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 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航空企业和一流航空枢纽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指导意见》以2025年、2035年、2050年为节点,为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设定了三个发展目标。到2025年,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基本形成,运输生产规模和国内国际服务覆盖全面恢复,互联互通和中转效率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提升。到2035年,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全面建立,其中,全方位门户复合功能的国际航空枢纽运输生产规模、国际覆盖、互联互通、中转效率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水平。到2050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航空公司和一流航空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进一步完善,支撑我国建设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劲的一流航空运输强国。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增强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洲际互联互通和全球辐射能力,加快提升国内、国际中转能力,打造辐射全国、辐射“一个圈”、联通洲际、打通国内航空运输网络和国际航空运输通道的核心连接节点。

增强国际航空枢纽区域门户功能。加快建设成都、深圳、昆明、西安、重庆、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结合城市功能定位,构建区域优势国际航线网络,建成辐射区域、衔接国内航空运输网络与相关国际航空运输通道的纽带节点。

2050 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航空企业和一流航空枢纽插图

加强规划统筹整合和设施有效衔接,提高枢纽机场轨道交通通达率,加强民航与空铁联运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融合,加快提升航空枢纽综合运输集疏运能力。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创新航空枢纽与枢纽运营商战略协同机制,将枢纽资源优先分配给枢纽运营商,构建激励考核机制,给予枢纽运营商地位和政策资源优先以及相应的责任义务,从而形成枢纽机场与枢纽运营商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打造航空枢纽与枢纽运营商命运共同体。

在国际航空枢纽机场,重点选择1-2家有基础、有能力、有意愿担任枢纽运营者的航空公司,指导枢纽运营者根据航空枢纽的区位优势、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优化航线网络规划,加大运力投入,拓展航空枢纽国际、国内航线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2050 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航空企业和一流航空枢纽插图1

同时,建立完善面向服务航空枢纽的航班时刻资源管理政策,充分发挥航班时刻资源集中化、节约化、集约化管理优势,分级分类、差异化、协同化配置航班时刻,进一步提高时刻利用效率。

编辑 张蕾

陈迪燕 校对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