有楼梯。王唯怡以2.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公寓。由于谈判过程非常顺利,她至今都怀疑自己当时是否出价过高。“那时候,我只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王伟义家在阜新市海州区平煤城西路与平安路之间,当地人把这一带称为平安西,这里距离市中心解放广场只有8公里左右,开车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因此社区居民称这里为“市中心边缘”。据房产中介介绍,整个平安西一带共有300多栋楼,全部是6层高的居民楼,没有电梯。外墙统一刷成上面白、下面红,楼侧印有“塌陷区55”、“塌陷区62”等字样。当地人说,这些数字是楼号,这一带靠近煤矿塌陷区。
平安西区路口的水果摊
这些居民楼虽然被栅栏和围墙隔开,但门口却没有明显的小区名称。王唯依在这里住了几个月,也没搞清楚自己所在的小区叫什么名字。不过,临街的居民楼底层的商铺基本都是人开的,比如收费39.9元的自助美甲店、5元一碗的面馆……路两边都是卖瓜果蔬菜的摊贩,旁边停着几辆红色的三轮车,到两三公里外的目的地只需收两三元。继续往巷子里走,还有烤冷面、凉皮等小吃摊。对王唯依来说,这些已经满足了她基本的生活需求。“物业费每平米5毛钱,供暖费一年1000多元,楼下就能吃饭,生活成本低,方便。”
停在路边的三轮摩托车正在等待接载乘客
王伟仪是吉林省一个小县城人,在落户阜新之前,她也看过鹤岗,想过回老家,但老家没有这么便宜的房子,鹤岗离吉林又太远,最后还是选择了阜新。7月份,得知她辞职买房的父母从吉林赶来阜新,看到小区比较热闹后,便安心回老家了。
南方女孩李萌也因为“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来到阜新,她在阜新生活了快一年。2022年初,她在网上看到阜新的低价房源后,连现场看房都没来,就让经纪人帮忙拍了视频,以20500元的价格订下了阜新市新丘小区5楼的一套小一居室,过户手续全部由经纪人办理。直到2023年10月,经过简单装修,她才入住。她至今还记得出站后“东北币”带给她的震撼,“火锅自助餐才十几元,盒饭自助餐才12元。”
平安西小区地下室39.9元自助美甲店
当地一位中介说,据她所知,距离平安西区不远的温馨园小区,有上百名外地年轻人来买房。她在带客户看房时,碰到了小区里一位外地女孩,立即问她是不是也来阜新买房,并表示如果女孩愿意留在阜新,可以到中介公司工作,每月能挣几万元。
当地另一名房产中介杨震表示,二手房市场的火爆,让当地二手房市场再度火爆起来。用他的话来说,“每天24小时都有房子在卖”。此前,二手房交易平台上每周都有大概三四十个人私下联系他。近两个月来,每周都有七八十个人联系他,他的账号快要爆仓了。
最近,杨震正常工作了五六天,已经卖出了八套房子,他打算停下工作休息一段时间。另外,他注意到最近当地二手房的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他认为市场有些混乱,打算静下心来一段时间。
20 年来已有 24 万多人离开
然而,网络上的兴奋之情并没有传递给生活在这些小区的老年居民。在他们眼里,这些老旧小区,四层以上的房子都是“没人要的”。他们提到的小区包括平安西区、文心苑和附近的南一小区,这些小区要么是煤矿工人安置房,要么是安置楼,要么是铁路职工安置楼。煤矿工人曾经是阜新市人口最多的群体。
市中心解放广场附近的建筑
阜新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曾因煤炭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1953年,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正式投产,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由其供应煤炭的阜新发电厂也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火电厂。据媒体报道,海州露天煤矿自建成投产以来,已采煤2亿多吨。直至20世纪末,国家在阜新的投资有88%集中在煤电行业,城镇人口的55%以上是煤电系统职工及其家属。21世纪初,阜新矿务局有矿工20多万人。据当地民众介绍,上述安置房、安置房的建设时间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可以说,如今充足的住房供应也是当时煤炭开采业繁荣的结果之一。
2001年,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阜新的东梁矿、平安矿、新邱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因缺煤而停产,矿工半数下岗。辽宁省阜新市委原书记张铁民说,阜新在资源枯竭最困难的时候,全市36%的职工下岗,2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下岗职工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人口外流。据辽宁省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完成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阜新人口为189万。20年后,2021年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时,阜新常住人口为164.7万,20年间共外流24万余人。因此,不少当地人认为,房价便宜是因为“人走了”。
平安西片区老居民张建国说,十几年前,他刚从村里搬到平安西时,为了便宜,花了4.5万元买了一套不足60平方米的6层小房子。后来因为年纪大了,上下楼梯不方便,才买了同一个小区的1层小房子。在他看来,就算现在6层的小房子亏本卖3万元,也很有可能没人愿意买。
“老人住房子不方便,年轻人又喜欢进城,广告没人响应,谁来买?”张建国说。这些小区留下的,都是在这里住了多年的老人。一方面,搬到城里有电梯的公寓,成本更高,他们不愿意支付这笔费用。另一方面,老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邻居,所以对一到三层的房子更感兴趣。“好房子可能要卖十几万,比六楼贵多了。”
阜新市社区广场上休息的老人
平安城区西部,靠近煤矿路的地方,有一片几百平方米的大广场,只要不下雨,住在附近的老人就会聚集在这里打牌、聊天、散步,年轻人很少。
经纪人杨震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这些小区虽然比较老旧,有的甚至还有多年前竖起来的电线杆、变压器、高压线,但生活设施非常便利,对老人也很友好。很多住在四楼及以上的老人确实希望继续购买同一小区较低楼层的房子,因此一至三楼是这些小区相对优质的房子。
走出网络,现实中热度还能持续下去吗?
当下的火爆,对这座东北小城来说意味着什么?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何军教授告诉记者,阜新目前出现的低价房,与它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事实上,类似阜新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在全国很多地方乃至全球都有存在。比如,美国“钢都”匹兹堡、德国鲁尔工业区、法国洛林大区等,都曾出现过工业或矿业发展衰退、城市人口流失的现象。
“所以这其实是全世界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个规律。”何军解释,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单一产业城市”。以阜新为例,人们先发现矿山,然后聚人成城,可以说城市依山而建,因矿而生。这类城市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产业单一;二是其工厂往往缺乏深加工技术,只能对外销售原材料或初级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如果资源枯竭,城市最终会“因矿枯竭而衰”。
何军认为,阜新“廉价”房的出现,是供给过剩导致的。城市人口跟着产业走,人口流失体现的是城市产业的衰落和衰退。他认为,虽然阜新的“廉价”房在网上很火,年轻人也确实会来买,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不会改变一个城市产业衰落的大趋势。
阜新某发电厂烟囱
何军表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模式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创意产业转型。比如,原有的废弃厂房、仓库租金低廉,可以出租改造成为旅游景点、民宿或者特色小镇,供人们拍照打卡。或者把这些廉租房出租给支持远程办公的企业,也可以在当地形成创意产业。此外,还有一种持续转型,即在城市原有的产业基础基础上,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比如传统煤炭企业转型为煤化工,从初加工转型为煤制气,原有钢厂转型为特种钢材加工厂等。据他了解,近年来,阜新也在积极转型,改变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
2021年,辽宁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通过20年的转型实践,阜新市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扭转,煤炭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32.4%下降到2.3%。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得到培育壮大,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0%;同时,氢能、智能无人系统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初步目标全面完成。
然而,对于阜新人来说,他们似乎还没有及时赶上这种变化。说起阜新的产业,当地人更多的是想起曾经的煤炭开采的辉煌。退休矿工想起自己下矿时每月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出租车司机想起自己十几岁做服务员时,矿上人到饭店吃饭时会点几千元一瓶的好酒,每个月能从酒水中获得4500多元的提成,这比现在出租车司机的月收入还要高。
那么这些新来的年轻人又将去哪里呢?王唯依说,她计划在阜新休养一年,现在她每晚直播3个小时,希望在放松的同时,好好温习一下自己的直播经验。一年后,她将离开阜新,去南方找一份与直播相关的工作。她在阜新尝试摆地摊、开网店,赚点钱补贴家用。摆摊费10元,有时一个晚上都赚不回摊位费。她也尝试过在阜新找工作,但去面试公司时,被老板“坑”,最终以失败告终。
李萌已经在卖房子了,两年前她花20500元买的,现在打算以25000元的价格卖掉,加上装修费用,算是亏本了。在她看来,相比大城市,阜新的生活压力确实小一些,但身边人的经历提醒她,光靠积蓄在小城市长期生活并不容易。卖掉房子后,她也要回到南方打工。
不过,广东省城市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宇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阜新受资源枯竭影响,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但该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非常完善,随着房地产日益回归居住属性,肯定会吸引一部分人来此居住。
(应受访者要求,王惟一、李萌、杨震、张建国为化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