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产品发展遇瓶颈,如何破局?探索新尝试或成关键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惠民保产品近年来从爆发式增长走向回归理性,保险消费者在购买相关产品时也更加理性,作为保险行业现象级产品,惠民保产品在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提高保险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些亲民险种也遭遇了保费“爬坡”难、产品迭代“堆料”、消费者获得感不高等问题,亲民险种也初现端倪。

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不少地方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推出了更有针对性、细分化的惠民保产品。比如,有的地方将之前的惠民保产品升级为基础版、升级版,有的城市还推出了定制化的护理和长期护理补充医疗保险,有的机构推出了针对特定职业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

但部分产品因种种原因停售。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以退为进:惠民保产品研究与观察——基于73款已停售惠民保产品结果》报告。《国民健康保险方案分析》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上线惠民保产品284款,其中停售73款,占比约25.70%。停售产品中,有3款产品尚未正式运营便停售。48款产品持续1期,17款产品持续2期,4款产品持续3期,1款产品持续4期以上。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养老保险公司新规禁止其经营短期健康险,另一方面是多个产品在省内统筹下合并运营,参与单位积极迭代产品适应市场需求。

惠民保产品发展遇瓶颈,如何破局?探索新尝试或成关键插图

澎湃新闻了解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一些地方失保人数逐渐增多,一些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百万医保、重大疾病险等商业保险产品。补缴保额增加等措施成为优化升级民生险产品、提升消费者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一些城市还根据产品分层,在特定情况下推出“零赔付”的民生险产品。

此外,近两年多地在惠民保产品原有保险期限结束后,均宣布延长保险期限,产品实施地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湖北、广西、河南等。对企业而言,延长保险期限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供更多时间吸引更多人参保。

例如,6月30日,“上海惠宝”共保集团发布公告,2024年度“上海惠宝”保险期限延长至2024年7月31日,参保标准、参保渠道、保障期限、缴费方式不变,仍可使用个人医保账户为自己和家人参加保险。这已是“上海惠宝”连续第三年延长保险期限。

7月31日,湖北武汉市民“福汉康”共保团发布消息称,为满足广大群众和单位的保障需求,让更多人享受到人民健康保障,共保团研究并报监管部门批准,现将2024年“福汉康”个险保期延长至8月16日,单位团险保期延长至8月31日。据披露,自5月29日上线至7月30日,“福汉康”参保人数超过50万。

补偿比例和参保率是惠民保产品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两大关口。参保率上不去,产品就难以为继;补偿比例过低,既不能惠及百姓,也难以达到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提出的补偿率要求,也会导致更多参保者退保。

惠民保产品发展遇瓶颈,如何破局?探索新尝试或成关键插图1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投保,部分城市还推出了优惠活动,如深圳惠民宝通过云闪付购买保险即享8.8元优惠,但仅限于借记卡支付,其他城市消费者也表示,购买惠民宝产品可获赠相关门店优惠券。

不过,澎湃新闻注意到,部分城市在惠民宝推广运营中,一味追求保费规模。部分城市的惠民宝产品因可以用个人医保账户缴费,吸引了一批民众参与。今日部分社交媒体平台上,多名疑似代理商发布文章宣传相关惠民宝产品,并暗示可获现金返还,金额从5元到数十元不等。惠民宝产品上线没多久,就开始悄悄提供现金返还。

一位东南沿海地区的保险消费者告诉澎湃新闻,他今年购买了这款“现象级”的惠民宝产品,是通过社交软件找到的代理商直接购买的,代理商让他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通过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购车费用,验证通过后可获得80元现金返还。

相比较而言,80元返现相当于保费的60%。但对于保险代理人来说,惠民宝产品推广期间的返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位代理人告诉澎湃新闻,他们抱怨说,感觉这是一个面子工程,大家都有任务目标,考核压力大,所以就采取了现金返还的方式,但内部员工还是按原价购买了产品。

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寿险司就城镇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平稳有序发展再次向行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保险任务指标不得分配给基层,同时将重点查处给予或者承诺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等问题。

作为普惠保险的代表,惠民保产品在提升保险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产品设计和运营上,随着运营周期的延长、经验数据的积累,商业化、普惠型亲民保险产品应更加注重统筹规划、规范运营,真正提升产品竞争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