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可能认为涨幅过快
顾超明认为,全球股市大幅回调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市场参与者认为股票上涨过快。股票或大多数其他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需要大量投资者质疑资产价格的合理性。当这种情况发生,并出现意外事件时,大家争相退出市场,导致资产价格崩盘。
他认为,美国就业数据不佳和利率因素并非股价暴跌的原因,毕竟美联储连续16个月维持高利率,但美股却持续稳步上涨。顾超明称,量化宽松(QE)提供的大量流动性削弱了货币紧缩的影响,使金融环境比利率水平所显示的更为宽松。他怀疑,其中部分机构购买了债券,从而有助于抑制收益率上升,进而推高了股价。
尽管2022年6月美国通胀率高达9.1%,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未大幅超过5%。事实上,尽管通胀率高企,但一旦降息预期出现,收益率就会大幅下跌。辜朝明称,这削弱了美联储紧缩措施的效应,促使美联储高层发表声明,抑制降息预期,进而使得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这个过程不断重复。
具朝明分析称,在这样的背景下,股价稳步上涨,但他怀疑许多市场参与者质疑在如此高的政策利率下继续买入股票的明智性:很可能这些投资者在看到美国经济放缓的迹象,并听到日本央行谈论货币政策正常化后,就选择退出市场。
误判日本货币政策路径
日本股市是全球股市中跌幅最大的股市。辜朝明认为,原因之一可能是在回调之前,日本股市也出现了最大的涨幅。不少专家还认为,日本央行行长上田和夫7月加息和例行记者会讲话导致日元大幅升值,股价也出现大幅回调。
不过,此次加息幅度仅为15个基点,正常情况下,如此小幅加息不会引发股市崩盘,也不会引发美元兑日元汇率近15日元的波动,这表明许多外汇市场参与者预计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下去,这让他感到意外。
具超明分析称,当货币宽松持续时间超过必要时间时,市场参与者就会习惯刺激政策,并最终产生依赖。在超宽松货币政策持续了11年的日本尤其如此。他怀疑,最近日元和股市的大幅波动,是因为上田和夫的言论指向货币政策正常化,导致这些人纷纷离场。
日元贬值会导致股价上涨的观点已经过时
顾超明认为,虽然30年前“日元贬值导致日本股市上涨”的规律是有道理的,但在当今形势下,这两者已经越来越不相关。
他说,30年前,在进口壁垒重重的背景下,日本出口业创造了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导致与美国发生严重贸易摩擦。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贬值促进了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他们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因此,日本能够从货币贬值中获得巨大的净收益。
但如今,随着日本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大,货币贬值意味着成本上升。
然而,如今日本已经向世界开放了市场,普通消费者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此外,国内产业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大大提高,不仅包括原材料,还包括中间产品和成品。日本企业也在海外生产更多产品。
因此,货币贬值意味着许多日本企业将面临成本上升,一些企业甚至停止接单,因为日元贬值导致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成本上升,利润不再可观。食品进口在过去30年也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化,虽然这让日本消费者的饮食更加多样化,但也意味着货币贬值将直接影响他们的钱包。
因此,如果投资者仍然基于30年前的观点(即日元贬值对日本有利)购买日本股票,尽管自那时以来日本已经发生了许多结构性变化,那就存在重大误解了。
他还认为,很多外资对日本的看法30年来都没有改变。很多人认为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不再一定有利,会导致内需减少,他们无法想象日本央行会主动支持日元。顾超明怀疑,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阻止日元贬值的决心让这些投资者感到震惊,导致恐慌性抛售。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