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降 55%,老股民表示没贡献,A股 小幅震荡超 3800 股上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股民全都躺平了?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55%

财政部数据显示,1至7月,印花税收入2120亿元,同比下降20.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576亿元,同比下降55%。

证券印花税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税率减半。去年8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称,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

1990年以来,A股证券交易印花税已两度提高、七度降低,目前为股票交易金额的1‰,由卖方单方面征收。

对此,一位老股民表示,证券交易的印花税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他的股票被套牢,他根本就没交易。

家属全都平躺。从资金流入角度,西部证券以小单(交易单2万股以下、4万元以下)净流入测算个人投资者(散户)净流入情况。据测算,截至2024年6月底,小单净流入总额为1.87万亿元,也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降 55%,老股民表示没贡献,A股 小幅震荡超 3800 股上涨插图

此外,新开户数大幅下降,创三年同期新低。2024年上半年上证所新开个人账户数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上证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上证所今年新开户数为948.18万户,创三年同期新低,占2023年整体新开户数的44.3%。月均新开户数为158万户,也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降 55%,老股民表示没贡献,A股 小幅震荡超 3800 股上涨插图1

A股持续低量交易,8月12日至14日连续三天成交额跌破5000亿元。上周A股日均成交额5294.4亿元,较前一周增加129.7亿元,但仍然处于极低水平。

在弱势市场阶段,极低的成交量和换手率既反映出投资者信心低迷,也反映出当前价格水平的市场压力仍在持续消耗。

中航证券指出:

1、“成交量低”是市场触底的信号之一,从换手率、市盈率来看,当前A股缩量已经逼近可比历史最低水平,进一步缩量的空间或已有限。

2、“地量”有助于时机判断,但市场情绪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基本面的变化。

回顾近期三轮的成交量缩量,成交量在触及近期低点后,或将持续缩量,或将出现反弹后反复探底,直至基本面发生转变、市场预期发生转变,成交量出现回升,随后A股将出现触底反弹。

3、随着近期A股持续缩量,此前中央汇金、国信披露的ETF成交量持续增加,以中央汇金、国信为代表的“国家队”或将继续买入普涨ETF,后市大盘权重股有望在短期内贡献较明显的相对收益。

历史新高!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增4000亿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最新规模达31.49万亿元。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屡创新高,由2月底的29.3万亿元,上升至4月底的30.78万亿元,5月底达到31.24万亿元,7月底更是高达31.49万亿元,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公募行业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净值合计31.49万亿元,较6月末的31.08万亿元增加4000亿元。

其中,封闭式基金1352只,规模3.84万亿元;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2492只,规模3.29万亿元;混合型基金5058只,规模3.45万亿元;债券型基金2515只,规模7.06万亿元;货币市场基金371只,规模13.38万亿元;QDII基金306只,规模5236.73亿元。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降 55%,老股民表示没贡献,A股 小幅震荡超 3800 股上涨插图2

在股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体现了市场的结构性变化,7月份公募基金新增规模近4000亿元,主要由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贡献。

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达3.29万亿元左右,较6月底大幅增加1809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的激增主要得益于ETF规模的持续扩张,基金利用股票ETF抄底买入,是7月股票型基金重要的增量资金。Wind数据显示,7月股票型ETF规模新增1936.61亿元,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

抄底资金主要集中在以沪深两市为主的宽基ETF,7月份华泰柏瑞沪深两市净流入逾511亿元;易方达沪深两市净流入逾345亿元;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分别吸纳236亿元、197亿元;南方中证、南方中证、华夏上证月份净流入均逾百亿元。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降 55%,老股民表示没贡献,A股 小幅震荡超 3800 股上涨插图3

(本文内容为客观数据及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此外,欧美、日本等地股市出现牛市,部分投资者选择跨境配置QDII基金。7月,QDII基金规模新增258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截至7月底,QDII基金规模和份额分别为5236.73亿元和5794.59亿股,环比增长5.18%和4.68%,增长势头强劲。

此前,由于资金不断涌入、额度有限,基金公司已多次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截至8月26日,ETF基金中,溢价率超5%的有2只,溢价率超2%的有9只,纳斯达克科技ETF溢价率为12.39%,纳斯达克溢价率为5.62%。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较6月份增加近2000亿元,这意味着,虽然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继续下降,但是由于市场对股票等风险资产的偏好下降,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热情依然旺盛。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股市、债市震荡效应明显,在股市低迷的背景下,大量资金涌入债市,债券基金7月份也出现较大增长,净值增加约1100亿元。

日本米价暴涨!

日本大米创近20年来最大涨幅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总务省公布的7月份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大米同比上涨17.2%,创20年来最大涨幅,主要米种价格创11年来最高水平。

据悉,2023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大米发生热害,导致市场上供应量减少,供需紧张导致价格上涨,饭团、仙贝等相关产品也受到影响,价格上涨。

由于部分地区大米短缺,日本部分超市、米店甚至实施限购措施,6月份大米库存数据正式公布后,不少店铺实施限购。

除了米价飙升,日本各类食品价格近期也大幅上涨。有日本媒体提出“农业通胀”的担忧,这是“农业”和“通胀”两个词的组合,源于2007年至2008年大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价格同时上涨,导致以农产品为首的价格暴涨。

日本过去30年经历了长期通货紧缩,日本希望利用适度通胀刺激经济增长,打破长期通货紧缩困境。

数据显示,日本近期似乎面临不小的通胀压力,除食品价格外,能源价格上涨也是日本通胀压力的重要来源,日本7月份电费上涨22.3%,创近43年来最大涨幅。

这对于日本央行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一旦日本通胀高于预期,实际工资跟不上物价,将极大侵蚀消费者的购买力,最终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美联储降息也是对日本央行未来行动的重大考验。过去两年,由于美联储不断加息,大量美元回流美国。美联储最近宣布可能开始降息。如果美元转向出口,对全球来说也将是一次通胀考验。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